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
中国山西省五台县的山峰,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臺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漢傳佛教傳統認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有「金五臺」之稱,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也是中華十大名山之首、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現5A級景區。[1]
五臺山並非一座山,而是座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a][2]。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臺錦銹峰、中臺翠岩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斗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疊土之臺,故而得名。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漢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諧共享。五臺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寺、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的第33屆世界遺產會議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3]。
主要景觀

菩薩頂是五臺山最大最完整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這裏是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到六月十五的黃教法會主場地,在這一時間登山可以看到喇嘛們「鎮魔」的盛況。寺內有天王殿、釋迦牟尼殿、菩薩殿,因歷代皇帝都曾登臨菩薩頂,所以寺內有不少御筆親題的碑和匾。在東院過廳和後院,有兩座漢白玉四稜柱碑,碑身四面分別刻有漢、蒙、滿、藏四種文字所書的碑文,均為清代康熙帝手書。
顯通寺是五臺山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廟,該寺位於五臺山中心區。顯通寺的大雄寶殿是舉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殿內供奉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塑像,整座大殿開闊疏朗,古色古香。無量殿為磚砌結構,裏面供奉有銅鑄毗盧佛,該殿沒有房梁,形制非常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銅殿是一座青銅建築物,殿內有上萬尊小佛像,是罕見的銅製文物。顯通寺前的鐘樓里有五臺山最大的銅鐘——長鳴鐘,鐘的表面刻有一部萬餘字的楷書佛經。
南山寺始建於元朝,整個寺院共7層,下三層名為極樂寺,中間一層名為善德堂,上三層稱作佑國寺。寺內的石雕和泥塑內容包括佛教傳說、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圖案,堪稱五臺山一絕。站在佑國寺最高層可以遠眺五臺山的其他四臺。
塔院寺內有五臺山的標誌性建築物——大白塔,塔高56.4米,通體潔白,被譽為「清涼第一聖境」。塔頂懸有兩百餘個銅鈴,風吹時聲音清脆。白塔的東邊有一座小白塔,相傳此塔內藏有文殊菩薩顯聖時遺留的金髮,因此又稱文殊髮塔。藏經閣在大白塔北側,為木結構建築,內有用漢、蒙、藏多種文字所寫的經書兩萬多冊。
氣候
五臺山氣候寒冷,又被稱做「清涼山」。年平均氣溫2.2℃,1月最冷,平均氣溫-11.8℃,7月最暖,平均氣溫15.0℃。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非常寒冷,而7月至8月相對溫暖舒適。年平均降雪日數43.8天,1991年至2020年間僅有8月未觀測到有效降雪。臺懷地區比臺頂早1個月入春,遲1個月入秋,溫差6°C左右。觀測史極端最低氣溫為-44.8℃(1958年1月15日),極端最高氣溫為29.6℃(2005年6月22日)。臺懷地區夏季空中雲層較近,濕度較大,降雨頻繁。
五臺山氣候數據 (海拔2208米,1991–2020年平均值,極端值自1951年至今)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8.8 (47.8) |
10.1 (50.2) |
16.1 (61.0) |
23.8 (74.8) |
25.6 (78.1) |
29.6 (85.3) |
28.6 (83.5) |
25.1 (77.2) |
24.2 (75.6) |
18.7 (65.7) |
13.5 (56.3) |
7.8 (46.0) |
29.6 (85.3) |
平均高溫 °C(°F) | −7.5 (18.5) |
−4.7 (23.5) |
1.2 (34.2) |
8.6 (47.5) |
14.2 (57.6) |
17.6 (63.7) |
19.1 (66.4) |
17.7 (63.9) |
13.5 (56.3) |
7.7 (45.9) |
−0.1 (31.8) |
−6.6 (20.1) |
6.7 (44.1) |
日均氣溫 °C(°F) | −11.8 (10.8) |
−9.2 (15.4) |
−3.8 (25.2) |
3.2 (37.8) |
9.0 (48.2) |
12.8 (55.0) |
15.0 (59.0) |
13.6 (56.5) |
9.3 (48.7) |
3.2 (37.8) |
−4.3 (24.3) |
−10.8 (12.6) |
2.2 (35.9) |
平均低溫 °C(°F) | −15.4 (4.3) |
−12.8 (9.0) |
−7.8 (18.0) |
−1.0 (30.2) |
4.8 (40.6) |
9.0 (48.2) |
11.8 (53.2) |
10.6 (51.1) |
6.2 (43.2) |
−0.2 (31.6) |
−7.7 (18.1) |
−14.2 (6.4) |
−1.4 (29.5) |
歷史最低溫 °C(°F) | −44.8 (−48.6) |
−39.2 (−38.6) |
−34.7 (−30.5) |
−26.2 (−15.2) |
−15.9 (3.4) |
−7.8 (18.0) |
−3.5 (25.7) |
−2.9 (26.8) |
−15.7 (3.7) |
−24.2 (−11.6) |
−36.0 (−32.8) |
−37.6 (−35.7) |
−44.8 (−48.6)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6.6 (0.26) |
11.2 (0.44) |
19.3 (0.76) |
31.0 (1.22) |
53.6 (2.11) |
97.5 (3.84) |
168.8 (6.65) |
153.2 (6.03) |
85.6 (3.37) |
38.2 (1.50) |
16.1 (0.63) |
5.6 (0.22) |
686.7 (27.03)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4.1 | 5.5 | 6.6 | 7.1 | 8.6 | 13.5 | 15.7 | 14.2 | 10.9 | 6.9 | 5.3 | 4.3 | 102.7 |
平均降雪天數 | 5.6 | 6.9 | 7.9 | 6.0 | 1.8 | 0.2 | 0.1 | 0 | 0.3 | 3.3 | 6.3 | 5.4 | 43.8 |
平均相對濕度(%) | 50 | 53 | 48 | 49 | 51 | 66 | 78 | 80 | 72 | 61 | 55 | 52 | 60 |
月均日照時數 | 220.1 | 203.5 | 248.1 | 246.3 | 276.7 | 225.7 | 216.5 | 189.0 | 200.3 | 220.9 | 211.0 | 211.7 | 2,669.8 |
可照百分比 | 72 | 67 | 66 | 62 | 62 | 51 | 48 | 45 | 54 | 65 | 71 | 73 | 61 |
數據來源: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4][5]all-time extreme temperature[6]NOAA[7] |
世界文化遺產
遺產分臺懷及佛光寺兩個區域,臺懷地域包括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碧山寺、殊像寺、南山寺、龍泉寺及金閣寺8座寺廟,佛光寺地域包括佛光寺,合計9座廟宇選入遺產名錄。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