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古道清朝臺灣鳳山縣舊城新城之間往來之道路,當時兩城之間的聯絡道路有三條,其中以舊城東門凹仔底灣仔內、寶珠溝、獅頭、赤山至新城北門之間的道路最為主要,舊稱大路,也是現今通稱的雙城古道;另兩條在其北及其南,北路為舊城北門經新庄子、覆鼎金、林內、山仔腳、赤山至新城北門,舊稱小路;南路為舊城南門經漯仔底渡、三塊厝、大港至新城西門[1][2][3]。經日治時期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現今部分路段已被重劃或拓寬,但仍有部分路段保存。

Thumb
依據1898年台灣堡圖所繪之鳳山縣新舊城之間三條連絡道路, 為雙城之位置, 為最主要的大路,也是現今通稱的雙城古道, 為小路, 為無特定名稱的南路,黑字為途中所經之聚落,藍字為河流、埤塘及港渡。

歷史

1684年(康熙23年)於鳳山縣興隆莊設置鳳山縣縣治,1722年(康熙61年)因朱一貴事件而建城;1786年(乾隆51年),發生林爽文事件,縣城被莊大田攻陷,縣署被焚,1788年(乾隆53年),將縣治遷移至大竹里下埤頭街[3]。至此新舊兩城位置成形,民間的貿易,官方的巡閱而有修築道路的需求[2],雙城間的道路有三條,其中最主要的道路為自舊城東門凹仔底灣仔內、寶珠溝、獅頭、赤山至新城北門之間的道路,舊稱大路[2],也是現今通稱的雙城古道,最早紀錄於1756年的乾隆台灣輿圖,也是台灣史上唯一的聯繫新舊縣治兩城之道路[3]。而其南北另各有一條連絡新舊城之道路,北路自舊城北門經新庄子、覆鼎金、林內、山仔腳、赤山至新城北門,舊稱小路;南路自舊城南門經漯仔底渡、三塊厝、大港至新城西門,無特定名稱[2]

1807年(嘉慶12年),蔡牽黨羽吳淮泗攻陷新城,使縣治遷回舊城,但因舊城設施年久失修,新城官民未遷;1824年(道光4年),台灣知府方傳穟募得改建預算,於1826年(道光6年)竣工,由原先的土城改建為石城,並新建官署、倉廒、監獄等,但新城官民因考量新城區位較優、聚落規模興盛且設施完善等因素仍未遷移,1847年(道光27年),清廷同意將縣治遷回新城[2]

1895年,進入日治時期,部分路廊開始被截彎取直及拓寬,或以新路取代之,其中以南路的變遷最大,截彎取直後形成現今中山西路建國路的雛型,而三塊厝與舊城之間的西段路廊也有改建[2]

1980年代,高雄市政府的都市計劃大規模改變原有的路網,使三條古道有部分路段被拓寬及重劃而截斷,南路的變遷仍為最大,舊城至漯仔底渡之間的路廊幾乎完全消失,而大路在凹仔底地區的路段也被大幅重劃,但在重劃中仍保留部分路廊,小路則保存較完善[4]

路廊

大路

大路為現今通稱的雙城古道,由左營區舊城東門開始,至凹子底,於七吼橋渡過愛河進入三民區灣仔內地區,再經寶珠溝、獅頭等聚落至鳳山區的赤山,由新城北門進入下埤頭街。

舊城至七孔橋(左營區)

舊城東門為雙城古道之大路的起點,首先進入前峰尾地區,由門前沿大義國中旁的東門路開始,在翠華路口被台鐵縱貫線截斷,過去東門路曾有平交道,但在1980年代的一波重劃下封閉,使現今縱貫線兩邊的東門路互不相連,古道於縱貫線東方續行,仍名為東門路,至瑞豐夜市內部之走道而止於裕誠路南屏路口,瑞豐夜市與七吼橋之間的路廊被大規模重劃,但仍留下明誠二路546巷與太華街54巷兩小段路廊;七孔橋以西的路廊在重劃前皆名為東門路,且在鐵路以東的路廊為左營區鼓山區的區界,現今區界在瑞豐夜市以西隨着重劃而調整[2][3][4]

七吼橋至獅頭(三民區)

古道於七吼橋渡過愛河,七吼橋又稱七孔橋、七空橋[5],其位置在現今自由路跨過愛河的自由橋東方約十幾公尺。七吼橋舊時因位於田尾渡而稱田尾橋,於道光年間的林源成所造,長四、寬五[6],當時以咾咕石、石板和石灰砌成,考量水運及洪水,橋墩間距有一定間隔,共有七個孔道,而在日治時期,因內帷水泥廠之原料需求而自覆鼎金搬運紅土,七吼橋水運需求已不敷使用,而拆除中間三孔,僅留兩側各兩孔,而橋面因年久而結構不穩,1967年改建為鋼筋水泥橋[7],並於1990年隨着自由路跨愛河的自由橋興建而拆除[3]

古道於七吼橋之後進入灣仔內與寶珠溝聚落,此段為路廊保存較完整之路段,由灣興街在自由路口東方的轉角開始,向西南西方一路通至民族一路312巷、灣中街、建工路718巷、建興路、寶安街,部分路段已拓寬及截彎取直,但大體上仍維持原有的路廊;而自寶安街穿越現今之民族國中與光武國小之後,進入獅頭聚落,在國道一號以東,沿着九如一路214巷22弄、陽明路43巷、陽明路36巷、澄清路335巷行至澄清路[2][3][4]

獅頭至新城(鳳山區)

古道進入鳳山區後,澄清路與文福公園間的路段已被重劃,自建國路三段483巷進去文福公園旁的小徑開始,接建國路三段365巷,旁有土地公廟,止於建國路三段,自青年路二段216巷再開始,在赤山聚落經文衡殿前的文殿街,再接八德路、文衡路、和平路,於鳳松路平交道跨過台鐵屏東線,接鳳山區中正路,在協和路口北側通過屬曹公圳系的外濠溝(鳳山新城北門護城河),進入新城外北門,至光復路口南側抵達終點,進入新城北門[2][3][4]

小路

小路由左營區舊城北門埤仔頭聚落開始,經新庄子聚落,於鼎新橋渡過愛河進入三民區覆鼎金地區,經鳥松區林內、山仔腳聚落至鳳山區赤山地區,與大路會合後,由新城北門進入下埤頭街。因行經地區大多位於市郊,小路成為三條古道中現存路廊最完整的一條[2]

小路於北門開始,沿着龜山與蓮池潭之間的水岸步道行徑,接新庄仔路經新庄子聚落至船仔頭港,於鼎新橋(舊名船仔頭橋[6])跨過愛河進入覆鼎金地區,接天祥路經外埔仔,至鼎金中街進入覆鼎金主要聚落,沿着聚落南緣的金鼎路,於鳥穴仔再接鼎金中街及金獅湖南緣的金鼎路66巷,止於國道一號西側,跨過國道及高雄市殯葬管理處後,進入鳥松區,在殯葬管理處旁的山腳路繼續,沿着山腳路經林內及山仔腳聚落,再進入鳳山區,沿青年路二段再接八德路433巷,止於八德路,與大路的會合處已被重劃[2][4]

古道保存

雙城古道因位於都市地區,現今雖有部分路廊留存,但原始面貌已完全被柏油路或其他建築物覆蓋,1996年,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拓寬翠華路時,在東門路口發現雙城古道的路面遺跡,2013年,進行中的鐵路地下化工程再度挖到古道遺跡,開挖剖面長12公尺、深3公尺,由下而上可見清代的咾咕石路面、日治時期的土石路面,以及民國時期的碎石級配瀝青路面,未來將開挖截取幾處斷面遺跡,保留在地下化後的綠廊地帶[8]。另外,2011年,在古道探勘完成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於鳳山赤山下角頭福德祠(即建國路三段365巷旁之土地公廟)發表「左營鳳山雙城古道寶典」,藉由旅遊摺頁來推廣雙城古道[9][10]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