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底擴張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所發展出的進階地球地質活動學說。在各大洋的中央有一帶狀分佈的中洋脊,這些帶中洋脊是下方地幔軟流層的出口。不斷湧出的熔岩自中洋脊流出,冷卻而成為剛性強的大洋地殼。大洋地殼不斷的受到新由中洋脊湧出的熔岩所推擠而向兩旁移動,使海面積擴大,同時大陸地殼受到推擠而分離。
1960年時哈里·哈蒙德·赫斯在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提出地球的地殼自長度極長且有火山活動的中洋脊向兩側橫向移動。赫斯直到布魯斯·希森(1953年,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所)發現了沿着大西洋洋中脊的全球性大裂谷以後才得以了解他所探測的北太平洋海床的狀況[1][2]。相關內容之後被命名為「海底擴張學說」,並且該學說使先前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在當時幾乎被忽略)科學基礎更加穩固。這項發現促成了地球科學革命性的發展[3]。赫斯的報告於1962年以標題《History of Ocean Basi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正式出版[4],並且在當時是固體地球物理學界最常被引用的單一論文。赫斯也致力於其他方面的地球科學研究,包含莫霍計劃(1957年至1966年)的可行性與深海鑽探計劃技術研究。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