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31°00′19″N 104°11′50″E

快速預覽 三星堆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三星堆遺址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從上至下,左至右:
青銅面具、青銅戴冠縱目面具、圓頂金面青銅人頭像、金杖青銅大立人像青銅神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四川省廣漢縣
分類古遺址
時代商周
編號3-200
認定時間1988年1月13日
保護歷史
1987年1月16日:第二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關閉

三星堆遺址位於中國四川省廣漢市城西三星堆鎮的鴨子河畔,屬青銅時代文化遺址。由於其古域內有起伏相連的三個黃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之美名。遺址年代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分為四期,第一期為寶墩文化(前蜀,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第二、三期為三星堆文化(古蜀,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400年,同時期的中原時期),第四期為十二橋文化古蜀,主要遺存在金沙遺址,中原為商末周初時期)[1]。1987年1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2]。1988年1月13日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目前三星堆遺址正聯合金沙遺址申請成為世界遺產[4]。三星堆遺址證明了四川在上古時期並非是蠻荒之地,而與黃河流域一樣擁有高度發達的文明。

Remove ads

發掘歷史

三星堆城邑遺址示意圖
青銅人頭,高27 cm,三星堆一號祭祀坑。

1929年春,廣漢縣南興鎮真武村月亮灣的村民燕道誠一家在家門口清理水溝時發現一個長方形的坑道,由石板圍成,坑內放滿了玉石器。燕道誠攜家人把坑內400多件玉器搬回家中,藏於各個角落,並不讓家人將消息外傳。但是,燕道誠終究還是在成都的古玩市場上用並不高昂的價格出售了部分玉器。精明的古董商最終追溯到來源,廣漢月亮灣很快因這批「廣漢玉器」出名。成都著名金石學家龔熙台亦曾從燕家購買了4塊玉器,並寫作一篇《古玉考》發表在成都東方美術專科學校校刊的創刊號上,在廣漢地區掀起挖掘高潮。1931年,時任廣漢福音堂英語Gospel Church, Guanghan牧師的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劍橋大學博士董宜篤非常關注「廣漢玉器」,於是透過當地的駐軍旅長、自己的信徒陶宗伯,向燕家借了五件文物帶到華西協合大學(以下簡稱「華大」),經美籍地質學家戴謙和鑑定為商周遺物。同年6月,戴謙和與董宜篤在陶旅長的協助之下來到月亮灣一帶調查;當燕道誠聽說自己挖出的寶物對研究很重要時,便將家中收藏的一部分器物交給戴謙和帶回華大博物館保管。[5][6][7]

當時的廣漢縣縣長羅雨蒼認為出土的古物應歸國家所有,下令禁止私人挖掘。1934年3月15日,在羅雨蒼的邀請之下,華大博物館館長、文化人類學與考古學教授、美籍浸禮會傳教士葛維漢與副館長林名均教授組建考古發掘隊,在月亮灣進行發掘工作,揭開了中國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持續十多天的第一次正式發掘工作,一共出土文物600多件。之後,葛維漢用英文編寫完成了《漢州發掘簡報》發表於《華西邊疆研究學會雜誌》。在報告中他提到這批器物的年代上限為銅石並用時代,下限大約為公元前1100年。這是歷史上第一份有關三星堆的科學報告。[6]

20世紀50年代成渝鐵路施工時,工人們多次在鐵路沿線挖到大量文物,西南博物館在沿線進行了大規模的文物收集和清理工作。1953年西南博物院院長馮漢驥等人重新提出三星堆一帶有古文化遺產的可能。1956年四川省博物館的王家佑、江甸潮在三星堆-月亮灣一帶進行考古調查。[5]1960年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研究組全面調查了三星堆和月亮灣等地的文化遺存。1970年始,三星堆和月亮灣一帶古遺址搭建起磚瓦工廠,致使大片的古文化遺址遭受破壞。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隊對三星堆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龍山時代和距今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計18座,墓葬4座,出土數百件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數萬片陶片標本。1982年中國國家文物局決定對三星堆進行專款專項考古發掘。

1986年7月,廣漢縣南興鎮第二磚廠的工人在進行挖取磚坯土時,不意間挖斷了一枚疑似古玉環之物,工人遂上承報告給當地的考古隊,而這裏就是三星堆後來定名的一號祭祀坑之處。8月,四川省考古所,在領隊陳德安、副領隊陳顯丹的帶領下,對三星堆進行大規模發掘工作,發現兩座與商代同時期的大型祭祀坑,坑內出土了1,700多件青銅器、玉器、漆器、陶器等,還有80根象牙,4,600多枚當時的貨幣、海貝、銅貝等。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在成都舉行,宣佈在三星堆新發現的3號至8號6座祭祀坑中,出土了古蜀文明的黃金面具、青銅人像、青銅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等500多件重要文物[8]。學者使用碳14對6個坑的73份炭屑樣品進行分析,推斷三星堆4號坑年代屬於商代晚期[9]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3月20日至3月23日連續4天播出《三星堆新發現》大型直播特別節目第一季,在三星堆遺址現場直播文物的發掘與修復工作。[10][11]

同年9月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新聞通氣會,宣佈自5月以來又新發現了包括大型青銅神壇、神樹紋玉琮、最大青銅面具和最大完整金面具等500多件文物。[12][13]9月9日至9月1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播出《三星堆新發現》直播特別節目第二季。[10]

考古人員在三星堆祭祀坑中工作,周圍可見大量象牙

2022年1月31日,三星堆文物現場發佈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舉行,三星堆青銅大面具亮相春晚舞台。[14]

2022年6月13日,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再次發佈。新發現6座祭祀坑的考古發掘工作進入收尾階段,共計出土編號文物近13,000件,其中較完整的3,155件。在7、8號祭祀坑發現龜背形網格狀器、銅神壇、頂尊蛇身銅人像、銅戴象牙立人像、銅豬鼻龍形器等大量造型前所未見的文物。據6座祭祀坑之「碳十四測年」,大多數坑的年代確為晚期,距今約3,200年至3,000年。考古人員在考古大棚周邊還發現一處約86平方米的建築遺蹟與大量小型祭祀坑和建築基址。[15][16][17][18]同年6月14日至16日間,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推出《三星堆新發現》第三季直播節目,直播了龜背形網格狀器、倒立頂尊人像、着裙立人、立鳥神樹樹枝等文物的提取出土。[10][19]

更多資訊 祭祀坑/器物, 銅器 ...
出土文物(截至2022年6月)
祭祀坑/器物 銅器 金器 玉器 石器 陶器 象牙 其它 匯總
K3 764 104 207 88 11 104 15 1,293
K4 21 0 9 0 2 47 0 79
K5 2 19 2 0 0 0 0 23
K6 0 0 2 0 0 0 0 2
K7 383 52 140 1 0 62 68 706
K8 68 368 205 34 0 377 0 1,052
總計 1,238 543 565 123 13 590 83 3,155
關閉
2021年發現的青銅扭頭跪坐人像
青銅鳥腳人像殘部,1986年2號祭祀坑出土。在2022年6月與8號祭祀坑新發現的頂尊蛇身銅人像拼對成功。文物整體被重新命名為鳥足曲身頂尊神像[20][21]
Remove ads

文化分期

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可以根據其考古時的發現分為三星堆遺址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也可以按研究後文化類別分為寶墩文化(約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三星堆文化(約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和十二橋文化(約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650年)。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對於認識三星堆與當地先秦時期青銅文化(距今約5,000多年前至2,700多年前)和新石器文化(距今約7,000多年前至2,000多年前)的關係有着重要作用,也奠定了完善四川古文化發展譜系,確定巴蜀文明形成的基礎。其主要出土的上百件青銅精品,一如青銅立人像年代則在第四期,概括約在公元前1,200-公元前1,000年之間,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安陽殷墟遺址。[22]

1933年至1934年的第一次對月亮灣真武宮遺址和玉石器坑挖掘時,已經有人注意到兩者年代有所不同[23]。1963年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實習進一步的從地層上論證了不同時期的疊壓關係。1980年、1981年第一次發掘時,考古隊員將堆積物分為八層,除去表層土(第1層)、間隙層(第5、7層),剩下的五層被稱為「第一至第五文化層」。其中第四、五文化層(第6、8地層)被劃為第一期,第二、三文化層(第3、4地層)被劃為第二期。第一文化層(第2地層)被劃為第三期。1982年,通過第二次發掘,發掘者提出存在三星堆遺址第四期。至此,三星堆文化分為四期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

Remove ads

三星堆一期文化

標準地層是第一次發掘時的第6層、第8層(第四、五文化層)。1984年西泉坎下層(第4層)和1986年第六次發掘的最下層(第13-16層)等基本與之對應。

出土的陶器陶質主要以泥質灰陶為主,出土陶器中大約65%為此類陶質,又包括了泥質青灰陶和灰白陶。其次是夾砂褐陶,另外還有少量不均勻的泥質橙黃陶。器形比較單調,主要是平地器,但也要少量圈足器,大部分皆難以復原。紋飾主要是繩紋,其次是劃紋,劃紋又包括了平行線劃紋、水波狀劃紋、幾何形劃紋,也有在平行劃紋上再弄出齒狀。另外有少量的錐刺紋和鏤孔裝飾。這一時期陶器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器口壓成鋸齒狀花邊。

這一地層已經出現房屋建築,平面通常呈圓形或方形,採用挖柱洞立柱樁的方法,中間連結以泥牆。有些房屋的面積只有10-12平方米,據推測可能是干欄式的小房子。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鑑定,在第一次發掘時的第六層所採集的標本距今為4,075±100年,樹輪校正後為4,500±150年,高精度校正後為公元前2,590至公元前2,340年。其他的一些主要數據有距今4,170±85年,4,210±80年等[24]

Remove ads

三星堆二期文化

Thumb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鳥頭勺把。鳥頭形勺把是「鳥頭把勺」的一部分

三星堆二期文化的標準地層是第一次發掘時的第3層、第4層(第二、三文化層)。第六次發掘的第11、12層也是典型地層。各次發掘中,此地層均有出現,說明這一期文化在三星堆遺址群中有廣泛的分佈。與第一期文化相比,這一期的文化面貌大有改變。包括特色鮮明的陶器和石器。可以說代表三星堆文化特徵的典型器物群已經出現。其與第三期的區別主要是數量比例和個別品種上的區別。

陶器:陶質變化為主要以夾砂褐陶為主,其次是泥質褐陶。器形比第一期豐富很多,新出現了小平底罐、高柄豆、平底盤等,也出現了少量鳥頭形狀的勺柄。紋飾以粗繩紋和細繩紋為主,新出現了凸弦紋、附加堆紋、網紋等。

石器:包括、鑿、杵和砍砸器,開始出現石壁和石紡車。

建築:房屋單間的平面通常呈長方形或方形,有些數間連接成組,有些房屋牆基內還另有小溝,小溝內再立木樁。

年代:距今約3,990±80年,樹輪校正後為4,390±130年,高精度校正後為公元前2,471至公元前2,209年。其他的一些主要數據有距今約3,525±170年等[25]

Thumb
2021年3號坑發現的金面罩,重約97克,是三星堆最為完整的金面具
Thumb
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大金面具,造型風格與三星堆面具基本一致
Remove ads

三星堆博物館

  • 2021年12月18日下午,三星堆文物保護與修復館正式開館。[26]
    Thumb
    2021年12月18日開館的三星堆文物保護與修復館,為開放式文物修復館,遊客可近距離觀看文物的修復工作。桌上3件2021年新發現的文物從左至右為青銅大面具、青銅尊、頂尊跪坐人像
Remove ads

史學價值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對歷史學的重要意義包括:

  1. 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27]
  2. 學者鞠德源認為,古蜀王國三星堆文明是華夏禮儀制度(包括祭蠶神、躬桑、國儺大典、喪禮、禮器、權杖、玉琮等)傳承再現的典型記錄和實物遺存的最本源的發祥地。[28]
Remove ads

重要文物

Remove ads

研究書目

  • Lothar von Falkenhausen編:《奇異的凸目——西方學者看三星堆》(成都:巴蜀書社,2003)。
  • 西江清高編:《扶桑與若木:日本學者對三星堆文明的新認識》(成都:巴蜀書社,2002)。
  • 饒宗頤:《西南文化創世紀——殷代隴蜀部族地理與三星堆、金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文化影響

2021年3月3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施勁松討論三星堆遺址
  • 2016年起官方投資的三星堆動畫電影《金色面具》(The Golden Mask)開始籌拍,該片採用3D數碼技術,IMAX標準,瞄準國際市場,預計2019年實現全球上映。(現已上映)[29]
  • 2016年10月阿諾·施瓦辛格擔任中國三星堆文化全球宣傳大使,並另籌拍一部以三星堆為主題的科幻片。[30][31]
  • 動畫片《三星堆榮耀覺醒
  • 2019年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角色結界獸,其造型取材自三星堆文物。
  • 電玩遊戲軒轅劍系列中的墨家機關人造型,取材自三星堆銅像。
  • 以三星堆文明為靈感的創意舞蹈《金面》,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32]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於2022年6月14日至16日推出三星堆探索小遊戲《三星堆奇幻之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2023年12月,三星堆與米哈遊原神聯動。[33][34]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