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邊起義舊址是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安邊鎮的文物保護單位,用以紀念1945年10月25日駐安邊的國民軍陸軍新編第十一旅代旅長曹又參和中共地下領導人牛化東率領2000多名官兵在安邊武裝起義。舊址建築包括安邊起義指揮部舊址(定邊鎮原文昌閣遺址)[1]、安邊起義紀念碑、安邊起義紀念館。安邊起義紀念碑於2005年8月20日定邊縣委縣政府在安邊城東靖王高速公路安邊站入口旁豎立。安邊起義紀念館2015年10月25日開館。安邊起義紀念館位於定邊縣安邊鎮東南側,佈展面積420平方米,分「安邊起義紀念廳」和「安邊歷史廳」兩個廳。[2]
起義歷史
1945年10月,胡宗南認為新十一旅的主官和第1團不可靠,決定將新十一旅調至包頭改編,徹底制裁。代旅長曹又參赴榆林請示鄧寶珊。1945年10月15日,新十一旅第二團副團長張鼎丞與任懷義到安邊鎮的第一團遊說接受國民黨改編為正規軍,第第一團第三連連長趙武臣說如果一團不接受改編,二團將於10月28日以長途野營名義奔襲安邊鎮。趙武臣是地下黨,轉身向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副團長牛化東、四連長馮世光匯報,10月20日派遣馮世光、旅參謀主任王子莊去定邊向八路軍警三旅旅長賀晉年匯報。三邊地委請示黨中央和西北局同意,10月23日通知王子莊「歡迎起義」,定於10月27日起義。10月24日王子莊回到旅部,三邊地委命聯絡參謀葛升(三邊專署保安科長)隨王子莊返回安邊參加起義領導工作。當時新十一旅有26個連3000多人,黨直接指揮的有8個連,可爭取的中間勢力有9個連。10月24日晚成立起義指揮部,牛化東任總指揮,王子莊任副總指揮,指揮部設於安邊城原文昌閣遺址,重新部署了城防崗哨,派高崑山去白泥井的柴明堂二營駐地傳達起義命令,調朱子春的第六連來安邊鎮作為機動力量,對寧條梁的第二團嚴密警戒,派馮世光回定邊向軍分區匯報起義計劃。10月25日凌晨,李樹林(李友竹)派王生義首先控制旅部,扣押了新十一旅參謀長石佩玖、副旅長兼政工處長吳棻、副官長任懷義、定邊縣黨部書記長王壽昌、及縣公安局長、稅務局長、郵政局長,馮世光帶兵到騾馬大車店「萬發店」逮捕第二團副團長張鼎丞,因拘捕被擊斃。25日下午張文舟率八路軍警七團4個連趕到安邊鎮並接防。10月26日,賀晉年到安邊鎮,部署進攻寧條梁的第二團:警八團的6個連從吳旗趕來進攻南門,警七團的2個連進攻西門(另2個連留守安邊鎮),警九團和新十一旅第一團的1個營進攻北門。10月27日,在安邊鎮召開了起義部隊和警三旅的誓師大會,三邊地委書記高峰、專員吳志淵、警三旅參謀長張文舟講話,新十一旅參謀主任王子莊宣佈新十一旅為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舉行武裝起義。10月28日進攻寧條梁戰鬥打響,11月3日攻入,擊斃了第二團團長史鈁城以下100餘人,俘虜炮兵連長慕壽山以下800餘人。堆子梁的守軍周效武營400餘人大部分逃往榆林,一部分到了白泥井的一團二營駐地。11月5日,曹又參、牛化東、二營長柴明堂、參謀主任王子莊、三營長李樹林、一營長趙級三、四連長馮世光與全旅官兵在《解放日報》發表起義通電。12月初,曹又參、王子莊在賀晉年陪同下赴延安與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彭德懷、劉少奇等見面時,毛澤東稱之為國民黨軍隊起義的「火車頭」[3]。 朱德、彭德懷設宴招待。賀龍專門為曹又參舉行了歡迎晚會。
新十一旅起義後,編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仍為新十一旅,中央軍委任命曹又參為旅長、郭炳坤為政委、牛化東為副旅長,楊林為副政委,王子莊為參謀長、蘇效蒙為政治部主任。警三旅抽調大批政工幹部到新十一旅,軍事幹部仍由起義軍官擔任。
1946年3月,警三旅調隴東,由新十一旅兼三邊軍分區,第一團駐防鹽池,第二團駐防定邊。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