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龍鬚溝》是老舍編劇、焦菊隱導演的話劇,並帶有一定程度的政策宣傳色彩。首演於1951年,講述1950年北京龍鬚溝治理的故事。
龍鬚溝劇本存在兩個版本:
龍鬚溝主要舞台為老北京龍鬚溝一帶的小雜院,講述院內四戶人家從1949年前到1950年代初期的生活,登場人物有程瘋子、程娘子、趙大爺、王大媽、丁四、丁四嫂、小妞、二春、二嘎子等,對中國大陸社會在1949年的改變,作出了作者等人的解釋。[2]
1949年老舍先生從美國回到中國,任北京市文聯主席,創作了《方珍珠》後表示要去1950年春開工的龍鬚溝改造工程體驗生活並以此創作劇本。但由於腿疾,老舍只去了龍鬚溝現場一次,但派北京市文聯的助手林斤瀾持續在龍鬚溝走訪採風,不斷匯報見聞。老舍在《〈龍鬚溝〉寫作經過》寫:「在我的二十多年的寫作經驗中,寫《龍鬚溝》是個最大的冒險。不錯,在執筆以前,我閱讀了一些參考資料,並且親臨其境去觀察;可是,那都並沒有幫助我滿膛滿餡的了解了龍鬚溝。」1950年8月,老舍寫完《龍鬚溝》,9月在《北京文藝》發表。1951年2月1日北京解放兩周年,該劇在焦菊隱導演下由「老人藝」話劇隊首演,主要演員有于是之、葉子、黎頻、韓冰、鄭榕、楊寶琮、李大千等,該劇在首演後大獲成功。毛澤東不喜歡看話劇,曾說:我們天天在演話劇,還看別人幹什麼?誰也不會演得比我們更好。在周恩來的推薦下,毛澤東看了《龍鬚溝》,並說:好的話劇,像《龍鬚溝》這樣的,我也是看的。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為表彰老舍先生的突出貢獻授予其「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稱號。1953年,新成立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對該劇進行了重新排演,焦菊隱依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對該劇進行了部分改編,該劇也成為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代表曲目。[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