荷兰学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馮客(荷蘭語:Frank Dikötter;1961年11月30日—),荷蘭學者,中國歷史學家。現任香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教授中國近代史。[3] 2011年以《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獲塞繆爾·約翰遜獎。[4]
馮客 Frank Dikötter | |
---|---|
出生 | 1961年(63—64歲)[1] 荷蘭林堡省斯泰因 |
母校 | 日內瓦大學 (BA, MA)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PhD) |
職業 | Chair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ofessor of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t the SOAS |
配偶 | Gail Burrowes[2] |
獎項 | 塞繆爾·約翰遜獎(2011) |
網站 | http://www.frankdikotter.com |
馮客在2003年所著《零號病人》(英文:Patient zero)和2004年所著《毒品文化》(英文:Narcotic culture)中認為「19世紀中國的鴉片禁令反而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危害比毒品本身更大」。這些書籍在學術界獲得很差的評價:歷史學家嘉芙蓮·L·洛德威克(Kathleen L. Lodwick)指出,《毒品文化》屬於歷史修正主義作品之一,試圖美化通過鴉片貿易而獲得財富的帝國主義,淡化其製造的社會問題。馮客並未重視參考文獻的準確性,造成一些錯誤反覆出現,而這些錯誤不僅僅是筆誤。[5]亞倫·鮑姆勒(Alan Baumler)在他對《毒品文化》的評論中寫道,「作者不願深入討論現有文獻,概念不清,證據使用存在疑問,這使得該研究未能充分發揮其潛力。」[6]提摩太·布魯克(Timothy Brook)則表示,《毒品文化》的作者提出了一些非常離奇的觀點,這些觀點不僅超越了現有的認知,甚至缺乏實際證據支撐,違背了常識。[7]
馮客質疑中國1949年為什麼需要「解放」,因為中國人早就被解放了。民國時期非常自由,比現在的中國開放許多。民國時期的中國有言論、結社、旅遊、出境、宗教、遷徙等自由。1949年以後所謂的解放反而把人民死死地捆綁起來,失去了任何自由[8]。馮客強烈懷疑1949年之後書本上的中國歷史,他認為國外出版的書在歷史準確性的偏差比中國出版的書較小,但偏差還是很大[8]。
馮客對於大躍進時期指出當時酷刑濫用頻繁,死於暴力的人數超越柬埔寨波爾布特恐怖統治時的死亡總數;死於三年大饑荒的人多數是因懲罰性的中斷食物供應而不是因為缺乏食物餓死。高壓的政治措施導致了房屋、交通、土地和環境的破壞,人們也因為失去了一切而開始墮落,社會也開始崩潰[9][10]。
馮客主張後人應該把毛澤東視為與希特拉和史達林一樣的人物,他們是令人髮指並專門奴役自己人民的暴君。對於西方一些左派對於毛抱有好感的現象,馮客認為是基於種族歧視:西方左派看到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孩被關在鐵絲網後面,會覺得這是悲劇;但是亞洲的數百萬人死亡,他們會覺得那不過是數字,並不在意[11][12]。
馮客認為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對於赫魯雪夫修正主義的對策,希望自己成為國際社會主義陣營的領袖;二是擔心自己的歷史地位,毛為了避免像史達林一樣死後遭到批判和鞭屍,要消除一切可能反對毛的力量[13][14]。
馮客寫作了「人民三部曲」(People's Trilogy):
毛澤東傳記的作者菲臘·肖特寫道:「馮客的錯誤出奇地一致,所有錯誤都強化了他對毛澤東及其領導集體的指控。」肖特指出,馮客書中的主要問題在於他沒有提供說明毛澤東及其同僚為何會做出這些決定的可信的解釋。肖特認為,馮客的書「意在控訴,而不是對所描述時期的客觀敘述。」[33]
主要著作列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