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南亞

亞洲的一個次分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南亚
Remove ads

東南亞(英語:Southeast Asia,縮寫SEA),即華人傳統所稱之南洋,位於亞洲東南部,由中國以南、印度以東、新畿內亞以西與澳洲以北的多個國家地區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才出現的地區名稱。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泰國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馬來西亞的砂拉越沙巴汶萊東帝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傳媒納入東亞的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火山海嘯活動頻繁。東南亞民族以南島民族佔主導位置,其中尤以馬來族佔多數,區域內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其它如基督宗教,包括印度教泛靈論相關宗教等也存在於此區域內。印尼是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泰國則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國家,菲律賓則是東半球最多天主教徒國家。除了新成立的東帝汶以外,區域內10國組成了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即「東盟」、「東協」或「 亞細安」)組織。

快速預覽 東南亞, 土地面積 ...
Remove ads

區域範圍

東南亞在20世紀前也被歐洲人稱為東印度。中國歷史上則稱該地區為「南洋」。由於中國與印度次大陸之間的地理位置和鄰近地區的文化影響,東南亞大陸部分被歐洲地理學家稱為印度支那。然而在20世紀,這個詞更加局限於前法屬印度支那領土(柬埔寨、老撾和越南)。

至於「東南亞」一詞在1839年由美國牧師霍華德·馬爾科姆(Howard Malcolm)在他的「東南亞旅行」一書中首次使用。馬爾科姆的定義只包括大陸部分,排除了海洋部分。[2]二戰時期,盟軍於1943年成立東南亞司令部(SEAC)。「東南亞」一詞因此被廣泛使用。[3] SEAC推廣使用該術語「東南亞」,然而東南亞早期構成的概念卻不是固定的,例如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被SEAC排除在外。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東南亞」一詞的大致標準用法及其所包含的領土已經出現。

政治實體

「東南亞」現在最常見的定義包括下面列出的政治實體所在區域。

  • 國家
更多資訊 國家, 面積(km2)[4] ...

*馬來西亞的行政中心位於布城

更多資訊 屬地, 面積 (km2) ...
更多資訊 屬地, 面積 (km2) ...
Remove ads

地理劃分

Thumb
東南亞氣候

東南亞從自然地理上可分為中南半島馬來群島兩部分。東南亞的海洋方面也被稱為馬來群島,這個術語來源於歐洲對南島語族的馬來族概念。[22] 海洋東南亞的另一個術語是東印度群島,用於描述中南半島澳大利亞之間的區域。[23]

Thumb
東南亞的位置
Thumb
東南亞區域

參見:海洋東南亞大陸東南亞

兩部分分別包括下列地區:

在歷史文化上,廣西雲南的少數族群所使用的語言與中南半島國家所用的語言都是同一語系(壯侗語系南亞語系苗瑤語系)。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同屬南島語系人種上屬東亞人種臺灣亦是東南亞南島語族的起源。[24][25][26];宗教上,雲南的傣族與中南半島上不少國家都是信奉上座部佛教,地理上則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接的東亞島弧中心位置,因而有時會被視為東南亞的一部分[27];從生物地理的角度,西藏南部的部分地區也算作東南亞的一部分[28]。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也是如此,七姐妹州曼尼普爾邦有時亦然。而地理位置屬大洋洲巴布亞新畿內亞也因為文化和風俗皆與印度尼西亞相似而被視為東南亞國家之一。反而東南亞國家之一的越南,因文化和歷史上都受中華文化影響,有時也會把其列為東亞地區。

在生物地理學上,東南亞通常分為四個亞區[28]

此外,華萊士線從華萊士區東界穿過。

歷史

Thumb
根據考古研究與基因研究,推測在新石器時代南亞語系人群與南島語系人群,分別經由不同路線進入東南亞。[30]

東南亞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狩獵採集時代的和平文化。西元前兩千年以後,農業開始傳入東南亞。[31]

高棉帝國是中南半島最早興起的文明,高棉帝國的前身扶南在一世紀時便已存在於今柬埔寨一帶,主要受印度文明影響,現代高棉帝國的繼承者為柬埔寨。

在十二世紀以後,現代泰國的前身素可泰王國老撾的前身瀾滄王國緬甸的前身蒲甘王國亦紛紛興起於中南半島,這三個國家都受到早年高棉文明影響,奉行上座部佛教。同年代,越南亦已從中國獨立,逐漸向南擴張,最終併吞了越南南部曾經存在的國家占城,並佔據了原屬高棉人的湄公河三角洲

馬來群島(包含今馬來西亞與印尼一帶),最早興起的王國是印度教佛教王國,受印度文化影響,例如印尼蘇門答臘三佛齊王國,爪哇島的馬打蘭王國,盛行於七到十世紀。在十三世紀以後,伊斯蘭教傳入並逐漸盛行於馬來群島,多個伊斯蘭蘇丹國先後興起於馬來群島,例如麻六甲蘇丹國[32]

在十六世紀以後,歐洲殖民勢力逐漸進入東南亞,菲律賓印尼前後受到西班牙荷蘭的殖民。到了十九世紀,歐洲殖民勢力開始進入中南半島緬甸受到英國的殖民,被併入英屬印度越南老撾柬埔寨則受到法國的殖民,成為法屬印度支那暹羅(泰國)則藉由王室的外交手段,成為東南亞唯一未被歐洲人殖民的國家。到了二戰後,東南亞國家紛紛獨立,原先荷屬東印度獨立成印尼共和國,英國在馬來群島的殖民地則成為了馬來西亞聯邦

Remove ads

經濟

Thumb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一座對東南亞的文化教育體育財政經濟商業金融都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國際大都會

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差異很大:

Remove ads

城市經濟總量

以下為東南亞境內經濟總量前十的城市:
印尼計有4座;馬來西亞為2座;新加坡1座,參考自東南亞國家行政區劃生產總值英語List of ASEAN country subdivisions by GDP

更多資訊 東南亞排名, 城市 ...
Remove ads

全球百大海港

以下為2020年東南亞境內全球百大海港:
越南計有3座;馬來西亞及印尼為2座;新加坡、泰國及菲律賓各1座。[35]

更多資訊 東南亞排名, 世界排名 (與2019年比較) ...
Remove ads

最高建築

以下為東南亞境內前十最高建築物:
馬來西亞計有4座;越南及泰國皆為2座;菲律賓及印尼各1座,唯新加坡未入圍前十[36]

更多資訊 東南亞排名, 建築物 ...
Remove ads

外地勞工

東南亞及南亞許多國家,供應勞力至鄰近較富裕地區。整體而言,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大致可由該地區為勞工輸出、輸入地來判斷。

更多資訊 外地勞工輸出地, 輸入地 ...

人口

整個東南亞面積爲450萬平方公里。2018年,該區域人口共有6.55億人,當中有五分之一生活在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島嶼——爪哇島。印度尼西亞人口多達2.68億,乃全球第四。東南亞的宗教和民族情況複雜。除此之外,目前有近3000萬華人生活在東南亞,主要分佈在聖誕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以及越南。

民族

東南亞人口最龐大的民族爲爪哇族,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人口過億,約佔印尼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其次爲京族,越南的主體民族,人口高達8,600萬,主要分佈在越南,但在鄰國柬埔寨及老撾亦是重要的少數民族。泰族則有超過6,000萬人口,是泰國的主體民族,與老撾的主體民族寮族文化語言相近。緬甸是一個民族相當多元的國家,人口最龐大的民族是緬族,人口有3,000多萬,占該國人口的三分之二。

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兩支民族爲爪哇族和巽他族(4,000萬),其他較大的族群還有馬都拉族(800萬)、米南佳部人(800萬)、布吉人(700萬)、峇里人(400萬)、達雅族(630萬)、巴塔克人(850萬)、印尼馬來人(870萬)等。

新加坡最大的民族為華族(75.9%),其次為馬來族(15.0%)與印度裔(以泰米爾人居多)佔7.5%,其他民族佔1.6%。

馬來西亞人口最大的民族分別是馬來族(55%)、華族(23%)、印度族(7%)。但在東馬,民族構成則與西馬有很大不同,達雅族達山-杜順人分別是砂撈越州沙巴州的最大民族。東南亞的馬來族是跨國民族,除了是西馬和文萊是主要民族外,在印度尼西亞、泰國南部、新加坡都是重要的少數民族。

占族並沒有自己的國家,曾經是越南南部的主要人群,目前是現代越南中部和南部,及柬埔寨中部的少數民族。柬埔寨是一個民族較單一的國家,主體民族是高棉族,在越南南部和泰國都有分佈。苗族主要分佈在越南、老撾和中國的交界處,主要是近三百年內才移居至東南亞。

菲律賓的民族亦十分多元,人口較多的民族有他加祿人比薩亞人,絕大多數菲律賓民族屬於菲律賓語族

Remove ads

宗教

東南亞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宗教,當中,伊斯蘭教是最大的宗教,東南亞共有2.4億人(40%的當地人口)爲穆斯林,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汶萊、馬來西亞、泰國南部菲律賓南部,印度尼西亞更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大多數印度尼西亞人為穆斯林

之後爲佛教,全東南亞擁有2.05億佛教徒,位居東南亞第二(38%的當地人口),主要分佈在越南、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和新加坡。在泰國、老撾、柬埔寨、緬甸流行的佛教,以印度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為主。新加坡及越南亦相當流行儒教

基督教爲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部、馬來西亞東部及和東帝汶的強勢宗教。當中菲律賓擁有全亞洲最大的羅馬天主教人口,而東帝汶則由於是長年受葡萄牙殖民而成爲基督教國家。

印度教是印尼峇里島的主要宗教,但由於融合了當地原生的泛靈信仰而與其他地區的印度教有所不同。由於龐大的印度裔人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亦有不少印度教徒。另外在東馬沙撈越州、菲律賓的高地地區、 新畿內亞及老撾的偏遠地區,至今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生泛靈信仰。

 菲律賓 羅馬天主教(80.6%)、伊斯蘭教(6.9%~11%)[38]、基督新教福音派(2.7%)、基督堂教會(2.4%)、其他基督教教派(3.8%)、佛教(0.05% ~ 2%)[39]、泛靈信仰(0.2% ~ 1.25%)、其他(1.9%)
 越南 越南民間信仰及無宗教(73.2%)、佛教(12.2%)、羅馬天主教(6.8%)、高臺道(4.8%)、基督新教(1.5%)、和好教其他 (0.1%)[40]
 柬埔寨 上座部佛教(國教,97.9%)、伊斯蘭教(1.1%)、基督宗教(0.5%)、其他(5%)
 老撾 上座部佛教(66%)、泛靈信仰(30.7%%)、基督宗教(1.5%)、伊斯蘭教(0.1%)、猶太教(0.1%)、其他(1.6%)
 泰國 上座部佛教(國教,94.5%)、伊斯蘭教(4.29%)、基督宗教(1.17%)、其他(0.7%)
 緬甸 (無國教)上座部佛教(88%)、基督宗教(6.2%)、伊斯蘭教(4.2%)、印度教(0.5%)、泛靈信仰(0.8%)、其他(0.2%)、無信仰(0.1%)
 馬來西亞 伊斯蘭教(國教,61.3%)、佛教(19.8%)、基督宗教(9.2%)、印度教(6.3%)、其他(3.4%)
 新加坡 (無國教)佛教(33%)、伊斯蘭教(14%)、無宗教(18%)、基督宗教(18%)、道教華人民間信仰(10%)、印度教(6.4%),錫克教或其他(0.6%)
 印度尼西亞 (無國教,但是必須信仰宗教)(印尼宗教信仰伊斯蘭教(87.18%)、基督新教(7%)、羅馬天主教(2.91%)、印度教(1.69%)、佛教(0.72%)、儒教(0.55%)、其他(0.45%)[41]
 汶萊 伊斯蘭教(國教,79%)、佛教(8%)、基督宗教(9%)、其他(4.7%)
 東帝汶 羅馬天主教(國教,97.57%)、伊斯蘭教(0.24%)、基督新教(1.96%)、其他(0.23%)
 印度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
主要為印度教,其餘為伊斯蘭教基督宗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
 聖誕島 伊斯蘭教(19.4%)、佛教道教(18.1%)、基督宗教(8.9%)、不信仰宗教者(15.2%)、其他信仰者(38.4%)
 科科斯(基林)群島 伊斯蘭教(85%)、其他(15%)
南海諸島 大乘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儒家道教和無宗教者

語言

以下列表爲東南亞各國的官方語言及主要語言。

更多資訊 國家/地區, 官方語言 ...

城市群

政治與外交

東盟歐盟最明顯的區別之一就在於東盟堅持奉行「互不干涉內政」原則,成員國之間互相尊重彼此採取的政體,同時在對待區域外國家的外交政策方面也不奉行統一的路線方針,但在南海問題上則採取彼此忍讓、互不爭鬥的政策。

政體

更多資訊 政體, 實行此政體之國家及地區 ...

東南亞國家及地區政體列表

外交

Thumb
2018年8月3日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穆罕默德美國國務卿麥克·蓬佩奧會面

教育

以下為據2025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東南亞境內前十的大學:[54]

更多資訊 東南亞排名, 世界排名 (與2021年比較)[54][55] ...

體育

以下為東南亞國家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統計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1896–2024)

更多資訊 排名, NOC ...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