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西萊穆利諾
法国上塞纳省市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西萊穆利諾(法語:Issy-les-Moulineaux,發音:[isi le mulino] ⓘ),法國中北部城市,法蘭西島大區上塞納省的一個市鎮,隸屬於布洛涅-比揚古區和大巴黎都會區[1],其市鎮面積為4.25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67,695人,在法國市鎮中排名第76位。
Remove ads
伊西萊穆利諾位於上塞納省中南部,塞納河左岸,其市鎮範圍亦包括了位於塞納河中央的聖日耳曼島,並通過兩座橋樑與河流右岸的布洛涅-比揚古接壤。伊西萊穆利諾與巴黎十五區相鄰,距離巴黎的標誌性建築艾菲爾鐵塔不到5公里,可通過大區快鐵連接,此外巴黎地鐵12號線和法蘭西島電車2號線亦經過此地,可直通巴黎市中心以及拉德芳斯街區[2]。
伊西萊穆利諾是巴黎附近重要的商務區,其境內聚集了數十家大型企業,包括布依格、雅高酒店集團、法國交通發展集團、Eurosport等,微軟、雀巢、可口可樂等跨國企業的法國總部亦位於其境內。伊西萊穆利諾也因其境內的城塞街區而聞名,後者是一個在軍營舊址上興建的生態街區,是大巴黎都會區的重要現代城市規劃項目之一。此外,大巴黎快線重點工程巴黎地鐵15號線經過伊西萊穆利諾並設有換乘車站,預計2025年初投入使用。
Remove ads
地名來源

「伊西萊穆利諾」一名的來源尚有待考證,有史學家認為其中的「伊西」一名與古埃及傳說人物伊西斯有關[文 1],其拉丁化形式的名稱可能包括「Issiacum」、「Isiacum」以及「Isciacum」;而根據當地官方網站的論述,「Issy」當中的「sy」來源於高盧語詞彙「Ceton」,意為「林地」,可能指默東森林[3],而「Is」則為介詞,意為「下方」,故「Issy」作為整體時意為「樹林下方」,等同於現代法語的地名後綴「sous-bois」[3]。18世紀初,法國天主教史學家讓·勒伯夫曾將伊西以「Isciacus」的形式進行了記載[史 1][史 2]。
「萊穆利諾」則是其境內的一個村莊,原屬默東,其名稱來源於拉丁語單詞「molinum」,意為「磨坊」,可能與當地歷史上的農業設施及活動有關。其現代法語形式為「moulin」[文 2],對應的漢語譯寫為「穆蘭」。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該地曾被革命派更名為「呂尼翁」(L'Union),此後恢復為「伊西」,而「Issy-les-Moulineaux」一名則於1893年起才成為當地的官方名稱。
Remove ads
歷史
伊西萊穆利諾境內的聖伯努瓦教堂附近曾發現一處公元5世紀的墓穴遺址,根據史學家的推斷,該遺址附屬的村落可能出現於高盧-羅馬時期,這意味着伊西萊穆利諾作為人類聚落已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3]。
公元507年,克洛維一世率領法蘭克人征服塞納河流域,將盧泰西亞作為其政治中心[史 3]。558年,法蘭克人國王希爾德貝特一世在其首次提及此地,此後伊西及其附近超過兩千公頃的土地成為聖日耳曼德普雷修道院的領地[3]。中世紀初期,伊西附近出現了大片葡萄酒種植園,鼎盛時期當地76%的土地得到開發,其周邊也由此出現了封建莊園主宅邸[3]。907年,查理三世曾短居於伊西[3]。中世紀末期,伊西境內又出現了一處聖伊天教堂(église de Saint-Étienne),因靠近水源及天然森林,伊西聚集了越來越多來自巴黎的貴族,其境內出現了大批「田園屋舍」(maisons des champs)[3]。
16世紀末,伊西已成為一個人口數量接近六千的較大規模的城鎮,彼時,孔蒂親王獲得了伊西境內多處土地[史 4]。弗朗索瓦-路易於1699年購買伊西城堡作為其家族宅邸,此後歷代孔蒂親王均長居於此,直至1777年[史 5]。法蘭西王后瑪格麗特亦曾在黑死病疫情期間暫居於此[史 6]。18世紀中後期,隨着喬治-歐仁·鄂圖曼主持的巴黎城市規劃逐漸成型,大批伊西居民選擇遷至巴黎市區,使得當地的人口數量有所減少[史 7]。法國大革命後,伊西成為塞納省的一個市鎮,當地1793年的註冊人口數量為1,400[4]。

1815年3月,拿破崙一世從厄爾巴島逃回法國,集結軍隊,開闢百日王朝[史 8],此舉引發了第七次反法同盟的形成。同年7月3日,格拉夫·馮·齊騰率領的反法同盟軍與拿破崙率領的大軍團在伊西境內發生激烈的交戰,反法同盟取得成功,並於次日佔領巴黎,百日王朝由此終結[史 9]。
1840年,為了加強對巴黎的軍事保護,伊西境內的一處高地被開闢建為伊西城塞,並於1846年建成,成為巴黎防禦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史 10]。與此同時,一條連接巴黎和凡爾賽的鐵路線建成通車,這條鐵路途徑伊西境內並設有車站[史 11]。19世紀中後期,隨着鐵路網的發展,該段鐵路被拆分為巴黎-布雷斯特和榮軍院-凡爾賽兩條鐵路[史 12]。
1871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並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法蘭克福條約》,由此引發了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並爆發巴黎公社運動[史 13]。公社成員於同年4月25日佔領了伊西城塞,企圖以此為據點以進攻凡爾賽,從而推翻朱爾·杜弗爾領導的保守派政府[史 14]。期間,為鎮壓公社成員勢力,朱爾·杜弗爾曾下令對伊西城堡附近進行清剿,至5月8日基本結束,其間共造成約350名公社成員遇難,伊西市區亦有大量建築被毀[史 15]。
Remove ads

伊西萊穆利諾常被認作是法國乃至歐洲現代航空業的搖籃[3]。在1889年世界博覽會期間,原位於巴黎戰神廣場的法國軍事學校曾一度遷至伊西,博覽會結束後,位於伊西境內的軍校舊址被開闢成為一處飛行場地,成為巴黎附近的首個現代航空基地[3]。1898年10月,歐內斯特·阿克迪肯創建法國航空俱樂部,並於1905年3月26日在伊西萊穆利諾進行了首次試飛[史 16]。而另一位飛機設計師亨利·法爾曼於1908年1月13日在此使用安裝了安托瓦內特航空器的瓦桑滑翔機完成了1分28秒的飛行試驗,獲得了由歐內斯特·阿克迪肯頒發的「德意志-阿克迪肯大獎」(prix Deutsch-Archdeacon),並為其兩個月後的載人航空試驗提供了經驗[史 17]。路易·布萊里奧、亞伯托·桑托斯·杜蒙、加布里埃爾·瓦贊等多名航空工程師也先後在伊西進行了飛行試驗[3]。伊西機場此後為1910年法國東部航空賽程以及1911年巴黎-馬德里航空賽程的起點,其中在巴黎-馬德里賽程期間,一架飛機在起飛過程發生墜落,致使在地面參觀的法國戰事部長莫里斯·貝爾托不幸身亡[史 18]。伊西萊穆利諾境內的航空設施也使得當地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重要的進攻目標[3]。二戰後,隨着勒布爾熱機場、戴高樂機場以及奧利機場的相繼建成,伊西萊穆利諾飛行場的航空活動大幅減少,並逐漸改造成為一個普通的停機坪,供商務及緊急救援使用[3]。
1910年初,塞納河發生特大洪水,位於塞納河畔的伊西萊穆利諾受到一定影響,部分街道及建築被洪水淹沒[史 19]。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期間,伊西萊穆利諾承辦了射擊部分項目的比賽[史 20]。1930年,伊西飛行場所處區域被劃至巴黎市鎮範圍。1934年3月24日,巴黎地鐵12號線向南延伸至伊西萊穆利諾境內,並新增兩個車站:珀蒂梅納日站和伊西市政府站,其中珀蒂梅納日站於1945年更名為「科朗坦·塞爾東站」,以紀念二戰期間被納粹殺害的同名抵抗運動成員[史 21]。
20世紀中期以後,巴黎城市得到進一步擴張,伊西萊穆利諾出現了大批現代化居民區,人口數量迅速增加。1968年,塞納省被撤銷,伊西萊穆利諾被劃入新成立的上塞納省。1972年,伊西萊穆利諾發生歌舞廳強姦案,由於涉案人員來自法國紅十字會,故引發了彼時法國社會的廣泛關注[史 22]。1997年,原沿塞納河左岸延伸的工業區鐵路被改建成為法蘭西島電車2號線,使得伊西萊穆利諾與拉德芳斯商務區之間實現直通[史 23][史 24]。2010年起,伊西萊穆利諾境內的城塞街區被逐步改造成為現代化生態街區,成為大巴黎城市規劃整治項目的組成部分[史 25]。
Remove ads
地理

伊西萊穆利諾位於法國中北部,法蘭西島大區中北部和上塞納省東南部,距離巴黎市中心大約6公里,距離省會楠泰爾大約12.5公里[2]。與伊西萊穆利諾接壤的市鎮包括:巴黎、旺沃、克拉馬、布洛涅-比揚古、默東、巴黎十五區[2]。
伊西萊穆利諾位於巴黎盆地腹地,境內以平原和淺丘為主,地勢自塞納河畔向外逐漸抬升,其中市區東部和南部有較為明顯的起伏,全境海拔在28到96米之間[2]。
塞納河幹流自東北向西流經境內,平均寬度約100米,全年水量充足,因伊西主城區地勢相對較高,故當地的洪澇威脅並不明顯[地 1]。而上塞納省亦在伊西萊穆利諾境內建有一處大型泄洪儲水中心,其容量達2.34萬立方米,自2018年8月起投入使用[地 2]。
塞納河中央的聖日耳曼島整體歸伊西萊穆利諾管轄,該島面積約0.18平方公里,自19世紀末起得到了大規模的開發[2]。
伊西萊穆利諾屬於溫帶落葉林區,當地的城市綠地總面積超過60公頃[地 3],其中聖日耳曼島近半的土地被設為省級自然保護區,而陸地上的主要綠地公園包括亨利·巴比塞公園(Parc Henri Barbusse)、若望保祿二世公園(Parc Jean-Paul ll)、抵抗運動公園(Parc de la Résistance)和伊西植物花園(Jardin Botanique)[2]等,均常年免費向公眾開放。
在鮮花城市的評比中,伊西萊穆利諾被評為3星級鮮花城市[5]。
伊西萊穆利諾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分佈較為均勻,年均溫差較小[地 4]。伊西萊穆利諾所處的法蘭西島大區的最高氣溫記錄為42.2攝氏度,出現於2019年6月25日,記錄於巴黎萬塞訥門氣象站,距離伊西萊穆利諾直線距離約11公里[地 5];最低氣溫記錄為-17.7攝氏度,出現於1985年1月17日,記錄於蒙特勒伊氣象站,距離伊西萊穆利諾直線距離約14公里[地 6]。
距離伊西萊穆利諾最近的常年氣象站位於巴黎市區內的盧森堡花園,距離伊西萊穆利諾直線距離約5.7公里,以下為該氣象站的數據(其中日照數據取自奧利[地 7]):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伊西萊穆利諾是法國法蘭西島大區上塞納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92040[1]。伊西萊穆利諾隸屬於布洛涅-比揚古區和上塞納省第十選區,管理伊西萊穆利諾縣,同時自2016年1月1日起成為大巴黎西部塞納土地公共管理局的組成部分[1]。
伊西萊穆利諾市鎮被劃為4個街區,並實行街區自治制度[地 8][地 9]。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伊西萊穆利諾劃入大巴黎都會區,並將包括伊西萊穆利諾在內的1,794個市鎮設為巴黎城市區[地 10][地 11][地 12]。同時,INSEE還將伊西萊穆利諾市鎮分為了18個「塊區」(IRIS)[2][地 13],以便於統計人口分佈情況。
Remove ads
交通


伊西萊穆利諾境內均為城市化道路,配有照明、排水等設施,其中比揚庫爾大橋和伊西萊穆利諾大橋橫跨塞納河,可連通聖日耳曼島以及河對岸的布洛涅-比揚古[2]。
伊西萊穆利諾境內的道路交通事務主要由市政府負責,並配合大巴黎都會區以及法蘭西島大區的統籌規劃。2006年,伊西萊穆利諾市政府制定了較為完整的道路管理條例,對當地的車輛停放、佔道施工、公共區域的使用等行為作出了規範[社 1]。伊西萊穆利諾境內有多處付費公共停車場,供車輛短期或長期停靠[2];部分街道亦可臨時停靠機動車輛,並根據地理位置而被劃為紅、橙、黃三個不同等級,最高單次停車時間不超過5小時30分鐘[社 2]。
2017年,55.6%的伊西萊穆利諾家庭擁有至少一輛的私人汽車[6]。2018年,伊西萊穆利諾境內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72起,造成1人遇難,82人受傷[6]。
榮軍院-凡爾賽鐵路經過伊西萊穆利諾境內並設有兩個車站:伊西站和伊西塞納河谷站,該鐵路開行法蘭西島大區快鐵C線,可直達奧斯特里茨火車站、奧賽博物館、凡爾賽等地[2]。此外巴黎-布雷斯特鐵路經過伊西萊穆利諾市區南部邊緣,該鐵路線上的克拉馬站位於克拉馬與伊西萊穆利諾的交界處,可直通伊西城塞街區[2]。
距離伊西萊穆利諾最近的長途汽車站、長途客運鐵路車站以及民用航空站分別為馬約門汽車站、巴黎蒙帕納斯站和巴黎-奧利機場,距離伊西萊穆利諾市中心的公路里程分別約8.7公里、4.5公里和17公里[2]。
政治
人口
經濟
社會事務
文化
相關人物
對外交流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