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雷·賽克斯(英語:Lynn Ray Sykes,1937年4月16日),出生於美國賓州匹茲堡[1],是一名美國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他在20世紀60年代對板塊構造論的早期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2]

Quick Facts 林恩·雷·賽克斯, 出生 ...
林恩·雷·賽克斯
出生1937年4月16日[1]
 美國匹茲堡
居住地 美國
國籍 美國
母校麻省理工學院
哥倫比亞大學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
機構哥倫比亞大學
博士導師積奧利華
Close

1967年,賽克斯以洋中脊周遭震源機制解的分析結果驗證了轉換斷層的假說。機制解顯示在大西洋洋中脊的地震中,的確出現了如轉換斷層理論預料的錯動情況,而且此些錯動情況與傳統走滑斷層理論所會預測的平移方向相反[3]

生平

1937年出生於美國匹茲堡,是家中獨子;他的父親是美國氣象局的職員,母親則是家庭主婦。賽克斯自小就對科學感到高度興趣,尤其熱中於化學領域[4]

之後,他進入麻省理工學院,主修地質學地球物理學,並在該校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在麻省理工之後,他前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4]。在哥倫比亞大學,他師承板塊運動學先驅積奧利華,並在1965年以論文《短期地震波在海洋地區的傳播》(英語:The propagation of short-period seismic surface waves across oceanic areas.)獲得的地質學哲學博士學位。在博士畢業後,他選擇留在哥大,加入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所,並獲得了「希堅斯地球與環境科學教授」的頭銜(英語:Higgins Professor for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成為全職科學研究人員後,賽克斯將研究的焦點放在了關於地震形成的相關研究(例如針對板塊俯衝區的震源機制求解)和以停止核試驗為目的的地震學監測方式。1974年,他成為美國《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談判的代表,並多次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中以專家身份提出建言。1960年代,他對地震群定位和板塊構造解釋的研究(部分與他的老師積奧利華完成)是板塊構造學的重要支撐。[5]

賽克司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美國地球物理學聯盟美國地質學會倫敦地質學會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成員

西元2000年,賽克斯斯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頒發的維特勒森獎英語Vetlesen Prize 。 他曾獲得斯隆獎英語Sloan Fellows古根漢獎英語Guggenheim Fellowship ,曾獲得美國地球物理學聯盟的James B. Macelwane獎章[6]和Walter H. Bucher獎章[7]。 美國地震學會獎章。由於他在核武器試驗中的工作,他於1986年獲得了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公共服務獎。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