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Coumarin),學名苯並-吡喃酮,可以看做是順式鄰羥基肉桂酸的內酯,它是一大類存在於植物界中的香豆素類化合物的母核。
香豆素 | |
---|---|
IUPAC名 2H-chromen-2-one | |
英文名 | Coumarin |
別名 | 香豆精;氧雜萘鄰酮 |
識別 | |
CAS號 | 91-64-5 |
PubChem | 323 |
ChemSpider | 13848793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ZYGHJZDHTFUPRJ-UHFFFAOYAC |
EINECS | 202-086-7 |
ChEBI | 28794 |
RTECS | GN4200000 |
DrugBank | DB04665 |
KEGG | D07751 |
性質 | |
化學式 | C9H6O2 |
摩爾質量 | 146.143 g·mol⁻¹ |
密度 | 0.935 g/cm³ (20 °C) |
熔點 | 68−71 °C |
沸點 | 298−302 °C |
溶解性(水) | 1.7 g/L (20 °C) |
蒸氣壓 | 1.3 hPa (106 °C) |
危險性 | |
歐盟危險性符號 | |
警示術語 | R:R22 |
致死量或濃度: | |
LD50(中位劑量)
|
293 mg/kg (大鼠經口)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人體每日耐受攝入量為0.1 mg/kg,超過可能有副作用。動物實驗發現長期攝取過量,可能有肝腎毒性及潛在致癌可能[1]。
物理性質
香豆素為無色或白色結晶或晶體粉末,有類似香草精的愉快香味。存在於零陵香豆、薰衣草油等中。難溶於冷水,能溶於沸水,易溶於甲醇、乙醇、乙醚、氯仿、石油醚、油類。有揮發性,能隨水蒸氣蒸餾並能升華。
熒光是香豆素一個特有的物理性質,在紫外光下,常顯藍色熒光。通過熒光人們很易辨認出它們的存在。在C-7位引入羥基後,可使熒光加強,即使在可見光下,也能觀察到熒光。
化學性質
香豆素在熱稀鹼液中加熱時,其內酯環可緩慢水解開裂,生成順式鄰羥基肉桂酸鹽而溶解成一黃色溶液。若酸化,生成的順式鄰羥基肉桂酸極不穩定,再環化可重新生成香豆素;若長時間放置在鹼液中,則順式鹽轉化為反式鄰羥基肉桂酸,此時再酸化,得到穩定的反式鄰羥基肉桂酸,不會再發生內酯化。
香豆素硝化、磺化和發生傅-克反應都在C-6位上進行;氯甲基化發生在C-3位上;Michael加成則發生在C-4位上。室溫下香豆素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作用,可得到在C-3和C-4雙鍵上加成生成的二溴化物。在鈀碳催化下,該雙鍵亦可加氫。
歷史
香豆素最早由Vogel於1820年從圭亞那的零陵香豆,即黃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中獲得。香豆素的英文名稱「Coumarin」源於零陵香豆的加勒比詞「coumarou」。
製取
香豆素的合成關鍵是形成吡喃酮環。吡喃酮環的經典合成反應主要是Perkin反應和Pechmann反應。
1、Perkin反應:鄰羥基苯甲醛(水楊醛)與乙酸酐和無水乙酸鈉在180℃共熱而製得香豆素。
2、Pechmann反應:苯酚與-酮酸類化合物如乙酰乙酸乙酯在濃硫酸存在下縮合,得到香豆素。
應用
香豆素是一種重要的香料,常用作定香劑、脫臭劑,配製香水和香料,也用作飲料、食品、香煙、塑料製品、橡膠製品等的增香劑。醫藥上加入藥劑中作為矯味劑。目前經動物實驗,被證實具有小鼠致癌性[2],因此有些國家因此訂定攝取的安全劑量。齧齒動物會將香豆素代謝為3,4-環氧香豆素,這種代謝產物可引發內出血因而造成死亡。但是香豆素在不同物種間的代謝途徑不同,人類則是將香豆素代謝成毒性較低的7-羥基香豆素,這種代謝物僅僅是可能造成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肝功能受損[3],因此香豆素對人類的毒性較低。動物實驗確實發現長期服用香豆素會引發齧齒動物之癌症[2],不過人體試驗目前則無相關報導,反倒是能抑制某些癌細胞的增殖。[4]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