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冠龍學名Guanlong wucaii)是暴龍超科下的一恐龍,屬於原角鼻龍科,是其已知最早的暴龍類恐龍之一,生活於1億6000萬年前侏羅紀晚期牛津階,比牠著名的親屬暴龍要早9千2百萬年。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冠龍屬
化石時期:侏羅紀晚期, 160 Ma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原角鼻龍科 Proceratosauridae
屬: 冠龍屬 Guanlong
Xu et al., 2006
模式種
五彩冠龍
Guanlong wucaii

Xu et al., 2006
關閉

發現及物種

Thumb
五彩冠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

五彩冠龍被估計約有3米長[1],牠是雙足恐龍,與後期的暴龍類有許多共同特徵,但冠龍有一些獨特的地方,如牠頭上的大冠。不像後期的暴龍類,五彩冠龍的前肢很長,肢上有三指。除了獨特的冠外,牠與近親的帝龍相似,可能與帝龍一樣有一層原始羽毛。五彩冠龍可能與有相似的冠的單脊龍生活於相同時代的相同地區。

五彩冠龍是由喬治華盛頓大學科學家中國準噶爾盆地五彩灣石樹溝組地層發現,並於2006年由徐星等人命名。五彩冠龍的屬名是以牠獨特的冠來取的,但卻與冠龍(又稱盔頭龍)的中文譯名相同。種小名的「五彩」指發現地五彩灣,因該地岩石呈五種色彩而得名。

標本

Thumb
五彩冠龍的正模標本
Thumb
未成年個體IVPP V14532,頭部在圖中朝向下方

五彩冠龍現有兩個標本。正模標本(編號IVPP V14531)是較為完整,部分呈現天然狀態的成體骨骼。另一個則是未成年個體的標本(編號IVPP V14532),而其骨骼接近完整及完全天然狀態的。未成熟個體標本的頭顱骨冠飾明顯較小,及只限於在鼻端的前部份,而成體的冠則較大及更為廣闊。兩個標本的冠都很薄,可見它很有可能只是用作裝飾。

分類

五彩冠龍在2006年發表時,被認為是暴龍超科最基部的類群,但在同年十月舉行的古脊椎動物學會英語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年會上,湯瑪斯·卡爾英語Thomas Carr (paleontologist)發佈他的分析結果,顯示五彩冠龍與發現自同一地層的單脊龍具有姊妹群的關係,甚至有可能是未成年的單脊龍[2]葛瑞格利·保羅英語Gregory S. Paul在他2010年的著作中提出類似的觀點,但與卡爾不同的是,保羅將五彩冠龍視為單脊龍屬的第二個物種「五彩單脊龍」(Monolophosaurus wucaii),而非將軍單脊龍的亞成體[3]

2010年,史蒂芬·布魯薩特英語Stephen L. Brusatte等人在單脊龍頭骨的研究中比較了單脊龍與五彩冠龍的頭骨形態,得出五彩冠龍屬於基礎暴龍超科的結論;而五彩冠龍與單脊龍的頭冠雖然相似,兩者可能不是同源的構造[4]。其後的研究也支持這項推論,並進一步將五彩冠龍歸類為暴龍超科的原角鼻龍科。

以下為卡爾和布魯薩特在2016年的研究中得出的原角鼻龍科演化樹[5]

原角鼻龍科

五彩冠龍

原角鼻龍屬

哈卡斯龍屬

羽暴龍屬

中國暴龍屬

大眾文化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