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受體,又稱為核內受體(英語:Nuclear receptor)是細胞內一類轉錄因子的統稱。核受體超家族的成員在細胞生長、發育、分化與新陳代謝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由於核受體都位於細胞內部,因此它們的激素均為溶脂性,這樣才能穿越由脂肪構成的細胞膜。對核受體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70年代末期第一批核受體被提取、分離了出來。[2]核受體同激素結合後被激活,激活後的核受體複合物負責引導靶基啟動因子的轉錄。[3]
核受體的一個獨特性質是將它們與其他類別的受體區分開來,這是它們直接與基因組DNA表達相互作用和控制其表達的能力。 因此,核受體在胚胎發育和成體內平衡中發揮關鍵作用。 如下所述,核受體可根據機制或同源性進行分類。
物種分佈與進化
目前已知的核受體僅存於動物基因組中,和動物最為接近的領鞭毛蟲都沒有。真菌、藻類、植物和其它原蟲中都沒有發現核受體[4]。幾乎最早的動物就已經有了核受體基因,在已測序的物種中,多孔動物門的大堡礁海綿 Amphimedon queenslandica擁有兩個核受體基因,櫛水母動物門的淡海櫛水母 Mnemiopsis leidyi 也有兩個核受體[5],扁盤動物門的絲盤蟲 Trichoplax adhaerens 有4個核受體,刺胞動物門的星狀海葵 Nematostella vectensis 有17個核受體[6]。線蟲動物門的秀麗隱杆線蟲的核受體基因達270個[7],黑腹果蠅與其它常見昆蟲有21個[8],斑馬魚有73個[9]。人類、小鼠和大鼠分別擁有48、49和47個核受體基因[10]。
配體
結合到核受體上的配體通常是親脂性的物質,例如內源性的激素、維生素A和D,以及外源化合物如內分泌干擾物等。由於核受體調節下游大量的基因表達,少量配體結合到核受體上就會引發生物體的顯著反映。許多被調節的下游基因與疾病相關,因此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批准的藥物中約有13%以核受體為靶標[11]。
有一大批核受體還是孤兒受體[12],即其內源性配體尚未發現(或者有候選但未達成共識)。其中包括FXR、LXR和PPAR,有大批代謝中間產物能與之結合,如脂肪酸、膽汁酸、類固醇等,但只有很低的親和性。因此這些核受體很可能是體內代謝產物的感應器。其它一些孤兒核受體,如CAR、PXR等,很可能是外源化合物的感應器。這些核受體激活後能啟動一系列細胞色素P450氧化酶的表達,來催化這些外源化合物的代謝[13]。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