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禁酒黨(英語:Prohibition Party,簡稱PRO)是一個美國政黨,在歷史上反對出售或消費酒精飲品而聞名,也是禁酒運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政黨是美國現存最古老兼活躍的第三黨。
雖然該黨從未成為美國的主要政黨之一,但曾經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第三黨制度中的重要勢力。該黨在1933年廢除禁酒令後大幅衰落。該黨的候選人在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得518票[1],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得5,617票[2]。該黨的政綱是自由主義,以支持環境管理、婦女權利和免費教育(環境要點不在該黨的2018年政綱上),但在社會問題上是保守的,例如支持戒酒和擁護反墮胎立場。[3]
禁酒黨成立於1869年。該黨的第一個全國委員會主席是密芝根州的約翰·羅素。該黨成功地讓各州的社區和許多的縣禁止生產和銷售使醉的飲品。
與此同時,其意識形態擴大到包括進步主義的各個方面。該黨為1910年代的第三黨討論做出了貢獻,並將查爾斯·海勒姆·藍道爾派到第64屆、第65屆和第66屆國會去擔任加利福尼亞州第九國會選區的代表。佛羅里達州的民主黨員西德尼·約翰斯頓·卡茨在輸掉民主黨初選後,於1916年利用禁酒令贏得佛羅里達州州長選舉;他仍然是民主黨員。
禁酒黨最自豪的時刻是在1919年,美國憲法的第18修正案通過,禁止生產、銷售、運輸、進口和出口酒精。在美國,非法酒精的時代被稱為「禁酒令」。
在禁酒時代,禁酒黨要求更嚴格地執行禁酒法令。例如在1928年的大選期間,該黨考慮支持共和黨員赫伯特·胡佛而不是自己的候選人。然而,通過4分之3投票,禁酒黨的全國執行委員會投票決定提名自己的候選人威廉·F·沃爾尼。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認為胡佛對禁酒令的立場不夠嚴格。在胡佛當選總統後,禁酒黨對他變得更加挑剔。到1932年大選時,黨主席David Leigh Colvin怒斥說:「共和黨員弄濕政綱(即支持廢除禁酒令)意味着胡佛先生是自班奈狄克·阿諾德以來最引人注意的變節者。」胡佛在選舉中輸了,但無論如何,在羅斯福執政期間的第21條修正案下,全國禁酒令於1933年被廢除。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