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金聲(1900-1948),山東省即墨縣(今屬青島市城陽區)雲頭崮人,民國時期著名武術家和技擊[永久失效連結]家,擅太宗螳螂拳、擒拿、點穴、停血、拳擊、柔道和捕繩術等,並通刀槍棍劍等器械。劉金聲生前主要作為國術教官任職於軍警系統,並曾於抗戰時期深入敵後、充分發揮精通武術和擅長日語的優勢,在情報戰線為抗日鬥爭的勝利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作為一名武術家,劉金聲在多年的任教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編寫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書籍、教案,如當今廣為人知的《擒拿法》就是其鼎盛時期的作品;同時,在民國時期傳統武術和技擊有了空前的內外部交流和驗證的大背景下,劉金聲作為一名技擊家又兼收並蓄、師夷長技,精通拳擊和柔道,並在此基礎上中西合璧、不斷摸索對於傳統武術和技擊的改良,使之更為科學化、實用化。
在當年乃至如今「空頭拳術」大為流行的情況下,劉金聲所傳之技藝大都簡潔、質樸,合於實用。如對於珍稀拳種太宗螳螂拳,就在借鑑同樣以上肢運動為主的拳擊的基礎上,精益求精、以實戰效果為準繩對手法等技術進行了改良,使太宗螳螂拳鮮明的技擊特色一目了然。該拳種由其同鄉好友韓慶堂(1901-1976)的弟子何長海(1912-1981)一脈傳承至今。作為見多識廣的大武術家和技擊家,何長海曾一再稱讚太宗螳螂拳的價值,並在創編一路活拳時充分借鑑了太宗螳螂拳的技擊動作和特點。目前杭州的許大鑒(1934-2012)、沈炳虎(1948- )以及年輕一代的孫羽(1981- )都是太宗螳螂拳的嫡系傳人。許大鑒是何長海之大弟子,曾於1957年6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射箭錦標賽、武術評獎觀摩大會,在會上表演了太宗螳螂拳並榮獲三等獎。[1]
劉金聲家境平凡,幼讀私塾並跟隨外祖父(即墨丹山武術家)方成訓(約1845-1925)學習各類拳術。由於天資聰穎、上手很快,又因近水樓台、得到方老先生秘授古人抄本,照圖鍛煉三年,使他很早就接觸並練習了擒拿之技。1916年,劉金聲入青島永利汽車行當學徒,閒暇時學習日語、會計。因聰敏好學,沒幾年就當上了汽車行的賬房先生,因此有機會被派往日本大阪、名古屋等地購買汽車並常住日本。在赴日期間,劉金聲在工作之餘潛心學習柔道,前後大約三年時間,並將日本的柔道引入中國,為日後借鑑其技術、訓練體系和教學應用打下了基礎。
劉金聲為人慷慨仗義,有古豪俠之風。在1916年至1929年於青島永利汽車行任職期間,劉金聲不但東渡日本學習了柔道,在國內還走南闖北,遍訪名師、廣交天下武友。曾先後拜師二十餘名,學習各類拳術,得以融會貫通;上世紀20年代,青島地區習武者眾多,劉金聲等一大批青年人時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藝,並在生活上互相照顧、感情甚好。劉金聲先後與多位武林中人結為金蘭之交,其中有即墨韓慶堂、青島徐傑三和李村修士敬等,青島武行一時傳為佳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劉金聲和韓慶堂先生本是同鄉好友、義結金蘭,南下杭州後又介紹韓慶堂先生從南京中央國術館前來杭州任教,又同在浙江警官學校共事,多年知交、感情尤為深厚。
在諸位老師中,劉金聲與王子平交往甚篤。緣於1922年至1923年間,北方名師王子平先生來青島避暑,曾落腳於劉公寓所。劉金聲熱忱接待,進而有幸拜王子平為師。之後劉金聲多次赴日,學貫中外、武藝精進,一度令王子平刮目相看。
1929年初,劉金聲之弟開車撞死了一名日本小隊長,兄弟兩人因此而鋃鐺入獄。在憑藉自身武功越獄之後,劉金聲來到南通如皋養傷,得當地女子張氏悉心照料,並於兩個月後完婚。之後,劉金聲前往上海投奔王子平,暫住於上海黃陂南路16號。
1929年7月,浙江省國術館成立;同年11月,國術遊藝大會在杭州舉行。此後,不少好手留在浙江省國術館和杭州十大國術教練站任教,其中官巷口枝頭巷所即由劉金聲主持。
1930年,劉金聲與張氏之長女誕生。
1932年,劉金聲母親劉方氏60大壽,杭州各界人士和武林同道紛紛來到位於西湖邊楊綾子巷的劉府致賀。其中,恩師王子平從上海送去賀聯一幅。同年次女誕生。
1934年,劉金聲應邀入浙江警官學校擔任國術教官。在警校任職期間,陸續編寫了《點穴法》、《八打八不打》、《武功要旨》等教案。同年11月次子誕生,名續業,筆名劉海生,現定居於青島,年近八旬仍致力於書畫教育事業。劉公在原籍本已婚配,生有子女各一,其子劉繼業後隨國民政府前往台灣。
1936年7月,劉金聲與友趙江根據師傳古本擒拿法秘抄,並融合自己多年的習武心得,整理總結出七十二把分筋錯骨、截脈閉穴手法。其技術精巧實用,並配有拳照以傳後世,這就是著名的《擒拿法》。該書由浙江警官學校主編,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初版發行量不多,再加上文革因素,存世極少,少量由武林同好及高等學府收藏,今網上常見的PDF版本即為復旦大學藏書影印。
1937年8月,淞滬會戰開始、抗戰全面爆發。不久日軍一路西進到達杭州,劉金聲不顧個人安危、潛伏敵後從事地下情報工作。1938年,與疏散之家眷會合後撤離,一路南下義烏、金華、永康、縉雲、麗水等地,沿途受聘教授拳術。
1941年,劉金聲再次投身抗戰、為國效命,輾轉到達福建建甌東峰鎮,在中美合作的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東南特種訓練班擔任國術教官。並多次身犯險境、深入敵後,使用絕技點穴法、停血法活捉敵酋,為抗戰搜集到大量及時有價值的情報。期間,劉金聲還同時兼任黃埔軍校教官,多次往返於閩蜀兩地。
抗戰勝利後,劉金聲於1946年秋舉家乘船經天津到達北平,住在東四牌樓六條胡同65號(徐世昌故居),於北平警察局任職。次年夏,因母親年邁多病,攜家眷回到青島老家,並於青島警察局任職。
1948年7月,劉金聲因胃病逝於青島,終年49歲。
相比於同時代的武術家和技擊家,劉金聲的過人之處在於:一、劉金聲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武術改革家,始終堅持以實戰效果為準繩,敢於反思、剖析傳統武術/技擊的不足,並勇於借鑑拳擊、柔道等技擊術的優點用於傳統武術/技擊的改良;二、劉金聲是一位抗戰英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