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海南省未識別民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回輝人(Utsul、ĥu Zaan),也稱海南占族、海南回族,是中國未識別民族,主要居住在海南三亞市鳳凰鎮的回新社區、回輝社區,約有9400人。[2]回輝人是占族在海南島的分支,操回輝話,屬南島語系。回輝人信仰伊斯蘭教,因而被中國政府認定為回族,但民族定位依然模糊,有學者認為是現今占族的一個民系,也有的學者認為應獨立成為回輝族或稱為北占族(因回輝話屬北占語支)。
回輝人的祖先是晚唐時期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留居海南的後裔,以及從占婆國(現越南南部)外逃的占族人。在宋元年間占婆國領土不斷被越南侵佔,占族人前後數批被迫逃入海南島,並與海南各族人民融合後形成穆斯林群體。[3]他們目前被中國政府定義為回族人,然而與中國大陸的回族人祖先大相逕庭:大陸回族大部分起源於中國本地歸皈者,少數人有中亞和西亞混血,語言主要是漢語官話;回輝穆斯林主要是越占戰爭期間及占婆被越南攻滅之後其遺民北逃海南島而產生的民族,其使用的語言為北部占語,屬於南島語系。
隨着2010年以後中國政府加大對新疆等地穆斯林少數民族的打壓,這種趨勢也逐步波及到三亞回輝人。自2018年起,中共開始限制他們與阿拉伯世界的聯繫,禁止18歲以下兒童學習阿拉伯語,並要求清真寺拆除宣禮塔上的廣播設備,改放在地上並調低音量。政府還禁止回輝女學生戴頭巾上學,引發當地人的強烈抗議。[4][5]
中共的目標是要切斷回輝人與伊斯蘭教的聯繫,並推動以漢族為核心的「中國文化統一」。官方文件要求最大限度減少阿拉伯和伊斯蘭文化在三亞回輝社區的影響,限制伊斯蘭特色建築,取消伊斯蘭標誌,並加強對回輝人的監控和思想教育。這一系列措施被認為是中共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同化和滅絕的一部分。[6][7]
三亞回輝人的單一民族地位不獲中國政府承認,被官方劃歸為未識別民族,甚至直接被中國政府認定為回族的支系。但實際上他們和中國回族的源頭大相逕庭,反而與東南亞有深厚的文化淵源。[8]
回輝人是中國唯一的馬來-松巴哇語群族群、唯一的南島系穆斯林族群,由於人數較少,民族識別時與信仰哈乃斐派的回族統劃為回民族。同時,回輝話也是南島語系之中極罕見的單音節聲調語言、唯一屬於東南亞大陸語盟的成員,擁有一定數量的黎語借詞,與占語有較近的親緣關係。
三亞回輝人的遠祖是從越南占婆王國逃到海南島的占族人。占婆王國曾是南海一帶的重要海上勢力,在15世紀時其國王皈依伊斯蘭教。遭到越南高棉入侵的占族人開始陸續逃難到海南島定居下來。[8]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曾摧毀當地的清真寺和毀燒古蘭經,使得他們的宗教活動受到嚴重打擊。1978年後,三亞回輝人才得以重新恢復正常的宗教生活,重建清真寺。[9][10]
隨着改革開放以來中外交流日益頻繁,三亞回輝人也開始與東南亞等地的穆斯林重建聯繫。有些年輕人甚至前往沙特阿拉伯等地學習伊斯蘭教義。[11]
回輝人因其特殊的歷史文化而倍受中國及海外學者關注和研究,被視為中國南方回民文化的獨特代表。現今三亞市海棠區還有藤橋伊斯蘭古墓群等國家級文物。此外還有很多散落民間代代傳承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海南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三亞回輝人與中國境內其他穆斯林群體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血統、語言、服飾和飲食等都與中國大陸的回族大不相同。他們使用的語言是屬於南島語系的回輝語,與東南亞占族人的語言和馬來語相近。女性傳統上會戴頭巾,長袍也是她們的特色服飾。[12]
三亞回輝人與當地漢族(主要為海南閩人)之間向來和諧相處,很少發生衝突。他們以虔誠的伊斯蘭信仰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聞名,經濟上也相對發達。直到2017年,中國政府還曾自豪地宣傳他們的「回族文化」,稱三亞是南中國海各國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12][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