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又稱共工氏,又名康回。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帝王,也被當成水神。《列子·湯問》:「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共工氏是軒轅裔黃帝王朝時代的部落名,把共工與驩兜、三苗、鯀列入四罪

文獻記載

據《左傳》,前525年郯子訪問魯國時,列舉古代帝王。共工氏為水師,以水來作為官名,在炎帝氏之後,大皞氏之前[1]

《山海經》記載,共工為炎帝之後,為祝融之子[2]

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他人臉、蛇身、紅髮,駕黑龍,管理和控制著佔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澤。[來源請求]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後,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眾神沒有一點自由,地上的人們也怨聲載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沒日沒夜地廝殺了十幾天後,共工之軍漸漸不支。共工此時已殺紅了眼睛,他怒吼一聲,一頭向不周山撞去。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不周山折斷了! 頃刻之間,西北邊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傾斜下來,日月星辰迅速地向着西方滑落,同時,東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動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順勢向東南奔流,宇宙從此改觀,形成了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和百川歸海的地勢。

共工發動洪水

淮南子·本經篇》中記載,帝舜之時,先前被流放的共工再度復出,「振滔洪水,以薄空桑」,給原始初民帶來了一場大災難。負責治水的部落首領為了消除水害的根源,率領黃帝系的部落成員與共工展開了一場激戰,《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提到「有禹攻共工國山」,很可能就與這場大戰有關。《荀子·成相篇》中說:「禹有功,抑下鴻,為民除害逐共工」,這也進一步印證了共工發動洪水與禹逐共工的神話傳說。《淮南子》記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最後共工戰敗,被放逐於幽州的龔城共城)。因此《尚書·舜典》說:「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括地誌》亦說:「故龔城在檀州燕樂縣界,故老傳雲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清人顧炎武作《昌平山水記》稱,「其城仍在,亦曰共城,在密雲縣東北五十里。」

共工之臣相柳

傳說中有一個九頭蛇身的怪物名叫相柳[3],是共工的臣子。它貪婪無厭,所經過的地方會陷為沼澤,而且這些沼澤中的水不是辛辣便是苦澀,成為人畜無法生存的荒地。禹在治理洪水、驅逐共工的同時也斬殺了相柳,結果相柳之血腥臭無比,被它漬過的土地不生五穀,又低洼潮濕;禹用土壤填塞這些土地,三次填塞而三次塌陷。最後禹只能把這塊土地闢作池塘,建造眾天帝的神壇,以鎮壓妖魔。

死亡

元雜劇《西遊記》戲文,寫道:「(灌口二郎同行者上,雲)不周山破戮天吳,曾把共工試太阿。誰數有窮能射日?某高擔五嶽逐金烏。小聖灌口二郎神是也,奉觀世音法旨,救唐僧走一遭。唱」

其「曾把共工試太阿」意旨為二郎神以太阿寶劍斬殺共工,是古籍中少有描寫共工戰敗身亡的內容。

水神

共工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句龍后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雖然共工殘暴而作惡多端,但由於他的神力和他與初民生活的密切聯繫,他始終受到人們的敬畏。《山海經》中記載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鄉(向)」,就表達了這種原始的敬畏。

相關文藝作品

電子遊戲

  • 軒轅劍外傳 穹之扉》:在該遊戲中,相柳自稱自己千年前便知共工已經因戀愛而失去以往的豪情壯志,只是抱着小兒女的可笑心願,根本不配統領妖族。但由於妖族中人只推崇共工,所以他千百年來忍氣吞聲,先假意復活共工,再暗殺以取代之,讓自己率妖族一統天下,可在三界揚眉吐氣,無須再屈居人下,讓天帝也要聽從妖族號令。讓人間、天界都奉妖族為王。[4]

紀念

2020年,矮行星2007 OR10被命名為「共工星」(225088 Gonggong)[5][6]

註釋

相關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