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軟疣(molluscum contagiosum,MC)是由傳染性軟疣病毒(MCV)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皮膚病。皮損表現為特徵性為:蠟樣光澤的半球狀珍珠樣丘疹結節,中央頂端有「臍凹」,且能擠出乳酪狀軟疣小體。[1]

Quick Facts 傳染性軟疣, 又稱 ...
傳染性軟疣
又稱水瘊子
Thumb
傳染性軟疣所具有的典型的肉色、圓頂形和珍珠狀病變
症狀小而凸起的粉紅色病灶,中心處有凹陷[1]
起病年齡1-10歲的兒童[2]
病程通常6-12月, 少數最多能長達4年[1]
類型MCV-1型, MCV-2型, MCV-3型, MCV-4型[3]
病因由直接接觸或受污染的傳染性軟疣病毒而傳播[4]
風險因素免疫抑制, 異位性皮炎, 過於擁擠的居住條件[2]
診斷方法基於皮膚表面症狀進行診斷[3]
鑑別診斷, 單純疱疹, 水痘, 毛囊炎[5]
預防洗手, 不與他人混用個人用品[6]
治療無, 冷療, 切開病灶清理內側, 激光治療[7]
藥物西咪替丁, 鬼臼毒素[7]
盛行率122 百萬人 / 1.8% (2010)[8]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皮膚病學
ICD-111E76
ICD-9-CM078.0
DiseasesDB8337
MedlinePlus000826
eMedicine910570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Close

病因

傳染性軟疣是由傳染性軟疣病毒感染引起,傳染性軟疣病毒屬於痘病毒科中的一種DNA病毒,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皮膚與皮膚的直接接觸(包括性傳播)、污染物(衣物)、自身種植,而傳播;感染常發生在公共浴室或游泳池中。[4]

表現

臨床表現

多好發於兒童及青年人,潛伏期 14天~6個月。皮損初起為白色、半球形丘疹,逐漸增大至 1~5毫米,後呈皮膚色、灰白色或乳白色,病灶基底部常有紅斑或低色素的暈環;一般無痛癢,表面光滑、質地飽滿,中央頂端微凹如臍凹(臍窩),有蠟樣光澤,挑破頂端後,可擠出白色乳酪樣物質,稱為軟疣小體。皮損數目不定,或散在,或簇集,一般互不融合。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但最常見於頸部、胸背部軀幹、下腹部;性傳播引起者,分佈於外生殖器部位。多數情況下 6~9個月後皮損可自行消退,一般不留瘢痕。[1]

實驗室檢查

皮損組織病理學檢查提示表皮角質形成細胞胞漿內可見特徵性的包涵體,即軟疣小體

診斷

根據典型的皮損特點(頂端凹陷如臍窩、有蠟樣光澤、能擠出乳酪樣物質),一般不難診斷,必要時通過皮損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特徵性軟疣小體即可確診。單發、較大的皮損有時需要與基底細胞上皮瘤、角化棘皮瘤、化膿性肉芽腫等鑑別。[3]

治療

治療首選刮除,以將皮損中的軟疣小體完全擠出為目的,然後塗以2%碘酊,可有效去除皮損。其他如冷凍治療、外用3%酞丁胺軟膏或西多福韋軟膏等均有效。[7]

預防

避免到公共泳池游泳、使用公共洗浴設施、與他人合用毛巾等,可避免感染。同時儘量避免搔抓,防止自身接種傳染。[6]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