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生,發源於西周,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春秋戰國時期[1][2]。當時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織女星與兩旁兩顆較暗的星形成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在此東面可見牛郎星[3]

Quick Facts 七夕, 別名 ...
七夕
Thumb
別名乞巧節、七姐誕、七娘生、巧夕、七巧節
參與者漢字文化圈
意義乞巧、祈福
日期農曆七月初七
相關節日日本七夕朝鮮七夕
Close
Quick Facts 漢語名稱, 漢語 ...
七夕
Thumb
2009年日本神奈川縣湘南平塚七夕祭日語湘南ひらつか七夕まつり
漢語名稱
漢語七夕
乞巧
漢語乞巧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 Thất Tịch、Ngày Thất Tịch、Khất xảo tiết、Thất thư đản、Xảo tịch
儒字 七夕、乞巧節、七姐誕、巧夕
韓語名稱
諺文칠석
漢字七夕
日語名稱
漢字 七夕
Close
Thumb
廣東、港澳七夕的祭品,包括紙紮七姐盤及獻給王母娘娘(左上)、牛郎(左下)、七姐及其六位姊姊的紙衣
Thumb
臺灣臺南開隆宮七夕祭品

漢朝以後,七夕開始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正式成為屬於適齡男女的節日[4][5]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代。目前成為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日期被定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主要的習俗是乞巧、祈願、拜織女、吃巧果、染指甲、結紮巧姑等。流傳到日本亦是來自於牛郎織女的傳說。

由來

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可以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6][7]。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漢朝以後,開始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4][5]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

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織女星名稱的由來可以從《詩經·豳風·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推敲得知,由於九月是氣候較為涼爽的晚秋,也是穿着寒衣的時節。九月授衣,則必須八月裁製,七月當然就是織婦們織布的時間。牛郎星名為牽牛,則有着「犧牲」的意思。《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殺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時,正好是草木豐茂,用以貢獻牧草給牲畜的時節;到八月則依據牲畜體格,觀察哪些適合用以祭祀;九月則宰殺牲畜用以祭拜神明。

而《禮記·月令》稱八月為「循行犧牲」,而此時織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則升上天頂,宛若在追逐織女星般。七夕時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背後應該有着配合時令與天文景象的源由。

節慶習俗

古時,七夕有曬書、曬衣的習俗,據說可以避免蟲蛀。人們選擇七月七日,天門洞開,陽光強烈,龍王爺「曬鱗日」此日暴曬衣服、棉被之類,以防蟲蛀,讀書人也往往在這一天曝曬書籍。漢後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普及全國。東漢崔實《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

由於過往女子的針黹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份,每逢七姐誕,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名為「乞巧」。其間結會綵樓,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8][9][10][11]漸漸七夕成為「女兒節」。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習俗

中國大陸

江南

江南的刺繡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將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藉助水的表面張力將針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針周圍會出現水波紋,哪一個波紋最複雜,就會繡出最好的作品,有時針上穿有紅絲,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詩人林傑的詩《乞巧》說:「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着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着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江蘇一帶的乞巧活動有淨水視影,取淨水一碗於陽光下曝曬,露天過夜,即撿細草棒浮於水中,視其影來定驗巧拙。許多青年女子採用小針看水底針影來應驗智愚的。 其他地區亦有漢族採用這種方式來應驗巧拙智愚。[12]

不少地區年輕女子喜在七夕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這項習俗和七夕「聖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淨的神聖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髮,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裏的聖水淨髮,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如湖南湘潭地區《攸縣誌》:「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髮。」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在七夕沐髮。

西南

染指甲為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年輕姑娘們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傳說這樣可以年輕美麗,對未婚女子而言還意味着找到如意郎君。

膠東

膠東地區則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婦女們穿上新裝,歡聚一堂、盟結七姐妹;少女們則製作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稱巧餅,用來祭祀織女。

廣東

在廣東,人們六月便開始準備,把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裏等待發芽。臨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鵲橋,還會製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七夕之夜,人們在廳堂中擺放八仙桌,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和女紅巧物。

據明清至民國時期部分書籍所載,廣州姑娘於七夕中展示出來的巧藝,有一粒穀粒大小的繡花鞋、指甲大小的各式扇子,玲瓏輕飄的小羅帳及特製的蓮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灑杯大小,盆內描有兩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難以區別。到了初七晚,繼續如昨晚一樣祀神,稱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粵西部分鄉村有在七月七日做籺拜神的習俗。根據傳統習俗,人們先拜廟裏的「老爺」(菩薩),再拜土地公。拜神的貢品一般有籺、三茶五酒、水果等。

福建

  • 閩都

在閩都地區,七夕這天有吃蠶豆風俗,在閩語裏,「塍」與「蠶」同音,人們認為分田豆可以把親情、愛情、友情、鄰里情牢牢纏住,七夕夜成了人們吃蠶豆、話家常、消舊怨、結友情的大好時光。

  • 泉漳

在泉漳地區,七夕這天有吃石榴和用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用紅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等習俗;家中有小孩的家庭也會祭拜七娘媽。

香港

現時在香港,仍然有少量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於七姐誕當日到紙紮店購買「七姐衣」、「七姐盆」,於當晚用來拜祭七姐。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

坪洲西貢石籬各有一間七姐廟,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臺灣

在臺灣,織女為兒童的保護神,織女誕辰這天,要燒壽金娘媽衣,準備油飯麻油雞七碗,供織女和她的六位姊姊使用,若家中有還未上小學的幼兒,則會在這晚盛一碗油飯與雞酒,在幼兒睡覺的房間床上或床邊,祭祀床母,祈求小朋友身體健康,晚上不會失眠,還會焚燒紙錢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每年都要祭祀,不間斷,直至十六歲。在台南[13]鹿港[14]還保有做十六歲[15]成年禮。近年,傳統七夕民俗活動在臺灣已日漸式微,並且興起商業化的七夕情人節。但在廟方宣傳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與傳統七夕民俗活動,七夕民俗開始復興。

海外華人

馬來西亞安順的華裔廣東客家移民,在七夕前一夜到七夕間,少女們會對菜籃姑問姻緣[16]

日本

Thumb
日本江戶時代的七夕,1852,歌川廣重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便把農曆七月初七改為公曆七月七日慶祝。陰曆的七月七日被日本人稱為「舊七夕」。

琉球的習俗是掃墓祭祖及曬書。

朝鮮半島

文化

文物

Thumb
  • 牛宿、女宿圖(漢畫像石)(漢代(前202年-220年),河南南陽南陽漢畫館
  • 青龍白虎、牛郎織女畫像漢代(前202年-220年),四川郫縣新勝場出土):主體為青龍白虎銜壁,龍虎上方刻牛郎牽牛,織女手執機梭。
  • 乞巧圖北宋仿唐本,十世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 漢宮乞巧圖宋代李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漢宮圖宋代趙伯駒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此幅為一紈扇形式的小冊頁,畫漢宮七夕故事,描寫宮娥彩女們在天階夜色涼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針樓乞巧習俗。
  • 乞巧圖明代仇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此卷用白描法寫出七夕夜間庭院中婦女們燃燭齋供的情景。
  • 桐蔭乞巧清代陳枚月曼清游圖冊八月部分):描繪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場面,七夕之夜,女人們以碗裝水置於庭院,然後將一束針散放其中,人們爭相觀看在水中呈列的圖案,據說圖案的形狀越好看,放針者的手就越靈巧。
  • 緙絲七夕乞巧圖軸清代):此圖軸在本色地上彩緙七夕佳節牛郎、織女在天上鵲橋相會、人間婦女或憑欄遠眺、或對空乞巧的場景。作品採用一至二色間暈的裝飾方法,施以平緙、構緙、緙金等技法緙織。紋樣大面積運用線條勾勒,然後填彩。圖中的亭台樓閣、捲簾、臥榻和牆壁完全依照界畫的程式用界尺畫出。

詩詞

詩經·小雅·大東》中有一首詩:

大意是說天上的織女星,坐在織布機旁,無心織絹,卻一心一意地想着銀河對岸的牽牛星,而為之眷念不已。可見在西周時代,就有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故事的想像與傳說。

史記·天官書》和《漢書·天文志》中,也都有牽牛、織女雙星的記載。晉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裏,說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七月七日夜晚與牽牛在銀河相會,已經為這個戀愛的故事勾勒出一個鮮明的輪廓。

到了南北朝時,任眆在《述異記》中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這項記載準確講他是從「古詩十九首」中獲得靈感,其中的一首描寫《迢迢牽牛星》, 比起《詩經》中的那首,更描繪得淒淒切切,道出了一對有情人,兩地相思,愁昔滿懷的悲涼況味:

此外,干寶的《搜神記》中把天上的牛郎與織女雙星,說成是漢代孝子董永夫婦的故事。南朝吳均的《續齊諧記》裏記載:「桂陽成武丁,有仙道,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暫詣牛郎。』至今云:『織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記述唐玄宗與楊玉環,以牛郎織女為例,共誓白頭之約:

北宋秦觀專門寫過一首《鵲橋仙》:

唐代杜牧的《秋夕》描寫一名宮女在七夕之夜的寂寞苦悶:

參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