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拼音:dài,注音:ㄉㄞˋ)又稱堰、堰埭、車船壩,是中國古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藉助兩側斜面來讓船舶翻越堤壩,克服水位落差。
構造
埭的結構並不複雜,只需要在水壩的兩側各建造一條坡度平緩的斜坡道。兩條坡道的頂端相接,連接處做成平緩的弧形;底端伸入水中。建築材料可以是石料、木料或泥土。[1][2]:363
船舶通過時,用人力或畜力(主要是牛),直接或藉助轆轤(輪軸)拉動繩子,將船舶牽引上坡頂,再藉助重力沿坡道滑入對側水中。為了節省拉力和避免船底磨損,會在坡道上抹稀泥、澆水,以降低摩擦係數。[1][2]:363
歷史
為了防洪、通航或灌溉,人們築造水壩來攔蓄水流。「埭」和「堰」最初就指水壩或建造水壩。但水壩又會影響船舶通航。於是人們將拉縴、斜面、聯水陸路相結合,用繩子牽船沿斜坡過壩,這種設施也稱為「埭」或「堰」。[2]:363[1]
三國時期,孫權為了讓吳郡和會稽郡的船舶不必經京口(今鎮江)進入長江再至建業(今南京),於赤烏八年(245年)派人開鑿從句容到雲陽(今丹陽)的破崗瀆運河,河道上設置了十二個埭。[3][4]這是文獻中關於埭的最早記錄。[1]
政府向通過埭的船徵收通行稅。東晉時,司馬奕曾向晉哀帝請求在海鹽和錢塘徵收水牛牽埭稅的權限。[5]南齊時徵收牛埭稅,西陵一地每天的徵收額達到三千五百錢。[6]南梁梁武帝時與其他通行稅一起廢除。[7]唐朝唐肅宗時在江淮地區徵收「埭程」。[8]
埭可以適應較高的水位落差,建造方便,過壩時間短,不必消耗蓄水,因此儘管有過壩時消耗人畜力、可能損傷船體的缺點,仍然是宋朝以前主要的過壩建築。直到北宋喬維岳創建複式船閘之後,埭才為船閘所逐漸替代。但一些地方仍保留或繼續建造埭。[1]
埭被視為是中國交通的一大特色,許多來自他國的旅行者都在遊記中提到了自己經歷或目睹他人翻越堰埭的經歷,如日本僧人成尋《參天台五台山記》[9]:79,88,90,朝鮮官員崔溥《漂海錄》[10]:43-45,163,法國傳教士李明《中國近事報道》[11]:230-231,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副使斯當東《英使謁見乾隆紀實》[12]:443,等等。[2]:363-364
類似設施
古希臘人為了讓船隻通過科林斯地峽,建築了陸上軌道狄奧爾科斯,其兩端都通過斜坡入水或出水。12世紀,荷蘭的運河上出現了與埭類似的雙側斜坡道。[2]:364
現代水利工程中跟埭類似的建築稱為斜面升船機,更多地使用電動機或熱機而非人畜力,船舶也更多地置於承船箱中而不是直接跟斜坡面接觸。部分古代堰埭已改造為簡易的小型斜面升船機。[13]:339[1]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