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島神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嚴島神社(日語:厳島神社〔嚴島神社〕/いつくしまじんじゃ/イツクシマジンジャ itukushimajinja)一般是指位於日本廣島縣廿日市市境內島嶼 —— 嚴島(舊名宮島)的神社。神社創建於約公元593年,擁有約一千四百年的歷史,為日本國內其他約五百座嚴島神社的總本社。神社主要祭奉宗像三女神(田心姬命、市杵島姬命、湍津姬命),其中嚴島之名即來自市杵島姫命。嚴島神社修築於瀨戶內海海濱的潮間帶上,神社前方立於海中的大型鳥居是被譽為「日本三景」之一,為嚴島境內最知名的地標。嚴島神社的大部分建築結構均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寶,神社亦收藏許多國寶級的文物。神社在1996年時與後方彌山的原始林區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中。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2月20日) |
由於地理位置獨特,加上島嶼秀麗的景致,嚴島自古就被人們認為是女神居住的靈島,因此逐漸成為日本神道信仰的中心。神社的創建至今沒有明確的記載,但一般認為是在推古天皇即位元年(亦即593年),由安藝國的有力豪族佐伯鞍職所建造。有關嚴島神社的正式記載則是在811年(弘仁2年)時,以「安藝國佐伯郡 伊都岐島神社」祭神為「市杵島姬命」收錄於日本史書《延喜式》當中的延喜式神名帳。
在平安時代末期,神社受到平氏一族的崇敬,神社亦開始擁有與現今結構相約的建築規模。1146年(久安2年),平清盛擔任安藝守官後,嚴島神社就成為平氏一族參拜地點。1168年(仁安3年),平清盛開始建造保存至今的社殿。由於平家不久後得勢肇建平氏政權,影響力大增,使嚴島神社的盛名廣播至其他貴族圈,香火鼎盛。許多京都的皇親貴族遠道而來參拜,引進當時的平安文化,嚴島神社漸漸發展出其著名的雅樂表演。平家滅亡後,取而代之的源氏一族仍然給予神社優厚的禮遇,使嚴島神社得以保持昌隆。
日本其後進入戰國時代,長期政局不穩導致嚴島神社逐漸衰敗、荒廢。直至1555年(弘治元年),毛利元就在嚴島之戰(嚴島合戰)中獲勝,將嚴島一帶收歸於自己的領土。在元就的庇護與支持之下,神社恢復昔日香火鼎盛的場面。1587年(天正15年),豐臣秀吉為了供奉在九州征討中陣亡的將士,命令安國寺惠瓊在神社旁的山坡上建造大經堂(讀經所),被後人俗稱為「千疊閣」。
進入江戶時代以後,越來越多民眾前往嚴島旅遊與參拜,稱為「嚴島詣」,神社前的市街(門前町)與周遭地區也因參拜民眾踴躍而帶動發展。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進行神佛分離,大聖院(嚴島神社的別當寺)與大願寺等原本神佛習合時代附設的佛寺自嚴島神社獨立而出。神社於1871年(明治4年)被列入國幣中社,在1911年(明治44年)更被昇格至官幣中社。
由於中央政府與廣島藩的支持及保護,前來神社的香客絡繹不絕。今日的嚴島神社已經是日本國內最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
嚴島神社由創建起,即由創建人佐伯鞍職一族擔任神社主家。雖然一度被藤原氏搶去神社主家,但藤原氏沒落後佐伯一族就重掌神社。
嚴島神社的社殿曾在1207年(承元元年)及1223年(貞應2年)時發生大火。由於屢次火災後的修復的緣故,社殿的建築規模曾經歷數次改變,從一幅弘安時代(1278年~1288年)所繪製的圖中就可以看出社殿的配置與今日不同。今日的嚴島神社的建築配置,在1325年(正中2年)一場颱風後的修繕中大致定下,之後就沒有有大幅度的變動。
另外,由於神社建於海面之上,因此神社容易受到颱風、潮汐、海蝕、海嘯及洪水的破壞。神社的主要建築亦曾受到颱風、潮汐、海蝕及海嘯的嚴重破壞,例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