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多維列世(英語:Llandovery)是志留紀的第一個世,開始於4.44億年前,結束於4.33億年前。蘭多維列世在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之後。該滅絕事件滅絕了85%的物種,使生物多樣性大大降低。蘭多維列世時期,珊瑚大量繁殖形成大片的珊瑚礁,並持續到泥盆紀時期。泥盆紀時海水溫度上升,珊瑚大片死亡。蘭多維列世末期發生艾爾維肯滅絕事件,滅絕了50%的三葉蟲和80%的牙形石。
蘭多維列世 | |
---|---|
地質年代 | |
志留紀主要分界 -444 — – -442 — – -440 — – -438 — – -436 — – -434 — – -432 — – -430 — – -428 — – -426 — – -424 — – -422 — – -420 — – -418 — 志留紀時間表 直軸:百萬年前 | |
詞源 | |
名稱是否正式 | 正式 |
獲批名稱 | 1984 |
具體信息 | |
天體 | 地球 |
適用區域 | 國際地層委員會 |
適用時標 | ICS |
定義 | |
地質年代單位 | 世 |
年代地層單位 | 統 |
名稱是否正式 | 正式 |
下邊界定義 | 筆石Akidograptus ascensus出現 |
下邊界GSSP位置 | 蘇格蘭鄧弗里斯-加洛韋地區 55.4400°N 3.2700°W |
GSSP批准時間 | 1984[3][4] |
上邊界定義 | 不確定,約在疑源類生物帶5與Pterospathodus最後一次出現之間 |
候選的定義上邊界 | 靠近筆石murchisoni生物帶的牙形石邊界 |
上邊界GSSP候選 | N/A |
上邊界GSSP位置 | 英國斯塔福德郡艾普戴爾村 52.5811°N 2.6389°W |
GSSP批准時間 | 1980[5] |
志留紀初期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後,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大片大陸被重新淹沒。倖存的物種大量繁殖,生物多樣性開始回升[6]。此時生物群落分佈廣泛但物種較為單一[6]。有頜脊椎動物在中國南方古海洋中發生了第一次輻射演化。[7][8][9]
蘭多維列世以英國威爾斯卡馬森郡蘭多弗里地區命名[10]。志留紀的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位於蘇格蘭鄧弗里斯-加洛韋地區[10]。蘭多維列世下邊界定在筆石Akidograptus ascensus最初出現的地方,上邊界目前定在疑源類動物5號生存帶與Pterospathodus amorphognathoides最後出現的位置之間[11][5][12],但有人主張把上邊界定在艾爾維肯2號基準點稍上,與筆石murchisoni生存帶末端相近[5]。
下分期
在北美洲,有時人們會把蘭多維列世分為以下兩期:
- 亞歷山大期(Alexandrian):蘭多維列世早期
- 安大略期(Ontarian):蘭多維列世晚期
- 朱魯期(Juuru):蘭多維列世早期
- 萊庫拉期(Raikküla):蘭多維列世中期
- 阿達維爾期(Adavere):蘭多維列世晚期
古生物
2020年人們發現了生活在4.37億年前的早期蠍子Parioscorpio venator,是已知最早的陸地生物。其呼吸器官結構證明它能在陸地上生活[17]。
蘭多維列世的珊瑚礁比今天的大得多,且能在高緯度生長。珊瑚的共生體在此時期不斷進化。但是泥盆紀時期水溫上升,珊瑚大片死亡[18]。
艾爾維肯滅絕事件
滅絕持續了二十萬年,跨度達到整個文洛克世[2][19]。滅絕分為八個周期。前四個周期循環長度是31,000年,與米蘭科維奇循環吻合。第五、第六個周期的長度分別是16,500年和19,000年。最後兩個周期循環長度與米蘭科維奇循環長度差值更大,吻合可能性更低[19]。
此次滅絕從深海開始,並蔓延到淺海。其中,筆石、牙形石和三葉蟲滅絕數量較多。三葉蟲有50%滅絕,而牙形石滅絕了80%[2]。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