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機械化集群是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的一種戰術戰役兵團建制。通常是由騎兵軍與機械化軍(或坦克軍)臨時編組而成。兵力與裝備略大於德軍的裝甲師。騎兵機械化集群司令總是由騎兵軍軍長擔任。騎兵機械化集群通常以集群司令的姓氏命名,如「普利耶夫騎兵機械化集群」。[1]
其作戰使用通常是方面軍進攻戰役開始後,步兵部隊進攻敵軍戰術防禦地幅、打開戰役突破口,然後投入騎兵機械化集群,插入敵軍戰役後方,大縱深突擊,以隔斷敵軍後方交通線、迂迴合圍敵軍有生力量集團、搶佔交通樞紐或其它要地。蘇軍騎兵通常下馬之後投入戰鬥,僅當面對完全潰散的敵軍時,才可能在編制內坦克掩護下騎馬衝擊。[2]
戰後,蘇軍的騎兵軍、機械化軍一般都改編為摩托化步兵師。
歷史
- 基里先科騎兵機械化集群/普利耶夫騎兵機械化集群:1943年10月的梅利托波爾進攻戰役中,烏克蘭第三方面軍近衛庫班騎兵第4軍軍長尼古拉·雅科夫列維奇·基里先科中將與坦克第19軍、航空兵合編成騎兵機械化集群,從梅利托波爾南郊發起攻勢。1943年11月4日在彼列科普突破時進攻遲緩基里先科被撤職,由伊薩·亞歷山德羅維奇·普利耶夫繼任軍長兼騎兵機械化集群司令。1944年3月6日開始別列茲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進攻戰役,烏克蘭第三方面軍以近衛騎兵第4軍與近衛機械化第4軍(有100輛坦克、23門自走炮)編成「普利耶夫騎兵機械化集群」。1944年6月普利耶夫騎兵機械化集群轉隸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參加白俄羅斯會戰。1944年10月3日調任烏克蘭第二方面軍任騎兵機械化集群司令,編成內轄近衛庫班騎兵第4軍、近衛騎兵第6軍、機械化第7軍,任務是在德布勒森進攻戰役中深遠突擊敵後。此後參加了布達佩斯戰役、布拉格進攻戰役。
- 奧利科夫斯基騎兵機械化集群:近衛機械化第3軍和近衛騎兵第3軍組成,隸屬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
- 騎兵機械化集群:近衛騎兵第2軍與坦克第11軍於1944年7月23日組成
- 巴拉諾夫騎兵機械化集群(坦克第25軍和近衛騎兵第1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
- 索科洛夫騎兵機械化集群(坦克第31軍和近衛騎兵第6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
- 格爾什科夫騎兵機械化集群(近衛騎兵第5軍和坦克第23軍):烏克蘭第二方面軍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