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人因可靠度(Human reliability)是人因工程學中的主題之一,在探討人在不同領域(例如製造業醫學核動力等)下的可靠度。人因可靠度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生理年齡、心理狀態、身體健康態度情緒、是否傾向於某些常見的錯誤或是認知偏誤等。

人因可靠度在系統分析中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人員會影響系統的韌性人為錯誤或是疏忽也可能導致不好的結果,而且現代的大型社會技術系統英語socio-technical systems中,人往往是其中重要的一部份。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以及容錯設計英語error-tolerant design是在技術上符合人員操作,避免因錯誤造成影響的例子。

分析技術

有許多人因可靠度分析(HRA)的方法[1][2]。常見的兩類分別是以概率風險評估英語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PRA)為基礎的方法,以及以控制認知理論為 基礎的方法。

以概率風險評估為基礎的技術

有一種分析人因可靠度的方式是直接從概率風險評估英語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PRA)擴展而來的:發電廠中的設備可能會失效,人工的操作也可能會出現問題。這二個案例中,分析(對設備是功能分解英語Functional decomposition,對人則是任務分析英語task analysis)會詳細到可以指定失效或是錯誤概率的程度。其基本的概念是在人工錯誤率預測技術英語Technique for Human Error Rate Prediction(THERP)裏[3]。THERP就是為了產出人工錯誤概率,整合到PRA中。事故順序評估計劃英語Accident Sequence Evaluation Program(ASEP)人工可靠度程序是簡化版的THERP,相關的計算工具稱為簡化人工錯誤分析碼(Simplified Human Error Analysis Code, SHEAN)[4]。近期,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發佈了標準化電廠分析風險–人因可靠度分析(SPAR-H)方法,其中有考慮潛在的人因錯誤[5][6]

Remove ads

以認知控制為基礎的技術

Erik Hollnagel發展了脈絡控制模式(Contextual Control Model, COCOM)[7]以及認知可靠度及錯誤分析方法(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 CREAM)[8]。COCOM將人的表現表示為控制模式英語Mode (user interface)—策略(以長期計劃為基礎)、戰術(以程序為基礎)、投機(以當前的脈絡為基礎)及隨機的組合,提出了不同控制模式如何轉換的模型。此控制模式轉換的模型包括了許多的因素,包括人員預測此一行動的結果(成功或失敗)、要完成此行動還需要的時間(適當或不適當)、以及人員此時需達成的目標數量。CREAM是一個以COCOM為基礎的人因可靠度分析方法。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書目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