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中國大陸,20世紀80年代以前,話劇作品多是現實主義風格的。80年代以後,中國的話劇舞台上開始出現了探索話劇、實驗話劇,這些話劇開始用表現主義、荒誕主義之類的手法,描述人生。這些話劇後來被籠統地稱為先鋒話劇。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3年11月23日) |
中國大陸的先鋒話劇肇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那時候,環境鬆動,戲劇家團體開始出國訪問,到歐洲各地看他們的戲劇發展。國內也開始有人做一些嘗試,這在當時被稱為探索戲劇。
80年代,林兆華等人排的《絕對信號》被視為第一部先鋒話劇。這一時代,主要是傳統導演中的叛逆者的實驗。他們的實驗引起了話劇界的爭議。
90年代,牟森,孟京輝等學生開始大規模實驗,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先鋒話劇趨於沉寂,與商業合流的趨勢初顯。
探索戲劇對話劇界的第一記重炮,是1982年北京人藝的導演林兆華導演、高行健編劇的《絕對信號》。這是公認的中國先鋒話劇出現標誌,也是中國第一部小劇場話劇。它最大的突破就是拋棄了一直沿用的「鏡框式舞台」的大劇場,而在一個類似排練場的小劇場裏演出。舞台與觀眾席處於同一平面,甚至觸手可及。這部戲是中國小劇場運動的發端。在《絕對信號》中,佈景固定,只不過是舞台中央的四根柱子。但是,卻可以隨着劇情的發展變化成新房或者小溪。『景隨人生』的戲曲美學原則得到了借鑑和發揮。舞台空間封閉性的打破,使得觀眾的欣賞心理也隨之變化。
1982年的11月,上海導演胡偉民排了話劇《母親的歌》,這是中國的第二部小劇場話劇。《母親的歌》以「中心式舞台」的形式,讓觀眾與舞台的距離感進一步打破。
1984年,還是中央戲劇學院在校學生的王曉鷹和同學宮曉東排出了《掛在牆上的老B》。 這是中國的第三部小劇場話劇,此劇完全拋棄了劇場的概念,他們在學校的食堂演出,在操場演出,路燈下演出。而且,在演出過程中,觀眾被請上台對老B的行為及想法發表評論。
《魔方》是王曉鷹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在大劇場演出的話劇,整部戲分成9個互相之間沒有關聯的故事。這九個故事的演出方式也多種多樣,有的符合傳統的戲劇表演,有的像是記者採訪,有的像是時裝秀。全劇沒有焦點。這部戲拋棄了情節,人物這些要素,這一大膽舉措招來戲劇界的廣泛批評,然而它的演出效果亦非常好,非常受大學生的歡迎,在廣大學子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閒人三部曲》包括《魚人》、《棋人》和《壞話一條街》,由過士行編劇。過在編劇過程中突出人性中的模糊性和情感性,反對絕對判斷。這對過去傳統戲劇界通過性格塑造人物是一個反叛。 林兆華曾導演過此系列。
《零檔案》由牟森導演,由於國內舞台不准使用明火,所以從未在中國大陸公演,但在國外藝術節上演出過。《零檔案》源於于堅的一首長詩。這部戲在演出形式上有巨大的創新與探索,道具有接通電源並正常工作的電焊槍,切割機,演出時,蘋果的漿汁弄得到處都是。1995年,《零檔案》接到數個國外藝術節的邀請,在20多個城市演出,使牟森在戲劇圈名聲大噪。
《切·格瓦拉》導演張廣天,該劇以批判現實,平民立場和先鋒的表現手法引起了票房轟動。
歐美的先鋒戲劇大都是反商業的,是對觀眾帶有挑戰性的,是大多數人難以接受的,是走在時代前端的。其實驗性在於戲劇本身的實驗性。而在中國大陸,這種實驗性不僅保持戲劇本身的實驗性,而且在於政治上的實驗性。
2000年之後,先鋒話劇與商業話劇有結合的趨勢。
但與此同時,國內很多為人所知的先鋒話劇,都和商業走得很近,甚至可以說成為商業的寵兒。孟京輝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至今他都被很多專業研究者認為是「偽話劇先鋒」,但在大眾的心目中,他的「先鋒」地位牢固不可動搖。從90年代末開始他的幾部話劇都引起轟動,觀眾爆棚,票房成績令人艷羨。對他的作品儘管也有不小的爭議,但並不影響他每一部作品的上座率。 實際上,這正是90年代後期中國先鋒話劇開始走向商業道路的表現。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