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語白話文(簡稱閩白閩文)是一種符合閩語語法詞彙、句式,混用傳統漢字閩語漢字行文的閩語書寫系統。

Quick Facts 閩文, 類型 ...
閩文
類型
使用時期
1910年代(或更早)至今
相關書寫體系
父體系
姊妹體系官話白話文
吳語白話文
粵語白話文
閩南語白話文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Close

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北方漢語白話文運動取得成功,以符合官話口語詞彙、語法的現代漢語白話文逐漸取代了與口語脫離的文言文。與此同時,中國各地方語言都相繼出現了各自的口語書面化嘗試和努力。在民間閩語白話文也得以延續並在民間廣泛使用,例如閩劇劇本和其它書籍等。

閩文使用傳統漢字和民間專門為書寫閩語而創制的閩語漢字書寫。經過長期發展,閩語行文已經趨於成熟,閩語成文一般情況沒有什麼問題。對於閩語使用者而言,閩文達意優於現代漢語白話文,因為後者與閩語詞彙、文法脫離,表達某些意境或精確紀錄閩語原話的時候會造成某些失真。

歷史

Thumb
《天文問答》裏使用的閩語白話文體

閩語白話文目前最早的考證是在大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開始出現,是來自於福州評話刻本的《七星白紙馬》。在此之前的大明時期出現了公眾場所演唱的伬藝,伬藝的歌詞裏就保留非常多的閩語白話文體,在福州、福寧等地流行。大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創作出《天文問答》書籍,該書籍使用了大量的閩語白話文書寫。

十九世紀來福州府的傳教士懷德(M. C. White)在回憶錄中有寫道:「福州街邊書攤上租售的民間讀書大多是方言漢字書寫。」[1]。可見,在當時用閩語字來書寫閩語白話文的讀物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並且具有一定的福州市場規模。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前,閩語白話文在福建台灣海外閩僑的之間已經非常盛行,但中國大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普通話成為全國標準語言並逐漸推廣全國,故此閩語白話文並沒有得到重視,但直至今日仍然有不少閩語人使用。福州的閩劇劇本和評話至今還在使用閩語白話文書寫。

代表作品

文學

Thumb
《福州歌謠甲集》裏使用的閩語白話文體(此篇是福州民間著名的『真鳥囝』歌謠)
  • 戲曲文學:貽順哥燭蒂鄭唐傳紅裙記揀茶記荔枝換降桃雙碟扇貶官記甘國寶王連連拜香
  • 歌謠文學:福州歌謠甲集真鳥囝月光光祭灶祭葫蘆(祭灶歌)等)
  • 教會文學:聖經舊約:初集聖經新約全書天文問答
  • 課本文學:日華對譯福州語日閩會話閩語入門

字詞典

  • 閩英辭彙(陳立鷗、羅傑瑞 合編,1965年)
  • 福州方言詞典(李如龍、梁玉璋、鄒光椿、陳澤平編,1994年)
  • 福州方言詞典(馮愛珍著,1998年)
  • 福州八音字典(施文鈴著,2013年)
  • 福州語音字典(塗禎樑著,2010年)
  • 福州八音字典(施文鈴著,2013年)
  • 福州方言大詞典(陳澤平、林勤著,2020年)
  • 現代福州八音字典(盧美松著,2020年)

參考

參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