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氣式,亦稱「燕飛」或「坐土飛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盛行的一種批鬥方式[3][4][5][6][7]。一般而言,被批鬥者身後站立兩個紅衛兵,把被批鬥者的頭按下去,彎腰90度角,把其手臂往後揪起來,使其身體成為「噴氣式飛機」的樣子[3][6][7][8][9]。「噴氣式」批鬥明顯地放大和突出了被批鬥者的屈辱形象[7][9]。有學者認為,該批鬥方式是源自此前「四清運動」中的桃園經驗[5][9][10]

Thumb
文革期間,「十大元帥」之一的彭德懷遭受「噴氣式」批鬥(1966年)[1][2]

起源

四清運動(1963年-1965年)期間,在桃園運動中,出現了一種被稱為「燕飛」的體罰與逼供方式,這種「工作經驗」隨着「桃園經驗」的推廣而悄悄流傳,並為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中的噴氣式批鬥提供了的先例經驗[5][9][10]。而也有說法,「燕飛」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初已經在「鬥爭」地主的過程中被使用過[6]

方式

Thumb
前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在北京清華大學遭到「噴氣式 」批鬥(1967年)[11][12]

「噴氣式」批鬥也稱「坐噴氣式飛機」或「坐土飛機」[6][13],是一種羞辱人、剝奪人的基本尊嚴的批鬥方式[6][7][9]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批鬥大會上,紅衛兵強制性地按扭住被批鬥者的頭、頸、背部,使其上肢和下肢呈90度,乃至更甚,把被批鬥者的兩隻胳膊向後上方或向側伸直,如同噴氣式飛機翹起的兩個翅膀[3][4][6][7]。有時被批鬥者的胸前還會被掛上「黑牌」,頸部被勒得十分痛苦,而且一直保持「噴氣式」這一姿勢本身也會使肉體承受着巨大的痛苦[3][4][6][7][9]。此外,還有學者認為,該批鬥方式明顯地放大和突出了被批鬥者的屈辱形象[7][9]

文革期間,國學大師季羨林曾多次經歷「噴氣式」批鬥,也曾嘗試自殺,後來為了適應不斷的批鬥,他每天站在自家陽台上進行批鬥鍛煉:「低頭彎腰,手不扶膝蓋,完全自覺自愿地坐噴氣式......還在心裏數着數,來計算時間,必至眼花流淚為止」[14][15]。他後來回憶道:「這樣的鍛煉是古今中外所沒有的。... 回想起來,我真是欲哭無淚呀。」[15] 而在其1998年出版的《牛棚雜憶》中,季羨林寫道,「噴氣式我已經坐得非常熟練,再也不勞紅衛兵用拳打腳踹來糾正我的姿式了。我在陽台上爭分奪秒的鍛煉也已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我坐噴氣式姿勢優美,無懈可擊;雙腿微感不適,再也沒有酸痛得難忍難受之感了。」[16]

相關作品

在經歷過噴氣式批鬥後,作家廖沫沙曾寫下七絕《嘲吳晗並自嘲》[17]

書生自喜投文網,

高士於今愛折腰。

扭臂栽頭噴氣舞,

滿場爭看鬥風騷。

參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