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丁字雙髻鯊又名布氏真雙髻鯊學名Eusphyra blochi),為雙髻鯊科丁字雙髻鯊屬唯一一種。該物種分佈於印度印度尼西亞、澳洲東北部以及南海等海域[1]。丁字雙髻鯊體色為褐色或灰色,身體細瘦,背鰭為鐮刀狀,體長可達186厘米。其頭部十分寬大,為錘狀,最寬可達體長的一半。該形態使該魚感官更為敏銳,但其具體演化來源則尚不清楚。丁字雙髻鯊主要生活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中部和西部,以硬骨魚甲殼類頭足類為食。該魚為胎生物種,一胎會誕下6—25條幼魚不等。其孕期在8至11個月之間,多在2—6月產下幼魚。丁字雙髻鯊對人類基本無害。該魚目前作為食用魚以及魚肝油魚翅的來源而被大量捕撈,IUCN將其評為「瀕危」。

快速預覽 丁字雙髻鯊, 保護狀況 ...
丁字雙髻鯊
Thumb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亞類: 鯊總目 Selachimorpha
目: 真鯊目 Carcharhiniformes
科: 雙髻鯊科 Sphyrnidae
屬: 丁字雙髻鯊屬 Eusphyra
Gill, 1862
種:
丁字雙髻鯊 E. blochi
二名法
Eusphyra blochi
(Cuvier, 1816)
Thumb
異名
  • Sphyrna blochi Cuvier, 1816
  • Zygaena blochii (Cuvier, 1816)
  • Zygaena laticeps Cantor, 1837
  • Zygaena latycephala van Hasselt, 1823
關閉

物種命名

荷蘭魚類學家馬庫斯·艾利舍·布洛赫德語Marcus Élieser Bloch於1785年將一具丁字雙髻鯊標本標註為「錘頭雙髻鯊」(Squalus zygaena[註 1]1817年,法國博物學家喬治·居維葉在他的著作《作為動物自然歷史基礎和比較解剖學入門的動物界組織分類》[註 2]中指出布洛赫的標本並非錘頭雙髻鯊,而是全新的物種。彼時居維葉將其標註為「z. nob. Blochii」,並未給予其二名法學名。5年後,他的同事阿希爾·瓦朗西安納根據另一具標本詳細描述該物種,給予其學名Zygaena Blochii nobis,並將居維葉歸功為該物種的命名人[2][3]

1866年,美國魚類學家西奧多·吉爾將丁字雙髻鯊劃至其新建立的丁字雙髻鯊屬Eusphyra。其屬名是古希臘語「εὐ-」(eu-,好的)和「σφῦρα」(sphûra,錘子)的合成詞,不過彼時學界並不認為此物種應當獨立建屬[4][5]。1948年,亨利·布萊恩特·畢格羅英語Henry Bryant Bigelow威廉·查爾斯·施羅德爾英語William Charles Schroeder二人在著作中再次使用該學名。其廣泛使用則要到萊奧納德·康帕格諾英語Leonard Compagno於1979和1988年的種系研究發表之後。即便如此,目前仍有學者使用原學名[6]

Remove ads

種間關係

傳統的種系發生學觀點認為雙髻鯊祖先類似於如今真鯊科的祖先,其錘狀頭部在演化過程中不斷增大。按其觀點,頭部形狀最為極端的丁字雙髻鯊應當是最晚出現的雙髻鯊。然而,對其同工酶線粒體DNA核DNA英語Nuclear DNA分析給出的結論與傳統觀點恰恰相反,丁字雙髻鯊實際上是雙髻鯊中最為基幹的一種,其頭部的演化反而有不斷縮小的趨勢。此外,該發現亦支援分立丁字雙髻鯊屬以讓雙髻鯊屬成為單系群。從目前的資訊來看,丁字雙髻鯊大概在1500—2000萬年前的中新世與其他雙髻鯊分離[6][7][8]

丁字雙髻鯊

無溝雙髻鯊

錘頭雙髻鯊

路氏雙髻鯊

小眼雙髻鯊

短吻雙髻鯊英語Scoophead

窄頭雙髻鯊

長吻雙髻鯊英語Scalloped bonnethead

根據分子種系發生學證據繪製的雙髻鯊支序圖[7]
Remove ads

外貌描述

Thumb
丁字雙髻鯊的X光圖

丁字雙髻鯊頭部呈錘狀,兩側長而窄,略向後彎曲,前部中間有一道輕微凹陷。此結構名為「頭翼」[9],寬度約是其體長的40—50%。丁字雙髻鯊的鼻孔寬度可達其嘴寬的兩倍,幾乎佔據整個頭翼前端,前端還各有一個小凸起。該魚雙眼位於頭翼末端,長有瞬膜。其嘴較小,呈弧狀,上顎有15—16顆牙齒,下顎則是14顆。此外,其上下顎中間可能會長有一排小牙齒,丁字雙髻鯊牙齒小而圓,唯尖端是鋒利的三角形。丁字雙髻鯊合有鰓裂五對,其中第五對位於第一對背鰭最前端[10][3][11][12]

Thumb
1889年《印度動物志》中的丁字雙髻鯊插圖

丁字雙髻鯊身體細長,呈流線型。其第一對背鰭十分高而窄,形似鐮刀;第二對背鰭則要小得多,最前端約位於臀鰭後三分之一處。該魚臀鰭尺寸約為其第二對背鰭的一半。丁字雙髻鯊胸鰭較小,大概位於其第一對背鰭最前端。其尾柄上半部大於下半部,且上半部末端和根部均有一道凹槽[10][11]。該魚全身均覆蓋有三棱形的鱗片,其鱗片尖端均朝向前方[10]。丁字雙髻鯊最大可長到1.9米[11]

生態與習性

丁字雙髻鯊多於海床上方覓食,其獵物主要為小型硬骨魚,亦會捕食頭足類和甲殼類[10][13]

生命週期

同其他雙髻鯊一樣,丁字雙髻鯊是胎生動物。胚胎會在母魚體內發育,通過胚胎取得養分及代謝廢物。成年雌性丁字雙髻鯊僅有一個功能正常的卵巢,位於其身體右側,但其兩側子宮均功能正常。該魚孕期子宮內部會長出隔層以分隔胚胎。孟買附近海域種群的繁殖季為每年7—8月的季風[14]。在交配前,雄魚會齧咬雌魚以示愛。雌魚每年均會繁殖,其一胎可產下6—25條幼魚,且越大的雌性一般會產下更多的幼魚。在印度水域該魚的孕期為8—9個月,澳大利亞附近水域則是10—11個月[10][13][15]。懷孕的雌性可能會彼此爭鬥[3]

胚胎初始會從卵黃處取得養分,且發育大體上類似其他鯊魚。當胚胎發育至4—4.5厘米時會長出魚鰭和頭翼。長至12—16厘米時,其卵黃中的營養會耗盡,且卵黃囊和子宮壁上會出現褶皺以備之後連結形成胎盤。彼時胚胎已與成魚非常相似,但各器官仍不成熟,也未長出色素。其頭翼向後折起,鰓裂外有長長的鰓絲英語External gill。幼鯊長至20—29厘米時會形成胎盤,彼時還會長出牙齒和鱗片,佈景主題開始着色,其鰓絲也已變小。在長至30厘米時,除去體型外其外貌已十分類似於成年個體[14][15]

在孟買和帕朗格伊佩泰附近海域,雌魚會在每年5—6月誕下幼魚,在馬納爾灣是3—4月,而在澳大利亞北部海域則是2—3月。新生幼魚的尾巴先離開母體,而其頭翼則會一直到完全誕生後才展開,以免阻塞母魚的泄殖腔[13][14][15]。剛誕生的幼魚體長32—47厘米[11]。雄性丁字雙髻鯊在長到1.0—1.1米時性成熟,雌性則是1.1—1.2米[11][15]。其最長壽命至少為21年[16]

Remove ads

寄生蟲

丁字雙髻鯊的寄生蟲包括絛蟲Callitetrarhynchus blochii[17]Heteronybelinia heteromorphi[18]Otobothrium carcharidisO. mugilis[19]Phoreiobothrium puriensis[20]Phyllobothrium blochii[21]線蟲Hysterothylacium ganeshi[22]Pseudanisakis[23]Raphidascaroides blochii[24]Terranova[23]橈腳類Caligus furcisetifer[25]原蟲Eimeria zygaenae[26]

頭翼演化

丁字雙髻鯊的頭翼有助於強化其感官,如該魚雙眼視場可廣至48°,四倍於一般真鯊類,因此其景深感知英語Depth perception能力出色,或有助於其捕獵[27]。其頭翼上極長的鼻孔也使丁字雙髻鯊擁有大量嗅覺受器,便於其感知水中的氣味。一條1米長的丁字雙髻鯊每分鐘可通過嗅覺檢測2300毫升的海水。此外,該頭部結構使其兩側鼻孔距離較遠,利於其尋味定位[28]。最後,這一結構還令丁字雙髻鯊的勞倫氏壺腹側線表面積更大,強化了該魚感受電場的能力[3]。不過,丁字雙髻鯊的頭翼大小過於誇張,並不能同其他雙髻鯊的頭翼一樣提升其機動性[29]

保育情況

丁字雙髻鯊對人類無害。目前其分佈範圍內對該魚的捕撈活動頻繁。其魚肉可直接在市場上出售,肝臟可製成魚肝油,魚鰭可作為魚翅出口至東亞,而下水則可製成魚食[3][10]泰國灣等東南亞水域的捕魚尤為頻繁,加之其賴以生存的紅樹林棲息地被破壞,丁字雙髻鯊的種群在過去三代內下降了至少50%,IUCN將其評為為「瀕危」。然而,澳大利亞北部水域的種群面臨的漁業壓力極小,短時間內無滅絕之虞[1]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