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惠州市

中國廣東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惠州市map
Remove ads

惠州市,簡稱,別稱鵝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涵蓋城市之一。市境西南接深圳市東莞市,西北鄰廣州市,北界韶關市,東北臨河源市,東毗汕尾市,南濱南海。地處珠江三角洲東端,大亞灣北部。西北部為南崑山九連山羅浮山,東部為蓮花山脈,中部為河谷盆地,南部為紅海灣大亞灣的濱海平原。東江橫貫市境,在市區與其支流西枝江匯合,市人民政府駐惠城區雲山西路6號。

快速預覽 惠州市 惠, 國家 ...
Remove ads
快速預覽 漢語名稱, 漢語 ...

惠州市是廣東省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自古即有「嶺南名郡」和「粵東門戶」之稱,歷史上曾有包括蘇東坡在內的不少名人旅居於此,留下大量題詠惠州的詩詞,因而使惠州積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蘊。2015年10月1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惠州市正式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而且惠州是客家人最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旅居海外華人華僑、港澳台民眾居客家四州之首,是廣東省客家僑都。[6]

惠州市是珠三角經濟圈的9個地級市之一,是一個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快速發展的商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旅遊業、工業化城市,是中國大陸重要的高科技產業和電子製造業基地,惠州成為珠三角經濟圈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2016年4月25日,《第一財經周刊》發佈了新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榜單,惠州被定義為二線城市。

Remove ads

歷史

古代

Thumb
惠州朝京門

惠州遠在7,000萬年前是一片陸地沼澤地帶,適合恐龍的生存,近年來,在惠州全境曾發現過4批38枚的恐龍蛋化石和一些恐龍的足跡。在約1萬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原始人類開始在惠州一帶繁衍生息,從事漁獵和原始的農耕,目前,在惠州全境共發現山崗遺址古窟址等古遺址28處,其中包括博羅葫蘆嶺蘇屋崗何屋崗貝丘遺址,出土了大批的石器和陶片。

春秋戰國時期,在惠州的博羅縣境內存在着一個叫縛婁的古國,《呂氏春秋》中即有記載,曰:「縛婁、陽禺、笙兜之國,多無君。」[7]1993年,廣惠高速公路建設期間,在博羅縣的橫嶺山發現了古墓葬300多座,多數屬於周朝,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原始瓷器青銅器、玉石器、鐵器等,其中的銅甬鍾見證了當年縛婁國貴族「鐘鳴鼎食」的景象。

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後,在惠州設立了博羅縣,屬南海郡管轄。秦朝末年,趙佗創立南越國,惠州屬於南越國領地。前111年,漢武帝滅亡南越國後,置九郡,惠州屬南海郡博羅縣地。

三國時期,惠州屬於東吳領地。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南海郡分置出東官郡,博羅縣改由東官郡管轄。咸和年間(326年-334年),道教名人葛洪隱居於惠州境內的羅浮山採藥,煉丹,並在山上創建了四座道觀,使羅浮山成為中國的道教名山之一。

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東官郡改為梁化郡,郡治即設置在博羅縣(今惠東縣境內),此為在惠州首次設立郡治

隋文帝開皇十年(591年),嶺南設立廣州循州兩總管府,循州總管府的府治,即在今惠州市的中山公園內,從此惠州成為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循州總管府改為龍川郡。917年,劉龑建立南漢,惠州為南漢禎州郡的郡治。

Thumb
蘇軾像,蘇軾曾在惠州旅居三年

北宋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為太子趙禎避諱,改禎州惠州,始有「惠州」之稱,並一直沿用到今天。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在59歲時被朝廷四降官職,貶至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蘇軾在惠州度過了三年,期間寫下160多首詩詞,大多為歌詠惠州風物的作品,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更是成為燴灸人口的名句,其小妾王朝雲亦葬在惠州西湖旁。南宋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惠州建立聚賢堂,後來改稱為豐湖書院,一直到明清,豐湖書院都是惠州的最高學府。

元朝在惠州置惠州路明朝改為惠州府。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海寇猖蹶,明太祖派人在惠州境內的平海建造城池,抵禦盜寇,此城一直保留到現在,目前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

Remove ads

近現代

清朝末年,孫中山曾兩次在惠州發動起義。1900年,發生義和團運動,孫中山決定乘機發動起義,在台北建立起義指揮中心,命鄭士良等人於三洲田(今屬深圳鹽田)於10月6日發動惠州起義,起義軍曾一度發展至2萬人,按孫中山指示直取廈門,後因軍械糧草不繼,於11月1日宣告失敗。

1907年6月2日,同盟會成員鄧子瑜委派陳純、孫隱等人,在距離惠州20里發動七女湖起義(今惠城區汝湖鎮),以響應黃岡起義。該次起義軍增至200多人,多次殺敗清軍,但因黃岡起義失敗,得不到聲援,因寡不敵眾,遂在梁化墟解散。起義失敗後,鄧子瑜被香港政府華民政務司勒令離境,陳純經香港轉赴南洋,孫隱於1909年被清政府廣東當局殺害。

1925年,軍閥陳炯明屯重兵於惠州,並企圖攻佔廣州。國民政府由蔣介石率領東征軍3萬多人討伐,歷30小時戰鬥後攻克惠州城,在今惠州中山公園望野亭舉行軍民聯歡大會和陣亡將士追悼會。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切斷廣九鐵路粵漢鐵路補給線,於1938年10月12日,派出兩個師團共4萬人從惠州的大亞灣登陸,開始了進攻華南的序幕。國民革命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因寡不敵眾,最終失守。數日後,惠州全境大部分地區淪陷。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香港海員工委書記曾生趕赴惠陽的坪山組建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開始進行對敵的游擊戰。1940年9月,以此隊伍為基礎,成立了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1943年12月2日,在惠陽縣土洋村進行整編,改稱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廣東的東江流域設立東江專區,專署駐惠陽縣,1952年撤銷。1956年設惠陽專區,專署駐惠陽縣,1959年撤銷。1963年重新設立惠陽專區,1970年改稱惠陽地區。1979年分寶安縣,設深圳市。1988年,惠陽地區分置為四個地級市,分別為惠州市、東莞市河源市汕尾市[8]

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期間,6月8號14時,東江的二級支流永漢堤承受過量暴雨而潰壩,決堤口長約80米[9][10]。洪水迅速湧入附近的惠州龍門縣永漢鎮合口村,合口村成為孤島[11][12],積水深度達3到5米,很多樓房都淹到了二層以上[10]。潰壩事件其後獲國務院新聞辦通報[13]。當地村民反映由於在合口村下游的增城區正果鎮正果水電站龍門河的洪鋒頂托,無法泄洪,導致合口村洪災。[10]。惠州城區方面,6月7日16時至8日16時,惠城區小金口街道降雨量160毫米,轄區有9條河流上漲,出現內澇;同一期間惠城區蘆洲鎮降雨183毫米[14]。惠城區江南街道共建社區糖廠宿舍9棟10棟因地勢低洼,排水不及時造成內澇,最高水位將近1米深[14]博羅縣羅陽街道義和社區因連續暴雨,多條街道、村莊受浸[14];博羅縣部分積水深達1.5米[15]龍門縣全縣公路水毀嚴重,發生多處公路邊坡塌方、路面掏空塌陷、橋樑和涵洞基礎沖刷嚴重、水淹路面等[14]。6月7日08時至8日08時,惠州市雨量超100毫米的站點有56個,超過250毫米的16個,市內各縣區分別最大雨量:龍門縣龍潭鎮426.9、惠東縣黃埠鎮380.4、博羅縣麻陂鎮287.5、惠城區蘆洲鎮160.1、仲愷區潼湖鎮129.6毫米[16]。8日08時-9日08時,惠州市雨量超過100毫米的站點有39個,超過200毫米的有6個,市內各縣區分別最大雨量:龍門縣地派鎮232.9、博羅縣羅陽街道220.8、惠城區蘆洲鎮144.3[14]

地理

惠州市在珠江三角洲東端。惠州市南端有稔平半島,夾在深圳大亞灣、汕尾紅海灣之間。

Thumb
惠州巽寮灣

惠州市東部與廣東省河源市汕尾市交界,南部與南海大亞灣相鄰,與香港隔海相望,西部與廣東省深圳市東莞市廣州市接壤,北部與廣東省韶關市毗鄰。惠州市的地理座標東經113°51′至115°28′,北緯22°24′至23°57′,東西寬約152公里,南北長約128公里[17]。惠州市的陸地面積為1.12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為4,520平方公里[18]

惠州市北部以山地居多,東部和南部為丘陵台地,東江沿岸和南部沿海有極小面積的平原。惠州的最高峰為蓮花山,海拔1,337米,另有海拔1,000 米以上的山峰13座,如羅浮山的飛雲頂(海拔1,281米)、白馬山(海拔1,256米)、南崑山天堂頂(海拔1,210米)等,這13座山峰及其從屬的山脈包圍在惠州行政區劃的邊界上,形成一個周邊高,逐漸向南部沿海開口的簸箕形地形,而在此地形的中部,則多為花崗岩和紅色砂岩構成的丘陵台地[17]

惠州市全境有大小河流20多條,較大的河流有東江和東江的支流西枝江增江(又稱為龍門河)。有湖泊和大小水庫約130個,較大的有西湖、白盆珠水庫、天堂山水庫、顯岡水庫、花樹下水庫、角洞水庫、水東陂水庫等。惠州市南部靠海,海岸線長223.6公里,有大亞灣(和深圳市共有)和巽寮灣兩個較大的海灣,有上百個大小島嶼[17]

惠州市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橫貫全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惠州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23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9.5℃-22.2℃。全年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為28.3℃,全年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為13.0℃。年平均降水量為1,700毫米-2,000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4月和9月,佔全年的82.5%[17]

更多資訊 惠州市惠陽區氣象數據(平均數據自1971年統計至2000年,極端數據自1952年統計至2000年), 月份 ...
Remove ads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惠州市委員會 ...

歷任領導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1988年惠州市初設立時,下轄1個市轄區和4個,分別為惠城區、惠東縣、惠陽縣、博羅縣和龍門縣,市政府駐地為惠城區。1994年,惠陽縣升級為縣級市,改稱為惠陽市。2003年3月6日,惠陽市下轄的10個和博羅縣的1個鎮劃歸惠城區,惠陽市改稱為惠陽區。

惠州市現轄2個市轄區、3個、2個行政管理區

更多資訊 惠州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22] ...
Remove ads

人口

Thumb
惠州在贛閩粵交界客家地區的位置

古代人口史

惠州與河源市地處嶺南偏遠山區,在唐宋以前,除當地的百越土著(壯族瑤族苗人疍家人畲族(又特指輋族))和奉皇命「平南」軍隊,是中原漢人甚少涉足之地。[25]據惠陽縣誌(2003)記載,至元末,今惠州所轄縣區共只9,545戶45,410人。[25]換句話說,每平方公里只有不到1戶5人,基本上乃蠻荒之地。[25]現在惠州與河源市600萬居民的祖先,大都是元末戰亂,明初建立衛所軍制和清初解除海禁令以後大批流入。[25]

然而古代編戶齊民制度中往往只統計漢族或漢化土著人口,上述元末惠州所轄縣區人口數字並不能反映真實人口。

人口統計

Thumb
惠州江北建築群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6,042,852人[26]。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598,40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44,450人,增長31.41%,年平均增長率為2.77%。其中,男性人口為3,249,429人,佔總人口的53.77%;女性人口為2,793,423人,佔總人口的46.2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16.32。0-14歲的人口為1,254,406人,佔總人口的20.76%;15-59歲的人口為4,181,054人,佔總人口的69.19%;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07,392人,佔總人口的10.05%,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12,605人,佔總人口的6.83%。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399,276人,佔總人口的72.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643,576人,佔總人口的27.2%。

2022年初全市常住人口為606.6萬人,城鎮化率72.90%;戶籍人口405.9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32.98萬人,鄉村人口172.93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40‰,死亡率3.16‰,自然增長率6.24‰。[27]

Remove ads

民族

Thumb
惠州體育館

惠州市的居民主要以漢族人為主,漢族人口為361.78萬人,佔總人口的97.69%。除漢族外還有瑤族畲族等少數民族居民,各少數民族人口為8.55萬人,佔總人口的2.31%[28]。惠州除了東江本地人,還有客家人學佬人(閩南民系)以及一些外來人口。客家人在市內各市轄區、縣都有廣泛分佈、以祖屋為圍屋作為特點,學佬人(閩南民系)主要分佈於博羅縣、惠東縣。祖籍惠州的港澳台同胞逾80萬人。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761,102人,佔95.34%;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81,750人,佔4.66%。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273,376人,增長28.37%,佔總人口比例下降2.26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71,074人,增長154.57%,佔總人口比例增加2.26個百分點。

語言

Thumb
惠州文化藝術中心

惠州市地處客語粵語閩語三大漢語變體的交匯區,三種漢語變體在境內均有分佈。

惠陽話屬客家語粵台片,是惠州地區分佈最廣的語言,分佈於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等地。在惠州,客家語是使用人口最多的地方語言。

惠州話是在惠城區惠城話)和博羅縣,惠東縣,惠陽區的沿江平原地帶流行的一種既有客家語,又有粵語特徵的漢語變體,雖然仍有許多人使用但較為分散,日漸式微。

惠州話」是指分佈在惠州城區的東江本地話,因外來人口不斷的增加(客家人居多),加上惠州話學習的人日漸減少,逐漸讓人們覺得「惠州話」就是客家話的理念,實則並不然。

另外,在惠州境內的沿江(主要是東江及西枝江)及沿海地區分佈有學老話,是閩南語的方言。粵語(土白話)主要分佈在惠州北部的龍門縣等穗莞毗鄰區。此外在惠東縣平海等地還流行軍話等較有特色的漢語變體。近年來,隨着外來人口的增多,普通話現代標準漢語)也成為日常社交的一種語言。

經濟

惠州市地處珠江三角洲,是珠三角經濟圈(只包含惠州市區、惠陽、惠東、博羅)的9個地級市之一。據廣東省統計局核定的數據,2017年惠州市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830.58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6%。按常住平均人口計算,2017年的人均GDP8.02萬元,增長7.4%,處於珠三角經濟圈的中上游水平[29]。2020年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4221.79億元,增長1.5%[30]

Thumb
從東江南岸望向惠州江北

農業

Thumb
荔枝是惠州的特產,蘇東坡在惠州曾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圖為三棟鎮鹿頸村種植的荔枝

惠州市的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於農作物的生長,是廣東省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2012年惠州市的農業增加值為127.6億元人民幣,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5.4%[31]。惠州市農業的六大特色產品是梅菜、甜玉米馬鈴薯韭黃荔枝年桔。其中梅菜是惠州的傳統特產,其名字來源於仙女梅姑賜種的傳說,有近千年的種植史,明朝曾作為貢品進貢宮廷而被稱為「惠州貢菜」。梅菜的原產地在惠州市的矮陂鎮,因此,矮陂鎮又被譽為「中國梅菜之鄉」。 廣東三大水系之一的東江及其支流西枝江橫貫境內,境內水庫容量超過16億立方米,是供給香港,深圳,廣州等地的主要水源。

工業

惠州市是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工業化城市,工業增加值連續多年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為三大產業之首。2012年惠州市的工業增加值為1,375.4億元人民幣,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58.1%。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的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為720.5億元人民幣[31],外資企業是惠州市工業最重要的企業類型。惠州整體納入《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之後,惠州將確立「世界級的石油化工基地、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製造基地、珠三角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粵港澳旅遊度假基地和現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地位。

惠州市工業的支柱產業是電子製造業,2012年惠州市電子行業的規模以上企業的增加值為440.4億元人民幣[31],是惠州經濟最重要的行業。惠州市本土最大的四家電子企業是TCL集團、德賽集團、華陽集團和僑興集團,這四家企業均是中國「2008年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的入選企業,其中TCL集團以391億元人民幣的營業收入成為次於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海爾集團等之後排名第11的電子企業[32]TCL和德賽兩個品牌還被中國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而在惠州市投資的外資電子企業當中,則有通用索尼日立松下LG三星西門子NEC等國際知名企業。據香港文匯報2004年10月的報道,惠州市已成為全球最大的DVDVCD光頭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電話機製造基地、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基地之一、亞洲最大的印刷電路板製造基地之一、中國最大的彩電製造基地之一、中國最大的電工產品製造基地,以及中國最重要的流動電話生產基地[33]

惠州市工業最有潛力的產業則為石油化工業,在惠州市的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和在建石化項目共有15個,總投資73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投資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有兩個,分別是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和中海油1,200萬噸煉油項目。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是由荷蘭皇家殼牌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廣東投資開發公司三方共同投資,總投資額為42億美元,佔地約4.27平方公里,是中國大陸目前為止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已於2006年3月31日正式投產[34]。中海油1,200萬噸煉油項目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獨家投資,投資額為193億元人民幣,佔地約2.37平方公里,該項目於2005年12月15日奠基,預計2008年建成投產[35]

惠州是中國手機之都,乃至全球重要的手機生產製造基地和產業集聚區,全國每六部手機有一部惠州造,佔全國總產量的1/6,全球總產量的1/8,2014年,惠州市手機產量約2.63億部[36]

第三產業

Thumb
惠州合江樓

惠州市第三產業和其它珠三角經濟圈的城市相比,規模較小,但發展較快。其中2004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率為21.7%,居全廣東省首位。2012年惠州市的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為865.1億元人民幣,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36.5%[31]。惠州市第三產業中,以房地產業商貿流通業旅遊業最為重要。

Thumb
惠州中山公園

惠州房地產業曾因為1992年的炒作,而使房地產業在此後兩年間畸形快速的發展,並形成房地產泡沫。1993年,房地產泡沫破滅令惠州的房地產很快墮入低谷,直至1998年開始才逐步復甦。2002年,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在惠州落戶以來,房地產業升溫迅速,很多中國的知名房地產商如深圳華僑城、廣州合生創展紛紛進駐,盤活了大量的爛尾樓和閒置土地,一大批新的住宅小區被相繼推出。

惠州房地產業的復甦也帶動了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目前在惠州零售額靠前的六大外來超市分別是吉之島沃爾瑪人人樂萬佳麗日百佳,而在家電零售業中,則以國美蘇寧兩大外來品牌的連鎖店所佔的零售額最大。

惠州的旅遊業因為境內的旅遊景點眾多,又處在中國經濟較發達的珠三角經濟圈內而達到良好的發展,珠三角各城市的居民是惠州市旅遊的主要客源。至2005年,惠州市共有星級酒店38家,有一定規模的旅遊景區11個,全年接待遊客達1,002萬人[37]

文化

飲食文化

Thumb
惠州紅花湖

惠州市本地的傳統菜式稱為惠州菜,是客家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惠州又被稱為東江菜。傳統的惠州菜和客家菜一樣,偏重於「肥、鹹、熟、香」的口味,具有下油重、口味偏鹹的特點,而用料主要以肉類和家禽為主,較少用到蔬菜和河鮮海產。這些特點都和惠州山多,舊時的民眾多從事勞動強度大的農業耕作有關,下油重、多肥膩能有效充飢,口味偏咸則可起節儉作用,並可有效補充體內的鹽分。惠州菜中最富特色的三道菜分別是東江鹽焗雞、東江釀豆腐和梅菜扣肉,它們合稱為「惠州三件寶」。

惠州的土特產主要有客家黃酒、東江糯米酒、梅菜,羅浮山的酥醪菜、百草油,博羅的酥糖,龍門的米餅等。惠州的客家黃酒是一種以粘米或糯米釀成的甜米酒,多在家中有產婦時釀製,用於產婦生產後補養身體,食用時通常用客家黃酒來煮雞,惠州民間稱為「雞酒」,而小孩出生後,有親戚好友前來看望,也通常會用這種「雞酒」來招待客人。

旅遊

Thumb
惠州西湖

惠州市傍山靠海,同時又是廣東省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頗為豐富。惠州市共有國家級的景區四處,分別是羅浮山惠州西湖、平海海龜自然保護區和南崑山。其中羅浮山和惠州西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平海海龜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南崑山是國家森林公園。此外,惠州市還有廣東省的省級景區兩處,分別是古田自然保護區和平海古城,其中古田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平海古城是廣東省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Thumb
永福寺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的羅浮山位於博羅縣境內,集道、佛兩教於一山,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是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素有「嶺南第一山」和「中國道教聖地」之美稱。歷史上曾有不少名人到訪羅浮山或作文題詠羅浮山,東晉咸和年間,道教名人葛洪在羅浮山採藥,煉丹,並在山上創建了四座道觀[38]北宋蘇東坡曾作有「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而使羅浮山聞名於世。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的惠州西湖位於惠州的中心城區內,是一個地處鬧市的天然湖。歷史上,惠州西湖曾和杭州西湖潁州西湖合稱為中國的三大西湖,南宋詩人楊萬里所作的「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潁水與羅浮」一詩中,其中的「羅浮」即指惠州西湖。蘇東坡被流放到惠州的三年,經常和小妾王朝雲在西湖堤邊漫步,王朝雲死後,蘇東坡將她葬在惠州西湖棲禪寺旁的松林中,後棲禪寺僧人籌款在墓上築六和亭以紀念王朝雲[39]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

對外交通

Thumb
廣惠高速公路博羅段

惠州自古有「粵東門戶」之稱,是粵東的交通樞紐之一,公路鐵路水運空運等交通網絡完善。

公路

根據2016年末的數據,惠州市公路通車里程總長1354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0公里,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119.3公里/平方公里[31]。根據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穿越惠州的國道由兩條增加至六條,分別是原有的 324國道 205國道以及新增的 220國道 228國道 355國道 236國道。截至2020年1月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G25 惠鹽高速公路G35 廣惠高速公路G35 惠河高速公路G15 深汕高速公路S30 惠深沿海高速G1523 潮莞高速公路G0422 仁深高速公路S2 廣河高速S14 汕湛高速S23 惠大高速潮惠高速公路

惠州市區主要汽車客運站有:

  • 惠州汽車客運總站
  • 惠州南線客運站
  • 惠州仲愷汽車站

鐵路

Thumb
德洲社區
Thumb
惠東永記生態園

在鐵路交通方面,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在東莞市匯合後貫穿惠州,在惠州市境內的總長為88.90公里,此外在京九鐵路的惠州西站還分支出連接到大亞灣的惠大鐵路;高鐵方面,廈深鐵路在惠州市境內的總長為56公里,已於2013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運營,贛深高鐵於2021年12月10日建成通車,廣汕高鐵於2023年9月26日建成通車;城軌方面,連接惠州與東莞兩市的廣惠城際鐵路已於2016年3月30日開通運營了常平東至小金口段,2017年12月28日全線開通運營。[40] 惠州的火車站(含高鐵及城軌)有:

城市軌道交通

惠州市政府民意直通車回復網民稱,深惠城際鐵路項目對惠州市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影響較大,需要對線站位方案、客流、經濟等因素進行深入研究、科學分析後,綜合考慮其建設工作,深惠城際鐵路深圳段先行實施,惠州段做好相關連接條件的預留,深惠城際鐵路屬於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項目。[43]

高鐵

惠州市境內有三條跨市高鐵,分別是已建成的廈深高鐵贛深高鐵廣汕高鐵

水運

惠州市的水路運輸又分為內河運輸海運,內河運輸主要依靠東江,沿江上航可至河源市,下航可至東莞市和廣州市。海運主要靠位於大亞灣的惠州港,惠州港是一個深水海港,擁有澳頭、荃灣和馬鞭洲3個港區,共有碼頭5座,泊位11個,其中15萬噸級原油泊位1個,3萬噸級泊位3個。2006年,因為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的投產和中海油1,200萬噸煉油項目的興建,惠州港引起了香港和記黃埔的興趣,並通過股權轉讓成為惠州港的並列第一大股東[44],新組成的公司將首期投資約15億元,新建2個5萬噸級集裝箱專用泊位。2005年全年,惠州市的港口貨物吞吐量為1,514.68萬噸,其中惠州港佔了1,271萬噸[45]

空運

Thumb
惠州平潭機場

惠州市還有一座機場,名為惠州機場,位於惠陽區平潭鎮。建於1956年,原為軍用機場,1985年,轉變成軍民兩用機場,最高峰時曾有14條國內航線,2002年惠州機場停航。2015年2月5日,停航長達13年之久的惠州機場再次復航啟用,復航初期開通上海、昆明、重慶和杭州等4條國內航線。 2016年旅客吞吐量達到55萬人次[46],2017年5月,惠州平潭機場規劃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擴容擴建建立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47]

市內交通

公共汽車

市內公共汽車公司主要是交投巴士東江公交惠南公交東部客運金達運輸汽運集團等,2017年1月1日起成立惠州市公共交通管理有限公司並以TC(transport community,交通共同體)模式運營。售票分一票制和分段制:一票制線路票價為2元;分段制起步票價為2元/12千米,12千米後每6千米加收1元,不到6千米者按6千米計算。

現時,嶺南通·惠州通可在全市各條公交路線上使用,而另有少量跨區路線支持交通部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卡。嶺南通目前優惠政策為:

  • 普通卡乘坐惠城區公交線路首程享受0.4元優惠;區內路線60分鐘內、跨區路線120分鐘內換乘另一條惠城區路線可額外享受0.6元優惠(即優惠1元)。學生卡乘坐惠城區公交線路首程享受0.8元優惠;區內路線60分鐘內、跨區路線120分鐘內換乘另一條惠城區路線可額外享受0.6元優惠(即優惠1.4元)。
  • 普通卡、學生卡乘坐其他縣區(惠陽、大亞灣、惠東、博羅和龍門)公交線路則享受當地乘車優惠。
  • 老人卡(惠州市老年人優待證)可免費乘車。

的士

市內有多家的士公司,其中主要有汽運集團、新明暉、康帝、金通、運興、聯捷、綠動出租、交投巴士等,而價格分別一類的士(凱美瑞自動擋天然氣的士)起步價8元/2公里,二類的士(伊蘭特、新桑塔納手動擋天然氣的士,以及比亞迪e5、e6電動的士)起步價為7元/2公里。2公里後一類的士每公里運價2.7元,二類出租汽車每公里運價2.4元;23:00至05:30超過起步里程後一類的士每公里加收0.54元,二類的士每公里加收0.48元;載客里程超過12公里後一類的士每公里加收0.81元,二類的士每公里加收0.72元;等候費(包括交通擁擠)統一為每分鐘0.5元。

公共自行車

惠州公共自行車稱「惠民自行車」,由廣東惠民運營系統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市內遍佈多個公共自行車租賃點。現主要分佈於三環路以內及以南地區(水口大湖溪除外)、仲愷高新區和惠陽淡水等區域。

體育

Thumb
惠州客家圍屋風格體育館

2010年7月-8月,惠州市曾主辦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7月3日—7月16日)和廣東省第六屆省殘會(8月2日—8月8日),主體育場設在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此次省運會的主題是「惠民之州,精彩省運」。 1998年至1999年,解放軍超能足球俱樂部曾經以惠州市為主場征戰中國足球乙級聯賽。2011年,深圳紅鑽足球俱樂部曾經將主場設立在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這是惠州市首次主辦中國頂級足球聯賽。2012年,中乙聯賽球隊廣東青年隊也將主場設在惠州市博羅體育中心。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是第34屆省港杯第35屆省港杯第36屆省港杯廣東隊的主場。

教育

Thumb
豐湖書院

惠州市基礎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有各級各類學校1,386所,中職學校24所,技工學校11所。

小學

惠州市第七小學惠州市第一小學惠州市東湖學校惠州市第九小學惠州市第十一小學惠州市第十五小學惠州市第二小學惠州市南壇小學惠州市下埔小學惠州市東江小學惠州市第三小學惠州市光彩小學惠州市上排小學惠州市第五小學惠州市第六小學惠州市富民小學惠州市第十小學惠州市新湖小學、惠州市水北小學等456所。

普通中學

惠州市第一中學惠州中學惠州市實驗中學惠州市第八中學惠州市華羅庚中學惠州市第二中學惠州市第三中學惠州市第四中學惠州市第五中學惠州市華僑中學惠州市第七中學惠州市第九中學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惠陽高級中學惠陽崇雅中學惠陽中山中學惠州市光正實驗學校惠州市知行學校博羅中學龍門一中惠州市田家炳中學惠東中學等252所。

高等院校

惠州學院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惠州城市職業學院共4所。

媒體

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和惠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為惠州本地兩大城市級媒體。此外,惠州下轄的各縣區(惠陽、惠東、博羅和龍門)均有自己的縣級廣播電視媒體。

  • 惠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
    • 惠州電視台
      • 第1頻道(新聞綜合)
      • 第2頻道(公共生活)
      • 經典頻道
      • 導視頻道(實際由廣東廣電網絡(原廣東有線)惠州分公司管理)
    • 惠州電台
      • 第1頻率 FM100.0或FM88.3(綜合)
      • 第2頻率 FM98.8(交通)
      • 第3頻率 FM90.7(音樂)
    • 東江傳媒網:惠州本土網絡媒體與視頻網站。
  • 惠州報業傳媒集團
    • 惠州日報(本地黨報,每日出版一期)
    • 惠生活(每周三出版一期)
    • 惠州新聞網
    • 今日惠州網:惠州本土網絡媒體與信息交流平台,惠州對外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網站。
    • 掌中惠州APP

友好城市

中國大陸境內友好城市

台灣地區友好城市

國際友好城市

名人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