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乾癬(英語:psoriasis)又稱銀屑病,中醫稱「白[1]」,俗稱「牛皮癬」,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典型皮損表現為皮膚多處境界清楚的紅斑,上覆銀白色鱗屑[2]。通常,這些塊狀皮膚異常會發紅、發癢、以及脫屑。乾癬的症狀輕自小片的病變、大至影響全身皮膚[3],皮膚的傷害可能會誘發傷口處發生乾癬病變,稱作寇柏納現象英語Koebner phenomenon[4]。乾癬患者罹患乾癬性關節炎淋巴癌心血管疾病克隆氏症以及憂鬱症的機會都較高[5]。約有30%的乾癬患者患有乾癬性關節炎[6]

快速預覽 乾癬, 類型 ...
關閉

乾癬可以分為五大型:斑塊狀、點滴狀英語Guttate psoriasis皮褶性英語Inverse psoriasis、膿疱狀與紅皮狀[2]。斑塊狀乾癬又被叫做尋常乾癬,約有90%的患者屬於這一類,患部通常是上面有白色皮屑的紅色班塊,最常出現在上臂、小腿前側、肚臍週圍以及頭皮[5];點滴狀乾癬的患部呈水滴狀[2];膿疱狀乾癬的患部則是非感染性的[6];皮褶狀乾癬的患部也是紅色斑塊,但發生在皮膚皺褶處[2];紅皮狀乾癬指的則是患部的範圍變得非常廣,它可能由任何種類的乾癬發展而來。多數患者的指甲與趾甲在乾癬的病程中會受到影響,症狀包括凹陷或顏色變化[5]

乾癬目前被認為是一種會被環境因素誘發的遺傳性疾病[3]同卵雙胞胎都發生乾癬的機會比異卵雙胞胎高3倍。通常,乾癬的症狀在冬季與使用特定藥物(如乙型交感神經接受體阻斷劑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情形下會更嚴重[5]。感染與心理壓力英語Stress (psychological)也可能有影響[3][2]。乾癬不會傳染,它背後的原因是免疫系統對皮膚細胞發動攻擊。乾癬的診斷主要依靠症狀與徵象[5]

目前乾癬尚無法完全治癒,但有許多治療手段能控制症狀[5],包括類固醇軟膏、膽鈣化醇軟膏、紫外線光照治療、以及氨甲蝶呤等免疫抑制劑[2]。有75%的乾癬患者的症狀可以單靠使用藥膏控制[5]。乾癬的盛行率約為2-4%[7],女性與男性患病的機會相等[2]

Remove ads

病因

銀屑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失調」,沒有傳染性。乾癬的成因現時尚未明瞭,醫學界普遍相信與身體的T細胞有關,T細胞活化是乾癬發病的關鍵[8]。古希臘人認為乾癬是眾神的詛咒,並強迫乾癬患者搖鈴,以防被傳染。中國晚清名臣曾國藩患有嚴重的乾癬,每晚要婢女為他搔癢方能入睡,終生未能痊癒[9]。過去由於以主婦及餐飲業工作者較多,曾一度認為與洗手清潔劑有關。由於當時社會認為乾癬會傳染,為免客人錯誤進食含有皮屑的食物而被傳染,患有這種病的員工都會被餐廳解僱。

現時普遍認為是因為生活壓力過大,高蛋白質飲食有關,以致病者的「內分泌失調」,從而影響身體的免疫系統。所以,醫生有時會為病者處方「維生素B群」,以幫助舒緩壓力;亦有醫生認為病者應該早睡早起、避免日夜顛倒,以及多做有氧運動,使身體的自然調節機制透過運動而自我調整。在美國,最近有藥廠發明了一些針劑包括Enbrel、Stelara以及未上市的Ozespa(briakinumab),這些製劑為人造單株抗體,通過阻斷與乾癬相關的致病因子,可以對嚴重患者的病程控制,使他們的皮膚回復光滑。不過,這種針劑不能根治銀屑病,一旦停止注射,還是會再復發。

Remove ads

治療

Thumb
牛皮癬輕度佔65%,中度佔25%,重度佔8%。
Thumb
牛皮癬治療階段,第1階段─外用藥品,第2階段─光療法,第3階段─全身系統療法。
Thumb
用英夫利昔單抗(infliximab)治療8周後相片比較。

外敷療法

類固醇,Calcipotriol(鈣泊三醇),Anthralin(蒽林),焦油

外用藥常用的有膚輕松、膚疾寧、恩膚霜等。

光療

紫外線光療是利用紫外線對患者皮膚進行照射,已達到促進皮損消退的目的。其原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流行的光療主要是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治療,由於其療效確切,安全性較好,一直是乾癬治療的一線療法。患者常常需要到具有光療設備的治療中心接受治療,比較麻煩;紫外線的潛在致癌作用也是人們擔心的問題之一,但目前的臨床研究並未發現NB-UVB治療升高皮膚癌的發病幾率。效果也不彰。[來源請求]

光化學療法

光化學療法又稱「補骨脂素長波紫外線療法」,簡稱PUVA,目前是治療牛皮癬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1947年,Mofty EL 最早發明此一方法,當時以補骨脂素口服,再配合使用波長為320~400nm的紫外線照射相結合的治療方法。

全身性療法

生物製劑,環孢素氨甲喋呤維甲酸

內服療法

乾癬可以內服青黴素或氨甲喋呤(MTX)、柳氮磺胺嘧啶類藥物治療。

曾患乾癬的名人

病理生理

少數病人有膿疱性損害或關節炎症狀,或是全身皮膚發紅脫屑而呈紅皮症。

牛皮癬可發生於任何部位,特別常見於經常遭受外壓摩擦的部位如肘膝背側、四肢伸側、骶骨部位附近及頭皮等處,兩側往往多多少少地對稱。

表皮的角質層細胞不能完全成熟,成為角化不全的細胞,細胞束之間有充着空氣的間隙。臨床上所見鱗屑為銀白色雲母狀,就是由於含空氣的角化不全形質層折射光線的緣故。在角化不全形質層內或其下方。常可見到細胞已被破壞的嗜中性粒細胞群。這些成群的白細胞同一些變性的表皮細胞混住一起,成為微小膿腫,稱為門羅微膿腫,是牛皮癬病理特徵之一,但門羅微膿腫也可出現於脂溢性皮炎、連續性肢端皮炎、膿性卡他角化病。

在角化不全的細胞下方,顆粒層細胞很少,或是完全消失。棘細胞層發生細胞間水腫但無水疱形成。在細胞間隙內往往有些零散的形體不完整的白細胞,表皮突因水腫而延長,長度皆差不多。

在真皮內,淺層的血管周圍有細胞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尤其特殊的,乳頭的頂端水腫及脹大而成杵狀,深深地嵌入表皮層而接近皮膚表面的角質層,因此,在臨床上,將鱗屑剝離時,很容易將乳頭露出,並易損傷乳頭的血管而引起小出血,疱性乾癬與連續性肢端皮炎及疱疹樣膿疱病的組織變化相同,皆有海綿狀科戈介 (Kogoj)微膿腫。由於水腫的表皮細胞破裂,細胞壁連成海綿狀,真皮的中性粒細胞遊走到海綿狀疱腔內,成為海綿狀膿腫,也就是科戈介微膿腫,容易出現於表皮的上部。當膿腫隨表皮細胞推進到角質層時,將成為較大的門羅膿腫。其他變化如角化不全、表皮突網嵴延長、真皮淺部有細胞浸潤等變化和尋常牛皮癬的組織變化基本相似。有的嗜中性粒細胞侵入表皮內。

危害

乾癬雖不直接影響生命,但是對身心健康都有直接影響。

乾癬的誘因多為精神因素壓力,由於過度勞累,家庭糾紛,親人亡故,經濟問題等使患者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抑鬱,可引起一系列心理反應,現今飲食高蛋白食物,以及加工食物等,導致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從而促進了乾癬的發生與發展。

誘發因素

感染:尤其是細菌感染,可以誘發或加重乾癬。45%的乾癬患者中可以找到誘發感染。鏈球菌感染,尤其是咽炎是最常見的誘因。牙周膿腫、肛周蜂窩組織炎和膿疱瘡等均可分離到鏈球菌。鏈球菌感染可以引起點滴狀乾癬發病,特別是在兒童及青少年中。也可引起膿疱型乾癬或加重斑塊型乾癬。有時,鼻竇、呼吸道、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感染也可以引起乾癬加重。HIV感染也可以加重乾癬。

早期症狀

乾癬初期好發部位為四肢伸側,其次為軀幹部和頭皮、髮際。最初症狀開始為粟粒大至黃豆大的紅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後皮疹逐漸擴大增多,並可互相融合成片,而呈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盤狀、蠣殼狀等。皮損上覆蓋有很厚的灰白色或灰黃色的鱗屑,一般頭部嚴重多見,頭髮被鱗屑簇集在一起而呈束狀,但不脫髮。鱗屑容易被刮下,刮除鱗屑後,可見露出一層淡紅色半透明地發亮地薄膜。繼續輕刮薄膜,則出現篩狀的小出血點。鱗屑、薄膜、出血點即為牛皮癬最初症狀「三標誌」。

乾癬即乾癬的俗稱。中國醫學稱乾癬為「白疕」,是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的腎臟病。其特徵是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表面覆蓋着銀白色鱗屑。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