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壳斗科的一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剛櫟節(學名:sect. Cyclobalanopsis)為殼斗科的一個節,前稱椆屬或青岡屬(Cyclobalanopsis Oerst., 1866),共有150種。
在植物分類學(型態分類)上常與櫟屬(Quercus)混用或與麻櫟節(sect. Cerris)一同置於麻櫟亞屬(subg. Cerris)之下,在特徵上兩者最大區別是本節大多為常綠喬木,麻櫟節則多數為落葉喬木,但以APG分類法來看則可將本節的同心環視為特化器官,若以族群分佈狀況來分別,青剛櫟節主要分佈於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而麻櫟節分佈主要於北半球之歐洲、北美洲溫帶地區,在中國及台灣 的學界曾將本節獨立出來為一個屬別,但是目前已被置於櫟屬麻櫟亞屬下 [1] [2]。
節名Cyclobalanopsis由屬名Cyclobalanus和opsis(模樣)的合成詞,指此節和Cyclobalanus屬(即石櫟屬)相似。
常綠喬木,稀灌木,樹高在10~40公尺之間,樹皮通常較為光滑,葉為螺旋狀互生,葉緣通常有鋸齒,有羽狀葉脈,雌雄同株,雄花花絮為類似楊柳下垂枝條的葇荑花序;雌花常為散生或簇生花絮,果時發育成熟後,外為總苞稱為殼斗,通常內含一個堅果,為當年成熟或翌年成熟型,形狀為圓形近橢圓形,頂端有突狀物,具肉質子葉,內富含澱粉,發芽時子葉不出土。
該屬木材為輻射孔材,常見木材顏色為紅褐色、黃褐色或灰白色,木材密度大、質地堅硬,可作為建築樑柱、工具握柄、鐵路枕木等用材,樹皮富含單寧,可提煉作為鞣皮或染料,另堅果富含澱粉,可作飼料、釀酒等用途[2]。
青剛櫟節的現代分佈中心位於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北部,以及中國雲南、廣西、廣東西南等地。並由此向四周擴散,向南到達印尼蘇門答臘、爪哇島、加里曼丹及峇里島,且不越過華萊士線;向東到達台灣、朝鮮半島、日本本州北緯36度地區;向北到達遼寧、撫順一帶;向西則沿着當時的古地中海沿岸在漸新世時擴散到歐洲。
上新世後期,因為全球性氣溫下降,整體氣候帶南移,也使得熱帶植物跟着南移,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北界退至今日秦嶺、淮河一線;加上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古地中海的消失,使沿岸氣候變得乾燥,也是青剛櫟節分佈西界退回亞洲的原因[3]。
中國境內有77種及3變種,分佈於秦嶺、淮河流域及華南、雲南地區,在台灣則有12種及3變種,分佈地遍及全島。
以下列出較為常見的30餘種。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