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溫矮星Ultra-cool dwarf)是指光譜為M型恆星亞恆星,並且表面有效溫度低於2,700 K(2,430 °C)[1]TRAPPIST-1是超低溫矮星中最廣為天文界所知道的一個例子[1]

Thumb
太陽和超低溫矮星TRAPPIST-1的體積比較。

概要

超低溫矮星的概念最早是在1997年由天文學家大衛·柯克派屈克英語J. Davy Kirkpatrick托德·亨利英語Todd J. Henry麥克·歐文提出。今日該型恆星的定義為光譜型為M7或更晚期型光譜的極低質量的天體,甚至延伸到光譜型接近L4的棕矮星。並且他們認為鄰近太陽的星際空間中有15%的天體是超低溫矮星。

現有的行星形成的模型顯示,由於超低溫矮星的低質量和小尺寸的原行星盤,這些恆星周圍可以形成種類相對豐富的類地行星,尺寸可相當於從水星到地球尺寸,但無法形成超級地球,或類似木星的巨大行星。TRAPPIST-1行星系統發現七顆類似地球的行星似乎驗證了這種吸積模式[2]

由於其氫融合速率相較於其他低質量恆星是極為緩慢,超低溫矮星的年齡可達到數千億年,體積最小的甚至可超過1兆年。由於宇宙年齡僅有138億年,所有超低溫矮星都相對年輕。模型預測,在超低溫矮星生命結束時,它們之中最小的將成為藍矮星,而不是膨脹成紅巨星[3]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