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世光事件,韓國稱陸英修狙擊事件(육영수 저격 사건/陸英修狙擊事件)或朴正熙狙擊未遂事件(박정희 저격 미수 사건/朴正熙狙擊未遂事件),發生在1974年8月15日。當時,韓國總統朴正熙與其夫人陸英修正在中央國立劇場出席光復節29年紀念儀式,被第二代旅日韓僑文世光(1951年12月26日-1974年12月20日)槍擊,朴正熙躲過殺身之禍,但陸英修則中彈身亡。事件造成日韓關係高度緊張,一度瀕臨斷交。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4月7日) |
時年23歲的文世光是出生在大阪的韓僑,事情發生前數日,他由日本入境,住在漢城朝鮮酒店1,030房間。
事件發生當日8時,文世光攜帶一支裝了五發子彈的美制38口徑的史密斯韋森手槍從普通入口進入劇場大廳。他在大廳徘徊一段時間,試圖尋找下手時機,但終因距離太遠而放棄。
10時,光復節慶祝大會準時開始。文世光從劇場南面的後門進入會場,就座於B排214號座位。大會由朴正熙致詞。10時23分,文世光拔出手槍展開行動。因為過於緊張,第一發子彈不慎射中了自己的大腿,但由於裝了消音器而並未被他人注意到。之後他沿通道向主席臺奔跑,向朴正熙發射了第二發子彈,並未擊中朴正熙而是打在了左側。軍人出身的朴正熙迅即躲藏到了講臺之後。第三發子彈是顆啞彈。第四發擊中了主席臺上的總統夫人陸英修的頭部。文世光被其他觀衆的腳絆倒,第五發子彈擊中講臺後的大韓民國國旗。五發子彈射盡不過數秒,其間總統警衛亦舉槍對射。雙方共發射七枚子彈(文發射的一枚啞彈除外)。在混戰中,來自首爾城東經營高等學校合唱團的17歲高中女生張峰華(韓語:장봉화,1957年-1974年8月15日)被流彈擊中當場身亡(據說此彈為警衛所發)。文世光迅速被制伏。
文世光被制伏後,朴正熙繼續鎮定將演說發表完畢。陸英修被迅速送進首爾國立大學醫院,經過5小時40分的手術後,於當晚7時去世,終年49歲。
事件發生之後,韓國政府迅速展開調查。調查認為文世光受到在日本朝鮮人總聯合會的幹部金浩龍的指使而犯罪,參與者還有文世光的朋友日本人吉井美喜子,後者用自己丈夫的名義幫助文世光僞造護照;刺殺用槍是偷盜於大阪警署的警用手槍。
此事件在10月7日開審,文世光承認自己的罪行,經一審、二審後,文世光最後判以死刑,1974年12月20日,文世光在首爾看守所被處以絞刑。[1]
“ | 然而,目前南朝鮮的部分當權者不是這樣做,而是幹着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勾當。南朝鮮反動派拋出什麼「地道事件」啦,又是什麼啦,來大叫大嚷,這都是為了製造掀起「反共」騷動的藉口而憑空捏造出來的。他們不僅捏造了「地道事件」,還製造了所謂「文世光事件」。「文世光事件」是南朝鮮當權者為了鎮壓總聯而一手捏造出來的。日本警察也調查過,總聯不是根本不認識文世光這個人嗎。所謂「地道事件」也是這樣的貨色。[2] | ” |
此事件使日韓關係在外交正常化後進入最壞的局面,一度到了面臨斷交的地步。
韓國方面認為日本方面對犯人文世光的調查不力,對旅日朝鮮人總聯合會管理不嚴,並要求日本政府對向文世光發放日本護照的經過進行解釋,並要求日本對朝總聯大阪生野西分部政治部長金浩龍等日本國內的同謀進行徹底調查,並解散在日本朝鮮人總聯合會。
朴正熙於1974年8月30日甚至對日本駐韓大使說,如果日本政府不表示出積極的態度,韓日間簽署的基本條約就會受到影響。這是朴正熙在威脅日本,如果日本不積極合作,即使斷交也在所不辭。韓國國內民眾的反日情緒也高漲,日本駐韓大使館、總領事館等都受到衝擊。
1974年9月,日本自民黨副總裁椎名悅三郎訪韓,轉達了田中首相的親筆信,用口頭「補充說明」的方式進行了相關事項的約定,韓日間的這場外交紛爭得以告一段落。
在日本進行的審判中,金浩龍因為沒有犯罪證據而被無罪釋放,吉井美喜子僅因違反《護照管理法》等嫌疑得到三年徒刑、緩刑一年的從輕判決。
韓國外交通商部在2005年1月20日對外公開了「文世光事件」,也就是1974年8月15日發生的襲擊韓國前總統朴正熙事件的外交文件。外交通商部宣佈,按照「外交文件公開的有關規定」,將經過30年的這些文件從20日起在首爾外交安全研究院向市民公開。
當天公開的前總統朴正熙被襲事件有關文件共15冊,3千多頁。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