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論
先秦時期,齊人居住於今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河南東北部一帶,其使用的語言被稱為齊語,最早可能成型於商朝,與中原等地發音有別[4],與羌語和藏語等有同源字和使動詞等同源詞彙[2]。孟子記載了楚國貴族子弟學習齊語的典故「一齊眾楚」,證明楚語和齊語之間無法互通[5][6]。
齊語在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其他漢語方言的詞彙,其中動詞最多,名詞和形容詞其次[7]。西漢語言學家揚雄在《方言》中多次提及齊語、魯語和東齊語,林語堂在《西漢方音區域考》中指出應該將齊語和魯語合併為一系,理由是「可由漢儒諸儒每言齊語一事而知,《方言》單言齊者共十四次」;東齊語自成一系,理由是「其東齊海岱之間又自成一系,與其最近者惟魯一地」、「《方言》記東齊語多於齊語,蓋言東齊凡七十三次,而不雜入他地者五十次,其自為一特殊方言自不待」[8]。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戰爭和移民等因素的作用下,齊語與周邊地區的吳語和東夷語等語言之間進行了相互接觸滲透,出現「南染吳越,北雜夷虜」的現象[9]。唐朝歷史學家顏師古在《刊謬正俗》裏將齊語列為「天下四大方言」之一[3]。明朝理學家湛若水在《九思九歌·其三》中提及齊語[10]。近代,齊語逐漸形成冀魯官話,東齊語逐漸形成膠遼官話[1]。
特徵
齊語聲母系統具有諸多特色音值,其中,群母、匣母、澄母、崇母、船母、禪母、定母和並母為濁不送氣音,知母、莊母、章母和見母為同一音位(軟齶音和閉元音組合演變為舌背塞音),邪母、以母和定母(與邪母和以母有諧聲關係)為同一音位,日母和精母有兒化現象[1]。此外,齊語存在複輔音,同發音部位聲母之間有清音和濁音交替與送氣和不送氣交替等混用情況,不同發音部位聲母之間有塞音鼻化即塞音和同部位鼻音交替與舌音和齒音交替等混用情況[3]。
齊語韻母系統的特點為:存在入聲[1],止攝的之韻、支韻、脂韻和微韻混用,部分效攝的歌韻三等字與支韻和脂韻簡併,臻攝的真韻、文韻和山攝的元韻混用,梗攝的耕韻定位元音韻尾軟齶鼻音前移演變為齒齦鼻音併入真韻和元韻,部分流音韻尾演變為鼻音韻尾,部分流音韻尾脫落,出現「殷」讀作「衣」等現象[3]。
齊語的用詞與中原上古漢語和現代漢語均有明顯差異,如「突然」一意在齊語中作「詐」,在中原上古漢語中作「卒」,在現代漢語中常作「猝」[11]。
影響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