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誕(467年—495年),字思政[1],北魏孝文帝的寵臣兼外戚,長樂郡信都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人。
馮熙和博陵長公主的兒子。小時候被姑母文明太后召入禁中。馮誕和孝文帝同歲同學,待遇親厚。娶孝文帝妹樂安長公主為妻,兩個異母妹均為皇后[2];任駙馬都尉、侍中、征西大將軍,封南平王。轉任儀曹尚書、知殿中事。馮誕和孝文帝同輿外出,同桌而食,同席而坐,寬雅恭謹。和孝文帝弟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詳一起在禁中宿直,孝文帝與他親近。
492年(太和十六年)正月,馮誕任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中軍將軍、特進、改封長樂郡公。10月,任司徒加車騎大將軍、太子太師。494年(太和十八年),馮誕從孝文帝南征。495年(太和十九年)二月,到鍾離,馮誕患病臥床。魏軍大軍離開鍾離,留下馮誕,馮誕去世。孝文帝返軍,回到鍾離。拊屍慟哭,徹夜不止。把遺體運送到洛陽,舉行葬儀。追贈假黃鉞、使持節、大司馬。諡號元懿。
妻子:獻文帝女樂安公主[3]
- 馮顥,襲封長樂郡公[7],妻子元楚華,彭城王元勰女,始封光城縣主[8]
- 馮寧: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左右光祿大夫、原州大中正、少師、鹽靈原綏兗五州諸軍事、五州刺史、壽張郡開國公[9]
- 馮昱,使持節、柱國、南北二汾襄漯四州總管、郢靈漯三州諸軍事、三州刺史、東海郡開國公[10]
- 馮氏,預為太子元恂妃,以女幼,待年長[12]
- 《魏書》卷83上 列傳第71上
- 《北史》卷80 列傳第68
《魏書·卷八十三·列傳外戚第七十一馮誕傳》:誕與高祖同歲,幼侍書學,仍蒙親待。尚帝妹樂安長公主
《魏書·卷八十三·列傳外戚第七十一馮誕傳》:穆,字孝和,襲熙爵。避皇子愉封,改扶風郡公。尚高祖女順陽長公主,拜駙馬都尉,歷員外、通直散騎常侍。
《魏書·卷八十三上·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馮誕傳》:子冏,字景昭,襲爵昌黎王。尋以庶姓罷王,仍襲扶風郡公。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馮誕傳》:子峭,字子漢。齊受禪,例降。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馮誕傳》:穆弟顥,襲父誕長樂郡公。
《魏故使持節假黃鉞侍中太師領司徒都督中外諸軍事彭城武宣王妃李氏墓志銘》 :
亡祖諱寶,使持節侍中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并州刺史燉煌宣公。亡父諱沖,司空清淵文穆 公。夫人熒陽鄭氏。父德玄,字文通,宋散騎常侍,魏使持節冠軍將軍豫州刺史陽武靖侯。 兄延,今持節督光州諸軍事左將軍光州刺史清淵縣開國侯。亡弟休纂,故太子舍人。弟延考,今太尉外兵參軍。 姊長妃,適故使持節鎮北將軍相州刺史文恭子熒陽鄭道昭。姊 伸王,適故司徒主簿熒陽鄭洪建。姊令妃,適故使持節撫軍青州刺史文子范陽盧道裕。妹 稚妃,適前輕車將軍尚書郎中朝陽伯清河崔勗。妹稚華,適今太尉參軍事河南元季海。子子訥,字令言,今彭城郡王。妃隴西李氏,父休纂。子子攸,字彥達,今中書侍郎武城縣開 國公。子子正,字休度,今霸城縣開國公。女楚華,今光城縣主,適故光祿大夫長樂郡開 國公長樂馮顥。父誕,故使持節侍中司徒長樂元公。女季望,今安陽鄉主,適今員外散騎 侍郎清淵世子隴西李彧,父延寔。妃諱媛華,隴西狄道縣都鄉和風裏人。遠胄高陽,遙源姬 水,蘊無名於柱下,播奇功於塞上。及大據河洛,光啟霸功,道邁一匡,爵逾八命。
《大隋使持節儀同三司馮君墓誌》:君諱世康,豳州新平郡人也,轉屬原州平高縣伯達鄉南真里。遠祖龍昇燕代,弘開帝圖,曆紀盛根,因茲不絕。曾祖諱誕,使持節、都督征西征東南北行行臺、司空公、駙馬、長樂王。祖諱寧,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左右光祿大夫、原州大中正、少師、鹽靈原綏兗五州諸軍事、五州刺史、壽張郡開國公。
《大隋使持節儀同三司馮君墓誌》:其父諱昱,使持節、柱國、南北二汾襄漯四州總管、郢靈漯三州諸軍事、三/州刺史、東海郡開國公。
《大隋使持節儀同三司馮君墓誌》:君諱世康,豳州新平郡人也,轉屬原州平高縣伯達鄉南真里……君即公之第五子,年十七,敕入國子學,仍充七十二數……上感誠節,仍許宿衛宮闈,標顯令名,蒙任親衛長上。既以動胄,詔授千牛,侍御非輕,委以深重,驅馳累載,名播於朝,進爵追榮,蒙授帥都督。屬兵車南討,罰罪江湖,遂發雄情,表乞申效。軍次林邑,便躍馬前驅,鐵騎霜明,飛鋒曜日,身充士卒,威武縱橫,開萬重之圍,登百城之柵。烏合之類,倏爾雲銷;蟻衆之徒,俄然電滅。於時塵驚陣後,霧起軍前,流矢縱橫,飛鋒亂注。但天不祐德,禍濫及人,勇決前驅,奄從風燭,時年卅有四。即歸柩長安,招酹遊魂,權殯私第。論其功績,則韓白易/儔;語其雄情,則蕭曹可敵。威揚八表,名振六軍。勳著皇庭,功書竹帛。天子追悼,禮錫加焉。遂韶贈儀同三司,仍令子襲。即以大業二年十一月廿三日,葬於雍州長安縣福陽鄉脩福里。
《魏書》卷二十二《孝文五王傳·元恂傳》:初,高祖將為恂娶司徒馮誕長女,以女幼,待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