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任祥(492年—538年9月12日),字延慶[1] ,一作延敬廣平郡(今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人,祖籍西河郡隰城縣(今山西省汾陽市[1],北魏、東魏官員。

生平

任祥的伯父任桃在太和初年出任雲中軍將,任祥隨伯父前往雲中,在當地定居。任祥年少溫和敦厚,有器量風度。最初任祥隨葛榮反叛,葛榮封任祥為王,很是對他重用。葛榮失敗後,任祥率領部眾歸降北魏,出任鎮遠將軍廣寧郡太守、持節、北道都督[1],獲賜爵西河縣公[2][3]

任祥後隨高歡起兵,出任給事黃門侍郎,在中興初年屢次升任侍中、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封魏郡開國公[1]太昌初年,任祥屢次升任尚書左僕射開府儀同三司。任祥位望高顯,能以寬和的態度接待賓客,人們稱讚他。中興元年(531年),斛斯椿挑起事端,任祥棄家北走,到河北郡率領當地百姓據城防守,以等待高歡[4][3][5][6]

永熙三年(534年),魏孝武帝西入關中,荊州蠻族不順從朝廷,任祥出任持節、南道大都督前往將他們討伐平定。天平二年(535年)四月,元慶和進攻東魏的城父,東魏丞相高歡派遣高敖曹率兵三萬人前往項,竇泰率兵三萬人前往城父,侯景率兵三萬人前往彭城,以任祥為東南道行台僕射,節制調度各路軍隊[7]。任祥在北濟陰郡擊敗南梁仁州刺史黃道始,又在單父擊敗梁雋,俘虜斬首一萬人,再度出任侍中。天平三年(536年),任祥再度出任侍中。當時范陽郡盧仲延率領黃河以北的流民在陽夏郡反叛,西兗州百姓田龍聚集部眾相應,任祥出任大都督、東道軍司,率領都督元整叱列陀等人前往討伐等討之。任祥很快出任行台僕射、徐州刺史。任祥在徐州大肆收受賄賂,但是行政不殘酷,又禮敬士大夫,不給百姓造成痛苦[8][3]

天平四年(537年)九月,東魏司空侯景與大都督高敖曹、行台任祥、御史中尉劉貴、豫州刺史堯雄、冀州刺史万俟洛在虎牢關共同練兵[9]。天平四年十月,潁州長史賀若統扣押潁州刺史田迅,佔據潁州城向西魏投降,十一月,東魏派遣豫州刺史堯雄、廣州刺史趙育、揚州刺史是雲寶等人率領本州的軍隊總計兩萬人出兵潁川,想要收復被西魏佔領的地區。西魏大都督宇文貴和樂陵公怡峰從洛陽率領率領步兵騎兵兩千人救援。西魏部隊駐紮在陽翟時,堯雄等人的部隊已經越過馬橋,距離潁川只有三十里,任祥也率領黃河以南的士兵四萬多人,與堯雄會合。宇文貴進入潁川城。堯雄等人率軍緩緩逼近,宇文貴率領一千人背靠城市佈陣,與堯雄交戰,宇文貴的戰馬被亂箭射中,就持短兵器徒步格鬥。西魏士卒效命,堯雄大敗,輕裝逃走,趙育在陣前投降。西魏軍繳獲了東魏軍的軍用物資,俘虜一萬多人,下令全部放回。任祥聽說堯雄失敗的消息,不敢繼續前進。不久,怡峰率領五百騎兵支援宇文貴,宇文貴乘勝進逼任祥[10][11]。任祥撤退到宛陵進行防守,宇文貴和怡峰乘勝追擊到宛陵。當時天色昏暗,雙方佈陣相峙。次日天明,雙方交戰,任祥的軍隊大敗,被俘虜和斬殺很多[12][13][14][15],任祥收攏部隊回到北豫州元象元年(538年)正月,任祥又和行台侯景、司徒高昂、大都督万俟受洛干等人在北豫州匯合,一起進攻潁川,將潁川攻克[16]元象元年八月初三(538年9月12日),任祥在鄴城去世,虛歲四十七,朝廷贈予使持節、侍中、太保錄尚書事、都督幽安瀛冀定五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太尉公,其餘官職如故,當年十月廿三日(538年11月30日)葬於廣平崇義鄉吉遷里[3][1],兒子任胄繼承爵位[17]

Remove ads

家庭

十九世祖

  • 任安,西漢益州刺史[1]

祖父母

  • 任可,北魏使持節、安西將軍、青州刺史[1]
  • 新興秦氏,本州別駕、從事史秦龍之之女[1]

父母

  • 任標,北魏使持節、征東將軍、相州刺史[1]
  • 太原王氏[1]

子女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齊書/卷19》,出自李百藥北齊書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