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政府部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國國土安全部(英語: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縮寫:DHS)是美國聯邦政府於2002年11月25日成立的聯邦行政部門,是目前美國最新的聯邦內閣部門以及職員人數第三大的聯邦內閣部門,員額僅次於美國國防部和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1]。國土安全部負責美國內政事務,包括境內的邊境管制、情報統籌、緊急應變、防止恐怖活動以及移民事務等[2]。另外負責保護美國總統等重要政要的特勤局,亦屬於該部。
美國國土安全部 |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 |
機構概要 | |
---|---|
成立時間 | 2002年11月25日 |
機構類型 | 美國聯邦行政部門、內政部、ministry of migration[*] |
機構駐地 | 美國華盛頓特區東南區阿拉巴馬大道1100號聖伊莉薩白醫院西園區 |
僱員數目 | 240,000人(2018年) |
年度預算額 | $516.72億美元(2020年) |
機構首長 | 部長:亞歷杭德羅·馬約爾卡斯 副部長:戴維·佩科斯基(代理) |
上級部門 | 美國聯邦政府、美國內閣 |
下設機構 |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 美國海岸防衛隊 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 美國特勤局 運輸安全管理局 |
授權法源 | 2002年國土安全法案[*] |
網站 | www.dhs.gov |
影像資料 | |
美國國土安全部可追溯至2001年發生的911事件,美國政府在此之前由於其地理隔絕優勢,對於戰爭時美國本土的保護觀念極為薄弱,其軍事安全力量大多先投射海外,再者就是對於新型態不對稱戰爭的不了解,造成針對美國本地的攻擊並不得到重視。於恐怖攻擊之後,美國國會以及五角大廈的官員紛紛將矛頭對向當時的情報蒐集單位,即為中央情報局(CIA)、聯邦調查局(FBI)和國家安全局(NSA)。他們認為美國遭到恐怖攻擊的原因是情報單位之間的競爭,無法彼此協調,造成國安情報無法正確快速地傳達給重要決策人士,且造成資訊嚴重混亂,並稱之「是有史以來情報單位最嚴重的失敗」。
美國政府在此之後被迫重新研擬其國土保護政策。軍事方面,於2002年4月成立北方司令部專門負責北美地區安全。另外,種種的批評讓三大情報機構不得不面臨重大改革,於2002年11月25日,美國參議院正式通過《國土安全法案》,布殊總統立即簽署,於2003年1月24日正式成立國土安全部。這是美國政府自1947年成立國防部以來,最大規模的政府改組。
國土安全部的成立將23個現行機構全部統一至該部,使得國土安全部成為史上最龐大的部門,旗下工作人員就高達17萬名。
2004年3月1日的重組後,國土安全部成立了國家事故管理系統(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NIMS);目的向美國三層次行政區劃(聯邦、州、地方)提供全國性一致門徑援助。 幾個月後,國家應變計劃(National Response Plan, NRP)由NIMS的模板成立目的,是調校聯邦政府部門的原有協調架構,為統一式全天候門徑的本土事故管理。
美國國土安全部設美國國土安全部長(Secretary,行政等級第一級)、副部長(Deputy Secretary,行政等級第二級)、次長(Under Secretary,行政等級第三級)、助理部長(Assistant Secretary,行政等級第四級〔相當於司局長級〕)四級官員[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