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2′14″N 106°26′48″E
Quick Facts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校訓 ...
Close
此條目介紹的是1975年-2017年存在的第三軍醫大學(原第七軍醫大學)。關於1948年-1954年存在的第三軍醫大學,請見「
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簡稱陸軍軍醫大學,對外又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本部位於重慶市,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是醫學教育高校[1][2]。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軍醫大學
- 1941年,建立太岳軍區衛生部衛生教導隊。
- 1944年,更名太岳軍區衛生部看護訓練班。
- 1946年,更名晉冀魯豫軍區太岳衛生學校(即太岳軍區衛生學校)[3]。
- 1948年,更名中原軍區四縱隊衛生學校。
- 1949年,中原大學醫學院分出,在南京改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1][3][4] 。
- 1950年3月1日,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全校1259人自南京出發,於1950年4月29日抵達重慶,進駐沙坪垻區覃家崗原中正中學校址,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衛生部醫科大學。1950年5月至1951年5月,西南軍區衛生部醫科大學曾同時稱西南醫科大學。1950年5月3日,西南軍政委員會下發《批覆籌設西南醫科大學方針草案》,同意籌設西南醫科大學,校址設重慶覃家崗[3][5] 。
- 1951年5月,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醫學院(西南軍醫學院)[3][5] 。
- 1951年10月,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學院[3][4][5] 。
- 1952年10月,中央軍委命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軍醫大學[3][4]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醫大學
- 1937年7月,國立中正醫學院在江西南昌成立,首任院長是王子玕。抗日戰爭爆發後,學院先後遷至江西吉安、永新,雲南昆明,貴州鎮寧,江西泰和、永新、南康,福建長汀等地。1946年遷返江西南昌原院址。1949年5月南昌解放後,國立中正醫學院不久被軍管會接管,1949年8月更名為南昌醫學院[1][4][6] 。
- 1946年,創建松江軍區醫學院。1947年,創建合江地區衛生學校。1949年,松江軍區醫學院、合江地區衛生學校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衛生學校。1949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1]。
- 1949年10月,南昌醫學院、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在南昌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中醫學院,隸屬華中軍區[3][4][6] 。
- 1950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醫學院,隸屬中南軍區[3][4][6] 。
- 1951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學院[3][4][6] 。
- 1952年8月,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醫大學[3][4][6] 。
- 1954年3月,第六軍醫大學遷離南昌,其教學醫院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三醫院,先後隸屬江西省軍區和第八軍醫學校。1958年8月,第八軍醫學校與江西醫學院合併(後演變為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第一七三醫院改為江西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6]。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 1954年9月,第六軍醫大學、第七軍醫大學合併成立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軍醫大學[1][3][4] 。
- 1965年,野戰外科研究所併入第七軍醫大學。
- 1969年秋,調駐上海[1][4]。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 校長
- 王子玕(1937年7月—1949年9月,國立中正醫學院院長)[9]
- 塗通今(1949年10月—1952年,南昌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華中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第四軍醫院院長)[9]
- 申涵(1953年—195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醫大學校長)[9]
|
- 政治委員
- 劉釗(1949年10月—1954年4月,南昌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華中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第四軍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醫大學政治委員)[9]
|
- 校長
- 譚壯(1948年—1949年,中原軍區四縱隊衛生學校校長、中原大學醫學院院長;1949年—1951年,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西南軍區衛生部醫科大學副校長主持工作)[5]
- 祁開仁 少將(1951年5月—1970年3月,西南軍區醫學院、第二軍醫學院院長,第七軍醫大學校長)[10][4]
- 羅亨洲(1970年3月—1977年10月,第七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校長)[4]
- 鐘有煌(1977年10月—1983年12月,第三軍醫大學校長)[4][11]
- 楊立璇(1983年12月—1986年11月,第三軍醫大學校長)[4]
- 程天民(1986年11月—1988年8月,第三軍醫大學校長)[4]
- 李士友 少將(1988年8月—1992年8月,第三軍醫大學校長)[4]
- 李薈元 少將(1992年8月—1996年,第三軍醫大學校長)[4][12]
- 王謙 少將(1996年3月—2002年1月,第三軍醫大學校長)[13]
- 吳燦 少將(2002年1月—2007年,第三軍醫大學校長)[14]
- 王登高 少將(2007年—2010年,第三軍醫大學校長)[15]
- 羅長坤 少將(2010年9月—2016年8月,第三軍醫大學校長)[16]
- 王雲貴 少將(2016年8月—2017年,第三軍醫大學校長)[16]
- 副校長
|
- 政治委員
- 曾明(1949年—1950年,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副政治委員主持工作)[5]
- 張永華(1950年—1952年,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西南軍區衛生部醫科大學副政治委員主持工作)
- 朱斌(1952年—1954年,第七軍醫大學副政治委員主持工作)[17]
- 康立澤 大校(1954年8月—1959年,第七軍醫大學政治委員)[18][4]
- 韓克寧 大校(1959年—?,第七軍醫大學政治委員)[19][4]
- 許文虹(?—1976年1月,第七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4]
- 李景展(1976年1月—?,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4]
- 肖進前(?—1981年5月,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4]
- 焦萬里(?—1983年,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4]
- 高平階(1983年—?,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4][20]
- 張振國 少將(1990年6月—1993年12月,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4]
- 魏守矩 少將(?—1997年,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21]
- 耿興華 少將(1997年12月—2001年,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22]
- 羅振江 少將(2001年7月—2005年6月,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2002年6月由副軍職升為正軍職)[23]
- 高福鎖 少將(2005年—2010年11月,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24][25]
- 高占虎 少將(2010年12月—2015年9月,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26]
- 夏陽 少將(2015年9月—2017年,第三軍醫大學政治委員)[27]
- 副政治委員
|
截至2017年,陸軍軍醫大學擁有1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中心),32個教育部和軍隊重點實驗室。2017年起,停止招收預備軍官學員,面向全國招收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全部是有軍籍學員,即入學便入伍。2017年招生的本科專業有[1]:
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四川省志·军事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年: 99–100.
2016年招生章程. 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台. [2016-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祁開仁同志逝世,解放軍報1991年3月29日,第04版
钟有煌同志逝世.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08-04-17 [2017-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0).
段奇香、尹昭雲,全軍軍隊衛生和環境醫學專業學術會議在重慶召開,解放軍預防醫學雜誌1992年第06期
朱斌同志逝世,解放軍報2002年8月23日,第04版
第二軍醫大學原政委韓克寧逝世,人民日報1990年4月29日
項兵,全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會1996年年會召開,思想教育研究1997年第01期
- 第三軍醫大學志編纂委員會 編纂,重慶市志·軍事志·第三軍醫大學志(1954一2008),2010年6月
- 張朝寧 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校史(1954年—2004年),重慶聖利印刷廠印刷,2007年
- 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院所史(1951年—2003年),2004年
- 《西南醫院簡史》編寫組 編輯,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簡史(1929—2007),重慶匯麗包裝印刷廠印刷,2008年
-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政治部 編,脈搏——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抗震救災戰地日記,2008年
-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政治部 編,天職——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抗震救災紀實,2008年
- 第三軍醫大學政治部 編,第三軍醫大學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實錄——生死大救援 先進事跡報告集,2008年
- 第三軍醫大學政治部 編,第三軍醫大學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實錄——生死大救援 新聞報道集,2008年
- 第三軍醫大學政治部 編,第三軍醫大學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實錄——生死大救援 文藝作品集,2008年
- 第三軍醫大學政治部 編,第三軍醫大學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實錄——生死大救援 文件材料集,2008年
- 第三軍醫大學政治部 編,第三軍醫大學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實錄——生死大救援 戰地故事集,2008年
- 生死大救援——第三軍醫大學抗震救災紀實畫卷,第三軍醫大學,2008年
- 曹岩 等,大寫的人生——第三軍醫大學三級以上專家教授風採錄,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