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戰鬥機
1990年代到2020年代的一系列战斗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五代戰鬥機(英語:Fifth-generation jet fighter)是目前世界現役最先進的一代戰鬥機。第五代戰鬥機在科技上與前一代最大的差異就是低可偵測性技術的全方位運用。第五代噴射戰鬥機的確切特徵是有爭議且含糊不清的,但最早研製第五代戰鬥機的洛歇·馬丁公司將第五代戰鬥機定義為「在即使攜帶導彈的情況下也能全方位隱身、擁有低攔截概率雷達(英語:LPIR)、高效能機身、先進的航空電子裝置,以及高度整合的電腦系統,能夠與戰場上的其他單位聯網以了解情況」的戰鬥機(另有一說為俄羅斯的五超標準:即超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超視距、及超資訊化)[1][2],其中不包括美國空軍在1981年對ATF要求的超音速巡航能力[3]。目前已經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包括美國洛歇·馬丁公司生產的F-22猛禽戰鬥機、F-35閃電II戰鬥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生產的殲-20戰鬥機、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生產的殲-35戰鬥機和俄羅斯蘇霍伊航空集團生產的Su-57戰鬥機[2][4][5][6][7]。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2月18日) |

發展
上一代匿蹤飛機,如B-2幽靈轟炸機和F-117夜鷹戰鬥機,由於缺乏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和低截獲概率雷達數據鏈路(LPI),僅限於攻擊地面目標。因為使用雷達鎖定其他飛機會暴露自己。[8]
1980年代末,蘇聯提出研製下一代戰機以取代服役中的第四代戰鬥機——米格-29和Su-27的需求。2002年,蘇霍伊帶領設計新型飛機,作為美國F-22和F-35的直接競爭對手。2010年1月29日,Su-57戰鬥機進行了首次試飛。[9][10] 2021年7月的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上,展示了一架Su-75的模型機。
1990年代後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第5代戰鬥機計劃得到西方情報的來源確認。200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何為榮將軍曾預期殲-20將在2017到2019年間投入使用。[11]2011年1月11日,殲-20進行了首次試飛。[12][13][14]2016年11月兩架殲-20戰機在珠海航空展中亮相,證實殲-20已進入服役階段。該國的FC-31,是瀋陽飛機公司正在研製中的雙發單座中型第5代戰鬥機,於2012年10月31日完成首次飛行測試,其外觀具有典型的匿蹤戰機特徵,因為採用雙前輪起落架,所以有猜測極有可能衍生出可以用於該國航空母艦上的艦載型。2024年珠海航展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首次展出「中型隱身多用途戰鬥機殲-35A」[15],意味着該國成為自美國裝備F-22和F-35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同時在役兩款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16]。
主流機型
現役戰機效能
戰鬥機 | 國家 | 首飛 時間 |
建造 數量 |
均價 美元 |
長度 米 |
翼展 米 |
翼面積 米2 |
空重 | 滿載重 | 最大 起飛重 |
匿蹤 效能 |
---|---|---|---|---|---|---|---|---|---|---|---|
殲-20 | ![]() |
2011年1月 | >200 | 1.1億 | 21.2 | 13.01 | 73.00 | 17,000 kg | 25,000 kg | 37,000 kg | 0.0003-0.05[19] |
F-22猛禽 | ![]() |
1997年9月 | 195 | 1.5億 | 18.92 | 13.56 | 78.04 | 19,700 kg | 29,410 kg | 38,000 kg | 0.0001[20][21] |
F-35閃電II | ![]() |
2006年12月 | 990 | 9,440萬 | 15.61 | 10.70 | 42.70 | 13,300 kg | 22,470 kg | 31,800 kg | 0.005-0.3[22][21] |
Su-57 | ![]() |
2010年1月 | 21 | 4,500萬 | 20.10 | 14.10 | 78.80 | 18,500 kg | 29,270 kg | 35,000 kg | 0.1-0.5[23][24] |
戰鬥機 | 國家 | 最大速度 km/h |
巡航速度 km/h |
最大航程 km |
升限 m |
爬升速度 | 發動機數 | 最大推力 | 推重比 | 向量推進 |
---|---|---|---|---|---|---|---|---|---|---|
殲-20 | ![]() |
2,126 | ≥1,600 | 5,500 | 20,000 | 304 m/s | 2 | 284.4 kN | 1.00 | 沒有 |
F-22 猛禽 | ![]() |
2,414 | 1,963 | 3,220 | 20,000 | 350 m/s | 2 | 312 kN | 1.08 | 2D |
F-35閃電II | ![]() |
1,960 | 1,225 | 2,800 | 18,288 | 203 m/s | 1 | 191 kN | 0.87 | 沒有 |
Su-57 | ![]() |
2,120 | 1,710 | 3,500 | 20,000 | 350 m/s | 2 | 284.4 kN | 0.99 | 3D |
戰鬥機 | 國家 | 內部 掛載點 |
外部 掛載點 |
最大攜 彈數 |
前置 X波段雷達 |
後置 X波段雷達 |
L波段 雷達 |
雷達 探測範圍 |
LPI 雷達 |
---|---|---|---|---|---|---|---|---|---|
殲-20 | ![]() |
8(摺疊彈翼後主彈艙可掛載6枚PL-15,兩邊側彈艙可分別掛載1枚格鬥彈。) | 4 | 12 | 有 | - | - | ~240 km | 有 |
F-22 猛禽 | ![]() |
8 | 4 | 12 | 有 | - | - | 240 km | 有 |
F-35閃電II | ![]() |
F-35A/C:4/6(使用Sidekick掛架6,截止2024年底尚未有該掛架實圖被曝光) F-35B:4 |
6 | 10[25] 12 |
有 | - | - | ~200 km | 有 |
Su-57 | ![]() |
6 | 6 | 12 | 有 | 有 | 有 | 180-190 km | 有 |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