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是百合科鬱金香屬的一個栽培種,又稱洋荷花、旱荷花。絕大多數鬱金香屬栽培品種都屬於本種,其起源地為中國的天山,可能起源於眼斑鬱金香(學名:Tulipa agenensis)、亞美尼亞鬱金香(學名:Tulipa armena)、準噶爾鬱金香(學名:Tulipa suaveolens)等種的雜交。[1]
為人熟知的外銷大國荷蘭初次引進鬱金香是在16世紀末,因生長地區緯度不同而花期各異,普遍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雖然全世界約有2,000多個鬱金香品種,但大量生產者大約只有150種。
被歐洲人稱為「魔幻之花」的鬱金香,自古以來就有一種莫名的魔力使園藝學家熱衷於品種改良,甚至有人傾家蕩產只為了它那稀有的球根(實際上為鱗莖,球根植物泛指根或地下莖呈球或塊狀之植物)[來源請求]。後來鬱金香是成為了荷蘭的國花。
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扁圓錐形或扁卵圓形,長約2釐米,具棕褐色皮股,外被淡黃色纖維狀皮膜。莖葉光滑具白粉。葉出,3-5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1厘米,寬1-6.5釐米;基生者2-3枚,較寬大,莖生者1-2枚。花莖高6-10釐米,花單生莖頂,大形直立,林狀,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長35-55釐米;花單生,直立,長5-7.5釐米;花被[註 1]6片,倒卵形,鮮黃色或紫紅色,具黃色條紋和斑點:雄蕊6,離生,花葯長0.7-1.3釐米,基部著生,花絲基部寬闊;雌蕊長1.7-2.5釐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鍾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複色。花期一般為3~5月,
分類
由於現代的鬱金香經過長期的雜交,產生了大量不同花形花色的品種,而被分類為十五類。[2]
- 第二類:重瓣早花型
- 第三類:凱旋型
- 第四類:達爾文雜交型
- 第五類:單瓣晚花型
- 第六類:百合花型
- 第七類:穗邊型
- 第八類:綠花型
- 第九類:林布蘭型
- 第十類:鸚鵡型
- 第十一類:重瓣晚花型
- 第十二類:考夫曼尼雜交型
- 第十三類:佛斯特尼亞雜交型
- 第十四類:葛雷基雜交型
- 第十五類:其他型
歷史
鬱金香原本是亞洲草原上的一種野花,隨着土耳其人來到了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地區。第一個把鬱金香介紹到西方的,是在16世紀擔任奧地利皇帝大使的巴斯拜克。他在返鄉途中將鬱金香球莖帶回了佛蘭德[3]。
鬱金香的歐洲名字來自土耳其人給它取的暱稱「tulbend」,即波斯語的「頭巾」[3]。
花語
「博愛、體貼、高雅、富貴、能幹、聰穎。」
傳說
相傳有一位善良且貌美的少女同時受到三名男子的愛慕和追求;一位是驍勇的騎士以寶劍相許、一位是富商以黃金示愛,最後一位則是以皇冠相諾的王子。然而善體人意的少女不想拒絕之中任何一者,花神聽見她的心聲後便將她化為鬱金香—長葉為寶劍、花身為皇冠、球根為黃金,如此她便接受了每位追求者的愛意。
相關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