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魯士的阿爾布雷希特(德語:Albrecht von Preußen,1490年5月16日-1568年3月20日)條頓騎士團的第37任大團長;[2]霍亨索倫家族的第一位普魯士公爵。
阿爾布雷希特為勃蘭登堡-安斯巴赫藩侯腓特烈二世的第三子,勃蘭登堡選侯阿爾布雷希特·阿喀琉斯的孫子,生於安斯巴赫。他的母親是波蘭國王卡齊米日四世的女兒索菲婭。他在年輕時曾一度被作為教士培養,並在科隆大主教赫爾曼的宮廷里待了一段時間。大主教給他在科隆大教堂里安排了一份差事。
後來阿爾布雷希特脫離了宗教事業,轉向世俗政治生活。1508年,他陪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前往意大利,並於返國前在匈牙利逗留了一段時間。
1510年條頓騎士團大團長薩克森的腓特烈死後,阿爾布雷希特被選為新任大團長。令阿爾布雷希特當選的主要因素是他與條頓騎士團的宗主、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一世有親屬關係(齊格蒙特是阿爾布雷希特的舅父),騎士團希望這層關係有助於解決東普魯士的地位問題(東普魯士被條頓騎士團以教皇的名義佔據,但又承認波蘭的主權,騎士團本身也是波蘭的附庸)。
阿爾布雷希特的如意算盤是使條頓騎士團擺脫波蘭的控制,並將東普魯士從波蘭獨立。由於騎士團本身無力與波蘭抗衡,他試圖尋求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的庇護,但並無成效。同時,一些騎士團成員在波蘭領土上的肆意妄為導致波蘭於1519年向騎士團開戰;東普魯士地區在戰爭中受到重創。1521年雙方簽訂了一份四年停戰協定。因為擔心再次遭到波蘭打擊,阿爾布雷希特於1522年出席了查理五世皇帝主持的紐倫堡帝國議會,以尋求德意志王公們的援助。求援計劃未能獲得任何成果,但阿爾布雷希特在紐倫堡結識了宗教改革活動家安德烈亞斯·奧西安德,並深受後者影響;這最終導致阿爾布雷希特改宗新教。
阿爾布雷希特在參加完帝國議會之後前往維滕貝格,宗教改革的領袖馬丁·路德正在那裏開展活動。路德建議阿爾布雷希特拋棄宗教騎士團關於禁止結婚的陳規,並把普魯士從教皇名下的騎士團領地變成由阿爾布雷希特家族統治的世襲公國。路德的話打動了阿爾布雷希特,實際上他的親朋中已經有人向他提過類似的建議;但考慮到複雜的形勢,還必須謹慎為之。阿爾布雷希特曾向教皇阿德里安六世保證過不會支持宗教改革活動,但他實際上放任路德在普魯士傳播他的新教教義。同時,阿爾布雷希特的哥哥、勃蘭登堡-安斯巴赫藩侯勃蘭登堡-安斯巴赫藩侯格奧爾格把將普魯士世俗化的主意告訴了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一世。
齊格蒙特一世同意了阿爾布雷希特的請求,前提是世俗化的普魯士仍將是一塊波蘭封地。雙方在達成一致之後簽署克拉科夫條約,把這個安排條文化了。阿爾布雷希特正式向齊格蒙特一世宣誓效忠,後者授予他及他的後代對普魯士公國的統治權(1525年2月10日)。
授封儀式結束後,普魯士各地的地主們齊集柯尼斯堡(普魯士首府),向第一代普魯士公爵宣誓效忠;而公爵本人正打算利用他的權力在公國內大力推行新教教義。這種行為立刻引起了反彈。帝國法庭傳喚阿爾布雷希特,阿爾布雷希特當然拒絕出庭,結果受到譴責並遭廢黜。條頓騎士團內的頑固分子選舉了一位新的大團長瓦爾特·馮·克龍貝格,此人被奧格斯堡帝國議會宣佈為普魯士的統治者,但沒有獲得波蘭國王承認。實際上,德意志王公們此時正被宗教改革運動、德國農民戰爭和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弄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精力去強制實施對阿爾布雷希特的制裁;結果那些反對勢力很快都消亡了。
鞏固了自己在普魯士的地位後,阿爾布雷希特希望在帝國政治中扮演一個活躍角色。他加入了新教諸侯們組成的托爾高聯盟,該聯盟幾乎是公開與皇帝查理五世(天主教的狂熱支持者)作對。托爾高聯盟最後終於進化成直接與皇帝對抗的施馬爾卡爾登聯盟,與查理五世進行了兩次施馬爾卡爾登戰爭;由於缺乏強大的資源,阿爾布雷希特沒有在這些軍事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普魯士的國內事務方面,阿爾布雷希特於1544年建立了柯尼斯堡大學;他還資助天文學家伊拉斯謨·賴因霍爾德出版了他的《普魯士星曆表》(哥白尼原始星表的改進作品)。
在阿爾布雷希特統治的中後期,他的老朋友奧西安德爾給他造成了一些麻煩(阿爾布雷希特給奧西安德爾在柯尼斯堡大學安排了一份差事)。奧西安德爾與馬丁·路德在神學問題上發生了分歧,並因此與另一位新教領袖梅蘭希通(路德教義的支持者)發生激烈爭吵。由於梅蘭希通在柯尼斯堡也有很大一批信徒,這場神學爭端在該城演變成社會騷亂。阿爾布雷希特堅決支持奧西安德爾,因此得罪了很多市民和貴族。
在奧西安德爾於1552年去世後,阿爾布雷希特寵信一個叫約翰·豐克的牧師,後者利用自己對公爵的影響力發了一筆不義之財。約翰·豐克的劣行導致民眾對庇護他的公爵產生不信任感;這些問題又由於對阿爾布雷希特健康狀況的擔心而惡化。為避免因公爵暴亡而引起混亂,有人建議由阿爾布雷希特唯一的兒子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擔任攝政。不久阿爾布雷希特又被迫同意譴責奧西安德爾的學說。事態在1566年到達高潮:普魯士地主們向阿爾布雷希特的封主、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齊格蒙特二世(齊格蒙特一世之子,阿爾布雷希特的表弟)請願,要求對公爵採取激烈措施。結果是阿爾布雷希特終於被剝奪了實權,約翰·豐克則在其庇護者倒台後立刻被處決。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被任命為攝政,路德宗被正式接受為普魯士全國的官方信仰。
在事實上遭到廢黜後,阿爾布雷希特只活了兩年就去世了。1891年,在柯尼斯堡豎立了一座他的雕像。
1526年,阿爾布雷希特與丹麥的多蘿西亞結婚。多蘿西亞的父親是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一世,母親是勃蘭登堡的安娜。阿爾布雷希特與多蘿西亞共有1子2女:
丹麥的多蘿西亞於1547年去世。1550年,阿爾布雷希特與不倫瑞克的安娜·瑪麗亞結婚。安娜·瑪麗亞的父親是不倫瑞克-卡倫貝格-哥廷根親王埃里希一世,母親是勃蘭登堡的伊利沙伯。阿爾布雷希特與安娜·瑪麗亞共有兩個女兒: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