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非大陸歐亞非大陸亞非歐大陸指的是亞洲歐洲非洲三個大陸的合稱。

快速預覽 面積, 人口 ...
亞歐非大陸(含島嶼)
Thumb
面積8498萬0532平方公里
人口67億人(2019年)
國家147
屬地或特區17
時區UTC−01:00UTC+12:00
關閉

在地理上,直到蘇伊士運河開通以前,三個大陸是相連的。在文化上,歐洲、西亞北非的關係比較接近,特別是地中海的沿岸國家。[1]地緣政治學上,亞歐非大陸的主體 (不包括臺灣菲律賓印尼日本英倫三島馬達加斯加等島嶼)被稱為「世界島」。加上島嶼就稱為舊大陸

在地質學上,非洲原來是岡瓦那大陸的一部分,後來才與歐亞大陸相撞。

預計60萬年後,非洲將與歐洲連成一體,地中海將與大西洋分開。5千萬年後,地中海估計會消失,變成山脈。[2]

地質

亞歐非大陸並不是標準的超大陸,而是超大陸旋迴過程中最大的一個碎片。

歐亞非大陸最古老的部分可能是卡普瓦克拉通,它與馬達加斯加印度一部分和澳洲西部在約30億年前共同組成了第一個超大陸——瓦巴拉大陸烏爾大陸。它也參與了後續每一次超大陸的構成。約2億年前盤古大陸分裂後,北美板塊歐亞板塊形成勞亞大陸,而非洲板塊則留在岡瓦納大陸印度板塊後來從它上面脫落,在約5000萬年前撞上亞洲南部,使得喜馬拉雅山脈抬升(大約同時與澳洲板塊熔合。)阿拉伯板塊大約在3000萬年前從非洲板塊上脫落,在約1900到1200萬年前撞在伊朗板塊上,形成厄爾布魯士山脈扎格羅斯山脈。在這次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首次相連後,貝蒂克走廊沿直布羅陀弧在約600萬年前比今天稍稍閉合,使西北非和伊比利亞半島連在一起。這使得地中海盆地基本徹底乾枯,形成墨西拿鹽度危機。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後來再次被分開:約533萬年前贊克爾期洪水重新經直布羅陀海峽紅海蘇伊士裂谷灣充滿地中海,後兩者將非洲與阿拉伯板塊分開。

今日,非洲與亞洲的聯繫是一條相當狹窄的陸橋(被蘇伊士運河分開),仍與歐洲以直布羅陀海峽和西西里海峽相隔。地史學家Ronald Blakey認為接下來1500萬年到1億年的構造變化是可以預測的。[3]這一時期,非洲會接着向北漂移,將直布羅陀海峽閉合,[4]使地中海快速蒸乾。[5]在這一時間框架內不會形成超大陸,地質記錄會充斥不可預測的錯動,更遠的預測會非常冒險。[3]超大陸的三種可能分別是新盤古大陸阿美西亞大陸終極盤古大陸[6]前兩者的情況下,太平洋會閉合,非洲仍會與歐亞大陸相連,歐亞大陸會分裂,非洲和歐洲會向西合併到一起;在後者的情況下,則是大西洋閉合,配合三塊大陸同時的向東旋轉,創造出與美洲相連的陸橋。

四至點

歐亞非大陸的四至點是:

(含島嶼)

(不含島嶼)

180度經線穿過亞洲。即這些點位於西半球

劃分

通常亞非歐大陸以蘇伊士運河爲界劃分爲非洲歐亞大陸,其中歐亞大陸又可以劃分爲歐洲亞洲。由於文化和歷史上,北非與歐亞大陸更近,所以有時也分爲歐亞-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Thumb
亞歐非大陸和周邊島嶼

地理分區

非洲大陸

亞歐大陸

亞歐非大陸國家和地區分類列表

亞洲

聯合國會員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
  2.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3.  大韓民國
  4.  蒙古國
  5.  哈薩克
  6.  吉爾吉斯
  7.  塔吉克
  8.  土庫曼
  9.  烏茲別克
  10.  越南
  11.  老撾
  12.  柬埔寨
  13.  泰國
  14.  緬甸
  15.  馬來西亞
  16.  印度
  17.  不丹
  18.  孟加拉
  19.  尼泊爾
  20.  巴基斯坦
  21.  阿富汗
  22.  格魯吉亞
  23.  亞美尼亞
  24.  阿塞拜疆
  25.  伊朗
  26.  伊拉克
  27.  以色列
  28.  約旦
  29.  科威特
  30.  黎巴嫩
  31.  阿曼
  32.  巴勒斯坦
  33.  卡塔爾
  34.  沙特阿拉伯
  35.  敘利亞
  36.  阿聯酋
  37.  也門
  38.  土耳其
  39.  日本
  40.  菲律賓
  41.  新加坡
  42.  汶萊
  43.  印度尼西亞
  44.  東帝汶
  45.  斯里蘭卡
  46.  馬爾代夫
  47.  巴林
  48.  塞浦路斯
聯合國觀察員國
  1.  巴勒斯坦
未獲國際普遍承認的實體
  1.  中華民國
  2.  羅賈瓦
  3.  北塞浦路斯
其他地區
  1.  香港特別行政區
  2.  澳門特別行政區

大洋洲

聯合國會員國
  1.  巴布亞新畿內亞
  2.  澳洲
  3.  美國 (僅限關島以及北馬里安納群島)
其他地區
  1.  聖誕島
  2.  科科斯(基林)群島
  3.  關島
  4.  北馬利安納群島

歐洲

聯合國會員國
  1.  丹麥
  2.  愛沙尼亞
  3.  芬蘭
  4.  拉脫維亞
  5.  立陶宛
  6.  挪威
  7.  瑞典
  8.  愛沙尼亞
  9.  白俄羅斯
  10.  摩爾多瓦
  11.  俄羅斯
  12.  烏克蘭
  13.  奧地利
  14.  捷克
  15.  瑞士
  16.  德國
  17.  匈牙利
  18.  列支敦士登
  19.  波蘭
  20.  斯洛伐克
  21.  斯洛文尼亞
  22.  比利時
  23.  法國
  24.  意大利
  25.  盧森堡
  26.  摩納哥
  27.  荷蘭
  28.  安道爾
  29.  葡萄牙
  30.  西班牙
  31.  阿爾巴尼亞
  32.  波黑
  33.  保加利亞
  34.  克羅地亞
  35.  希臘
  36.  北馬其頓
  37.  黑山
  38.  羅馬尼亞
  39.  塞爾維亞
  40.  斯洛文尼亞
  41.  聖馬力諾
  42.  愛爾蘭
  43.  英國
  44.  馬爾他
  45.  冰島
聯合國觀察員國
  1.  梵蒂岡
未獲國際普遍承認的實體
  1.  科索沃
  2.  德涅斯特河沿岸
其他地區
  1.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聯邦
  2.  奧蘭
  3.  法羅群島
  4.  直布羅陀
  5.  格陵蘭

非洲

聯合國會員國
  1.  阿爾及利亞
  2.  安哥拉
  3.  貝寧
  4.  博茨瓦納
  5.  布基納法索
  6.  布隆迪
  7.  喀麥隆
  8.  中非
  9.  乍得
  10.  科特迪瓦
  11.  剛果民主共和國
  12.  吉布提
  13.  埃及
  14.  赤道幾內亞
  15.  厄立特里亞
  16.  埃塞俄比亞
  17.  加蓬
  18.  岡比亞
  19.  加納
  20.  幾內亞
  21.  畿內亞比紹
  22.  肯雅
  23.  萊索托
  24.  利比里亞
  25.  利比亞
  26.  馬拉維
  27.  馬里
  28.  毛里塔尼亞
  29.  摩洛哥
  30.  莫桑比克
  31.  納米比亞
  32.  尼日爾
  33.  尼日利亞
  34.  剛果共和國
  35.  盧旺達
  36.  塞內加爾
  37.  塞拉利昂
  38.  索馬里
  39.  南非
  40.  南蘇丹
  41.  蘇丹
  42.  斯威士蘭
  43.  坦桑尼亞
  44.  多哥
  45.  突尼斯
  46.  烏干達
  47.  贊比亞
  48.  津巴布韋
  49.  維德角
  50.  科摩羅
  51.  馬達加斯加
  52.  毛里裘斯
  53.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54.  塞舌爾
未獲國際普遍承認的實體
  1.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2.  索馬里蘭
其他地區
  1.  西撒哈拉
  2.  桑給巴爾
  3.  英屬印度洋領地
  4.  留尼汪
  5.  馬約特
  6.  聖赫勒拿
  7.  亞森欣島
  8.  崔斯坦達庫尼亞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