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鈿(拼音:diàn 注音: ㄉㄧㄢˋ )[註 1]、又稱花子面花,是中國傳統妝飾,施於額頭、眉心、兩鬢,即花鈿妝

Quick Facts 繁體字, 簡化字 ...
花鈿
Thumb
臉上飾有花鈿的五代供養人
繁體字 花鈿
簡化字 花钿
Close

花鈿由金、銀、貝、紙或其他材料雕鏤、裁剪成薄片,有花、鳥、蝴蝶等各種形狀。顏色則以紅、黃、綠為多。與此類似的面靨妝靨則是由胭脂塗成。但兩者有時會混用,指於面上繪上圖案的面妝,以材料和顏色不同而又有別稱,如金箔製作的為金鈿,翠綠色羽毛製作的為翠鈿,黃色材料製成的則為花黃。粘花的主要材料是呵膠魚鰾膠[2][1]

歷史發展

Thumb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中女子額上繪有V字形花鈿

先秦時期,婦女在臉上黏貼飾物或描繪裝飾圖案的風俗,即後世所稱之花鈿妝[3]。這種化妝方式在西周已經出現,初期稱為點的[4]。長沙戰國楚墓中的彩繪女俑臉上就點有梯形狀的三排圓點,河南信陽出土的楚墓彩繪木俑的眼皮之上也繪有圓點,是早期花子的基本形狀[5]

漢代時這種在臉上繪畫圖案面妝很很流行,湖北江陵漢墓就出土了繪有圓點妝飾的木俑,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出土的漢代女俑也有施於眉額中間的圓形妝飾。這類妝飾於魏晉南北朝仍然可見,據晉人王嘉的《拾遺記》所載,東吳廢太子孫和有一次誤傷寵妾鄧夫人之臉頰,太醫說要以白、雜琥珀屑所製之藥膏塗抹,但找不到白獺髓,就用白獺骨代替。但藥膏的琥珀太多,使鄧夫人臉上留下赤點,卻顯得她更美麗。於是欲受寵之嬪御、婢妾紛紛仿效,成為一時風尚[6][7]。武昌蓮溪寺東吳永安五年墓出土的女陶俑則有圓形施於眉額正中[8][9]。魏晉南北朝時花子的形狀豐富起來,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中婦女及兒童的額頭上都繪有卷草形圖樣,鬢角處繪豎線形圖樣[4]

漢代劉熙釋名》所言,以紅色顏料點在面上稱為,本來是天子諸侯之妾在月經來潮時表示不能進御的一種標識,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一種妝飾[10]湖北江陵漢墓就出土了繪有「的」妝飾的木[11]

隋代,不但婦女會在臉上貼花子,連男性文官也會貼五色花子。無論如何,花鈿在隋唐已經是常見的女性妝容[12][1]:13。唐至五代十國是花子的全盛時期,《中國歷代婦女妝飾》,唐朝女子化妝順序為「一敷鉛粉,二抹敷脂,三塗鵝黃, 四畫黛眉,五點口脂,六描面靨,七貼花鈿[1]:4。在民間也很流行,李復言的《續玄怪錄·定婚店》裏的韋固的妻子就以花鈿遮掩額上的傷疤[13][1]。隨着花子的盛行,唐至五代十國出現很多不同材質、形狀的花子,唐代墓室壁畫中的女性不少都以花子妝飾臉部。晚唐時更發展至鼎盛,並延續至五代,敦煌壁畫中的晚唐至五代貴族婦女供養人畫像就有不少是滿面花子。五代十國的詩詞也有不少描述到婦女臉上的花子,如顧夐的《荷葉杯》有「小髻簇花鈿,腰如細柳臉如蓮。」,後蜀歐陽炯《女冠子》詞曰「薄妝桃臉,滿面縱橫花靨」[1]:13

宋朝歷代皇后翟衣像上仍然可以看到花鈿的蹤跡:14[14]:500淳化年間出現了黑光紙剪成的團靨和魚腮骨做成的「魚媚子」,貴婦則用珍珠作裝飾,即「珍珠花鈿妝」:14。到南宋時因為社會風氣趨於保守而漸漸衰落:15元代婦女雖然仍有用花子飾面,但一般只在額部中央裝飾一個極簡單的花靨,不再是滿面花靨[15]

明代婦女在重大場合或節慶之日仍有裝飾花靨,稱為面花,《明史·輿服二》載永樂三年定皇后禮服包括珠翠面花,即以珍珠點翠製成的面花,一套五件[16],一件貼於額部,另兩件分別貼於兩靨,兩件分別貼於左右眉梢末端近髮際處。《金瓶梅》第三十二回就提到李桂姐臉上貼著三個翠面花兒,翠面花兒就是點翠面花 [17]。其中貼於兩眉間的面花又稱為眉間俏[14]:362清代以後,婦女面飾花靨絕跡,只見於小孩眉心所點的小紅點,具有辟邪之意[15]。近年漢服逐漸回歸人們視野,一些人穿着漢服時會在以花鈿妝飾臉部[18]

由來

中國女性化面妝的習俗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而花鈿本身的起源則較為複雜,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同記載[1]。現代考古發現又與文獻記載有所出入。

《中華古今注》說花鈿由秦始皇發明,他命令宮人貼五色花子。至東晉時有童謠說織女死後,人們貼草油花子為織女守孝。到北周時,宮人出席宴會貼五色雲母花子,侍奉主人時則貼奉勝花子作桃花妝[19][2][1]

一說起源於南朝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劉興弟,按《太平御覽》及《事物紀原》引《雜五行書》的相關記載,壽陽公主在某年的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一朵梅花落在公主額上,留下五辮花印,拂之不去。三日後才洗去。宮女覺得奇異,紛紛仿效,即梅花妝:「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2][1],這說法也不見於正史[11]

還有一種說法指是起源於武周時期女官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原為唐中宗昭容武則天稱帝後,上官婉兒輔助政務,而她因激怒了武則天而被黥面(《北戶錄》則指是以刀刻面[20]),後來為了掩蓋痕跡而貼花。而在唐代宗大曆之前,不少士大夫妻子妒悍,婢妾因小事觸怒她們就被印面,這些婢妾就以形狀不同的點來遮蓋痕跡,有月點、錢點等[21]

亦有研究者主張花鈿是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可能源自佛像兩眉間的白毫,因為佛教傳入而影響到婦女化妝,例如湖北省武昌蓮溪寺東吳永安五年墓出土陶以及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出土的漢代女俑,額中所飾圓點與白毫相似,然而並沒有實質史料證明兩者關係,此說尚不能肯定[2][11]。而在哈薩克阿斯塔納出土的十六國紙本繪畫以及印度北部古健馱邏國地區出土的貴霜王朝石雕像的裝飾與中國同時期的花鈿面飾相似,花鈿可能是受到中亞印度文化的影響[22][23][24]。亦有指華夏的面花有可能是源於受匈奴紋面圖案影響[24]:60

還有學者認為花鈿妝源於上古繪面習俗,為原始圖騰崇拜的遺風。不少文化當中皆有過在臉上特定位置繪上裝飾圖案的習俗,這些圖案都是有規則地排列,而花鈿妝的妝飾位置也和此類繪面相似,故此有學者認為花鈿妝與繪面有一定關係[2]:66。考古發現湖南長沙小吳門戰國楚墓中的彩繪女俑臉上呈梯形狀的三排圓點,以及河南信陽出土的楚墓彩繪木俑的眼皮之的圓點是花鈿的雛形,所以花鈿的起源至少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25][26][27]

類型

花鈿按照裝飾部位、形狀、顏色、材質有不同的名稱,因此名稱繁多。還有稱謂如花子面花點的等。

部位

花鈿本指飾於額上之面花,後來變成統稱。飾於兩頰的稱為面靨靨鈿。飾於眉尾至兩鬢間太陽穴位置的長型面花稱為斜紅。晚唐起花鈿妝流行貼到面上多處,稱為滿面花子,敦煌壁畫中的就有不少滿面花子的供養人形象。

Thumb
初唐額上妝飾花鈿的仕女

形狀

花鈿妝所用的圖案多種多樣,有抽象、具象的圖形,複雜多變。有形、杏核形、銅錢形、花卉形、飛鶴形、蝴蝶形、蜻蜓形、菱形形、形、三葉形、形、露珠形、角形、雉鳥形、魚鱗形、元寶形、扇面形、形、月牙形、卷草形、豎線形等不同形狀。或為點畫,或為剪貼,疏密相間, 勻稱得當[2]:66—68[11]:94—96[1]:18[27]:174

最簡單、最基本的花子是圓點形,早在西周時期即已出現,稱為點的[4]。中國在唐代之前常見黃豆大小之點的[11]:94,有些是多個點的組合成圖案,例如長沙戰國楚墓中的彩繪女俑臉上之點的是組成梯形狀的三排,河南信陽出土的楚墓彩繪木俑的眼皮之上也繪有圓點,[1][26]。唐代的《宮樂圖》、五代《簪花仕女圖》中的女性也在兩眉之間飾有圓點[1]:18高句麗古墳韓語고구려의 고분壁畫中也常見圓形花子,例如水山里古墳壁畫中的女主人的左側臉上的紅圓形[27]:173—174,東岩里壁畫墳貴婦面上的圓點、雙楹塚壁畫侍女、長川一號墳的舞妓和樂妓兩眉之間的紅圓點等[28]:173—174。由高麗王朝至現代的花鈿妝也是以圓形圖案為最常見。

Thumb
北宋仁懷皇后朱氏的翟衣像,臉上貼有珍珠鈿妝

隨着花鈿妝的發展,花子出現了繁多的形狀,不少是自然界事物如星、月、花、草等形狀,也有一些抽象圖案[2]:66—68。中國在魏晉時期的花子形狀經已豐富起來,如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中婦女及兒童的額頭上有卷草形圖案,鬢角處則有豎線形圖樣[4]。到了唐代,妝靨之風愈演愈烈,圖案日趨複雜[11]:94。晉謝朓《美女篇》「約黃能效月,裁金巧作星」與北周庾信《鏡賦》云:「靨上星稀,黃中月落」等都是指婦女面上星形和月形的花鈿妝雜[11]:95。花卉形的花子也很常見,有些是以圓點組成花形,也有些是以數片花辮形組成花朵,其中梅花妝就是梅花形的花鈿妝。有些特定圖案的花子也有特定的名稱,如星星形的面靨稱為星靨,杏核形的面靨稱為杏靨,銅錢形的花子稱為錢點等。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各種絹畫、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女供養人的花鈿,大都為紅色。綠色的翠鈿即杜牧詩「春陰撲翠鈿」、溫庭筠詞「眉間翠鈿深」所詠。宋徽宗摹張萱《搗練圖》中婦女的花鈿,是綠色的。黃色的如溫庭筠詞「撲蕊添黃子」、成彥雄詞「鵝黃翦出小花鈿」所描述。有些特定圖案的花子也有特定的名稱,如星星形的面靨稱為星靨,杏核形的面靨稱為杏靨,銅錢形的花子稱為錢點等。

漢字文化圈

日本

Thumb
京都府京都市時代祭中作奈良時代宮廷女性打扮演員的花鈿妝

日本飛鳥時代奈良時代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國,把隋唐文化帶到日本,包括服飾及化妝。雖然日本之前已經有化妝文化,但之前的化妝是以辟邪為目的,從隋唐傳入當地的化妝術和化妝品後,日本人才開始以美為目的之化妝。當時日本宮廷女性如皇族女官等亦模仿隋唐唐性化妝,以花鈿、靨鈿妝飾臉部。正倉院鳥下立女屏風就繪著臉飾鮮綠色花鈿與黑色靨鈿的仕女[29]:6[30][31][32][33][34]。當時宮中女性穿着朝服時都會以花鈿、靨鈿妝飾[35]。這種化妝方式一直流行至平安時代初期的宮廷[36],至中期發展出國風文化,帶有唐風的花子妝也漸趨衰落[29]:7[34]。此後只有一些特殊祭典中如平城京天平祭時代祭等需要扮演飛鳥、奈良時代至平安初期女性時才會化花鈿妝。

朝鮮

Thumb
穿上朝鮮傳統婚服圓衫、頭戴花冠韓語Hwagwan,額頭、兩頰貼上臙脂點的韓國新娘

朝鮮的面花稱為胭脂點(연지곤지),由中國傳入[37]:110。在朝鮮三國時期,朝鮮從中國傳入化妝術。東岩里壁畫墳(동암리벽화분)的貴婦、雙楹塚韓語쌍영총壁畫侍女、長川一號墳的舞妓樂妓面上也有花子[28]:5—6。 到了朝鮮王朝,婚禮中的新娘都會在額頭、兩頰妝飾面花,直至現在的朝鮮傳統婚禮中仍然可見[37]:107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