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兵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 | |
---|---|
存在時期 | 1930 - 至今 |
國家或地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部門 | 中國人民解放軍 |
格言 | 往上是土,往下是干 |
進行曲 |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
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誕生在南昌起義中。1927年南昌起義部隊中就有工兵分隊。1930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組建工兵連,隨後擴編為工兵營。紅軍學校也設有培訓工兵幹部的學員連。截至1933年底,中國工農紅軍各軍團都組建了工兵連。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各師、支隊均建有工兵分隊。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及延安炮校設有工兵專業。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所工兵學校。1947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個工兵團。截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野戰軍共組建10個獨立工兵團,各兵團、軍、師中普遍成立了工兵分隊[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的獨立工兵團已達到20個。隨後,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兵種領導機關。1951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兵司令部在北京成立,此後逐漸統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工程兵部隊的編制,建立了各級工程兵院校及科研機構。1952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兵部隊劃分為隸屬於總部、軍區的獨立工兵部隊以及隸屬於軍以下部隊的隊屬工兵部隊。1953年9月,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兵團分成工兵、舟橋、建築這3種專業部隊。1955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兵司令部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部。此後,工兵專指工程兵編成內從事野戰工程保障任務的專業部(分)隊。
1958年4月11日,中央軍委秘書長黃克誠主持會議,決定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特種工程指揮部(簡稱「特工指」),代號中國人民解放軍7169部隊,為兵團級單位,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九兵團機關(司令部各兵種幹部調歸各大軍區)、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指揮所、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三分部(原19兵團後勤部)為基礎組建,由軍委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兼任7169部隊司令員和政委。部隊機關駐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2]。1958年8月18日總政批覆特種工程指揮部黨委委員為陳士榘、黃文明、曾旭清、趙東寰、張貽祥(軍委炮兵靶場負責人)、胡天蘭、李基、王義忠、霍天茂、張少華(鐵道兵第10師政委)等10人,陳士榘為書記,黃文明為副書記。以後又增加了姚國民和馬蘇政為黨委委員。副政委黃文明實際上是建設現場最高首長,曾旭清為副司令員,參謀長趙東寰(軍委工程兵副參謀長),姚國民為政治部主任,李基為後勤部長,政治部副主任胡天蘭,器材部副部長王義忠,馬蘇政任政治部組織部長後調任工程兵第54師師長兼政委。後勤部副部長蕭大荃,工程處處長高萬祥(工程兵第54師代師長)、從遼東調來施工的守備三師的師長李冠智。[3]1960年全國經濟困難,基地施工部隊糧食困難,周恩來總理批示要求「依糧而居」,選擇定點某地。1960年9月29日工程兵黨委向毛澤東主席、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呈報了《導彈試驗基礎工程完成情況報告》。1960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林彪到基地視察;11月4日聶榮臻、張愛萍、陳士榘等到基地視察;11月6日聶榮臻在基地幹部大會上講話,高度讚揚在兩年半時間裏建成基地的功績和意義。1961年1月分管軍事行政的副總參謀長張愛萍主持召開了總移交會。1962年初,決定撤銷特種工程指揮部,以「特工指」司令部為基礎組建工程兵工程部,施工部隊整編組建軍委工程兵的幾個建築工程師和直屬部隊、工程技術總隊。1962年底「特工指」整編工作全部結束。[4]
195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領導機關向中央軍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提出增加定額、組建建築師的建議。1961年5月,經中央軍委批准,組建工程兵建築師。截至1965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部隊已有約50萬人,建築團編配的工程機械增加了47.4%。1967年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根據中央軍委決定,調整編制體制,精簡建築部隊,抽調出一批建築部隊投入到加速重點國防工程建設中,另將一批建築部隊改編成機動步兵或者守備部隊,將承擔國防工業工程及民用機場、公路等建設任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建築部隊移交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同時加強工兵、舟橋、偽裝部隊,組建工程維護、給水工程部隊,增編工程機械裝備[1]。
1980年3月,中央軍委召開中央軍委常委擴大會議,討論軍隊精簡整編問題。鄧小平指出:「我們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軍隊很臃腫。」「減少軍隊人員,把省下來的錢用於更新裝備,這是我們的方針。」會後,張震等人參與了軍隊精簡整編和體制改革領導工作。具體工作由副總參謀長何正文分管。首階段工作是減少人員。1982年,轉入高層領導體制改革階段。其中一項改革是將原中央軍委炮兵、裝甲兵、工程兵機關縮編降格,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業務部門。總參謀長楊得志提議,由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組成聯合工作組,由張震牽頭負責上述三個兵種整編的具體工作。1982年4月19日,形成了《關於炮兵、裝甲兵、工程兵改為總參業務部後的任務、編制問題》的報告,經中央軍委批准後,於8月16日頒佈命令:自1982年9月1日起,軍委炮兵、裝甲兵、工程兵機關分別改成總參謀部炮兵部、裝甲兵部、工程兵部,同時撤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的兵種領導機構[5][6]。
1982年,新組建特種舟橋部隊。1985年編制體制改革中,中央軍委決定,除少部分工兵部隊歸屬軍區及總部建制領導之外,將大部分工兵部隊編入各集團軍,以營或者連為單位專業化編組,裝備數量普遍增加[1]。
1992年9月,撤銷總參謀部炮兵部、裝甲兵部、工程兵部,成立總參謀部兵種部下屬的裝甲兵局、炮兵局、工程兵局[1][6]。2015年底至2016年初,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撤銷,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參謀部下設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參謀部兵種局。
工程兵部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各時期,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越及中印邊境戰爭、中越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掃雷行動——中越邊境大掃雷行動中,以工程兵為主組成的掃雷部隊排除400平方公里雷區中的560多個雷場、220多萬顆地雷,掃雷速度快、質量高、消耗低、無重大傷亡。在國防工程建設中,工程兵建成了中國首個導彈和原子彈試驗基地,建設了許多大型核工業工程。在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工程兵參加了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天山公路、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渝鐵路、葛洲壩水利樞紐、首都機場擴建、珠海大爆破等工程的建設。在搶險救災中,工程兵承擔了唐山大地震救援及1998年「三江」抗洪搶險等任務[1]。
以下列出團以上工程兵部隊:
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軍也有屬於自己的工程兵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現無兵種領導機構。以下列出歷史上各領導機構的領導。
|
|
|
|
|
|
|
|
|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