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鴝學名Copsychus saularis)是鶲科鵲鴝屬的一種小型鳥類,又名豬屎渣、吱渣、信鳥或四喜,分佈在中國華南地區、南亞、東南亞的林地和城市中。鵲鴝外表為黑白二色,尾羽較長,在地面上活動時常將其直立起來,鵲鴝以其優美的歌聲而知名,在部分地區是籠養鳥,是孟加拉國國鳥[2]

Quick Facts 鵲鴝, 保護狀況 ...
鵲鴝
Thumb
雄鳥(左)、雌鳥(右)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鶲科 Muscicapidae
屬: 鵲鴝屬 Copsychus
種:
鵲鴝 C. saularis
二名法
Copsychus saularis
(Linnaeus, 1758)
異名

Gracula saularis Linnaeus, 1758

Close

分類與命名

鵲鴝由卡爾·林奈於1758年在《自然系統》中命名,最初被歸入鷯哥屬,學名為Gracula saularis。鵲鴝屬的屬名Copsychus來自古希臘語的κοψυχος/kopsukhosκοψιχος/kopsikhos,意為「烏鶇」;種加詞saularis來自古希臘語的σαυλος/saulos,意為「大搖大擺地搖動着尾巴,跳着行走」,指的是鵲鴝搖動尾巴、跳動的行為習慣,這個名字來源於比林奈更早的英國博物學家約翰·雷對其的稱呼「Saulary」。[3]

鵲鴝在印地語中被稱為Dhǎiyǎl,因此早期的一些英國博物學家給它取的英文名為dialbird,已知最早使用這個名字的學者是Eleazar Albin英語Eleazar Albin;而日晷的英文為sundial,因此法國博物學家François Levaillant英語François Levaillant誤以為這個英文名與日晷有關;而英國博物學家Thomas C. Jerdon英語Thomas C. Jerdon猜測鵲鴝的種加詞saularis來自於筆誤,林奈原本可能想要將其命名為solaris(拉丁語,意為「太陽」,暗示鵲鴝與日晷的「聯繫」);而愛德華·布萊思則認為種加詞來自印地語單詞Saulary,意為「一百首歌曲」,但實際上這個單詞在印地語中與鵲鴝無關。[4]

按照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鳥類名錄和Clements世界鳥類名錄英語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鵲鴝現有以下七個亞種,Clements進一步將它們歸入兩個亞種組:[3][5]

形態

Thumb
一隻未成年的鵲鴝

鵲鴝體長19—21厘米(7.5—8.3英寸),體重29—51.3克(1.02—1.81盎司),雄鳥上半部為黑色並帶有藍色光澤,雌鳥則為灰色,兩翼有白斑,指名亞種等數個亞種(C. s. andamanensisceylonensismusicussaularis)腹部為白色,臀部帶有輕微的淡黃色,尾羽兩側為白色,其它亞種(C. s. amoenusadamsipluto)雄鳥的腹部為黑色,與其頭部和背部顏色一致,雌鳥則為灰色。[3]

時常豎起尾巴,把尾翼扭向前方,在地上則常以彈跳方式前進鵲鴝與喜鵲相似,但體形較為細小。鵲鴝性格活潑好動,覓食時常擺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興時會在樹枝或大廈外牆鳴唱。因此在中國大陸有「四喜兒」之稱。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