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運河 | |
---|---|
清名橋歷史街區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春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 |
編號 | 6-810(7-1973-3-009) |
認定時間 | 2006年(2013年合併項目) |
清名橋古運河街區,又稱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中國江蘇無錫市梁溪區,是大運河畔的江南水鄉,被稱爲「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街區由南長街、京杭大運河無錫段、南下塘、伯瀆港、大窯路一帶等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區域組成。街區以古運河為軸,佔地18.78公頃,由寺、塔、河、街、橋、窯、坊眾多景觀組成特色環境,構築了獨具風韻的江南水弄堂。而始建於明代、飛架運河兩岸的「清名橋」則是街區內的標誌。[1]
《夜泊伯瀆》 |
明代以前,京杭大運河均是取無錫城內徑直而行、穿城而過,元代《無錫志》曾載,「運河越(無錫)州城,勝七百石舟」,直至明嘉靖年間為抗倭計,才將運河改道,繞城而行,而城中舊道易名「直河」。因河道較窄,1965年起,又新辟老鴉浜至下甸橋段運河,形成了無錫古、今三條運河並行的城市風貌。[3]
運河舊稱為「塘河」,無錫城北段運河為「北塘」,南段則名「南塘」,而無錫南門(望湖門)外至與伯瀆港交匯處,即今清名橋歷史街區,便位於南塘。南塘河兩岸,以清名橋西為南上塘、橋東為南下塘。而此地歷史,至少可追溯至宋之前。[4]
北宋樂史之《太平寰宇記》載,「太伯瀆,西帶官河,東連范蠡瀆,入蘇州界,澱塞年深,粗分崖岸,元和八年,刺史孟簡大開漕運,長八十七里,水旱無虞,百姓利之。」此「太伯瀆西帶官河」處,即街區內之伯瀆港。此河道相傳為泰伯奔吳後所開,以梅里(今無錫梅村)為中心,西北經太伯橋通往無錫市區,東南經鴻山通往蘇州。對此,水利專家武同舉業經考證,認為中國運河「征諸歷史,最古為太伯瀆。」伯瀆港即為中國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段。[5]
北宋時,官府依古運河平行而建驛道,南連蘇州、北接常州,成為一處水陸皆通的重要官道。這一官道即今日南長街。[6]此後,此地愈發繁榮,尤以窯業、冶鑄業、造船業等手工業為最著,並逐漸建起了米行、地貨行、小豬行等交易場所,明、清又成為棉花、蠶繭等貨物集散地。清末,因無錫米市的興起,這一地區亦有伯瀆港、黃泥橋、南上塘三個地段的米市。19世紀末,楊宗濂、楊宗瀚在羊腰灣興辦無錫第一家近代企業:業勤紗廠, 此後南長街、清名橋地區陸續建起了一批近代企業。規模較大的有周肇甫的鼎昌絲廠、許稻蓀的振藝絲廠、薛壽萱的永泰絲廠等。至1949年以前,這一地區已有繅絲、機器、糧食加工等各類企業60餘家,職工18000餘人,可謂無錫近代民族工商業先河之地。[1]
1980年代,在世俗中塵封時久的清名橋逐漸為外人所知,眾多外籍遊客、學者前來參訪這段古運河上的水弄堂,並稱為「東方神秘之旅」,日本歌手尾形大作所演唱的《無錫旅情》、《清名橋》更使這裏名聲藉甚。[7]此時,國內建築學家吳良鏞、徐瑩光等亦已關注清名橋古運河地區的保護。無錫市人大也於1983年通過《古運河規劃決議》,提出保護方案。然而當時的無錫市政府主政者則認為並無保留價值,謂「不要因為一些外國人感到好奇、新鮮就一味推崇」,並於1994年首先對南長街南禪寺至跨塘橋一段560米進行改造,將道路放寬至30米並拆除重建了該段道路兩側的建築,引起眾多民間及專業人士之批評,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無錫市政府對該地區採取不問不聞的放任態度,因此也保留下了跨塘橋至清名橋900米長的古運河精華段,[8]直至2007年方重啟保護計劃。
2007年年底,清名橋地區正式開始保護性修復,規劃由吳良鏞主持,香港戴德梁行、南京美力三采、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完成設計。2010年6月,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011年10月,街區正式開放;2014年,又獲評國家4A級景區。目前,整個街區商業依南長街、南下塘兩條沿着古運河岸線上的老宅而設,以文創產業為主。[1][9][10]而在大窯路及南下塘兩側,則依舊保留有大量的傳統江南民居。2024年,街區內的古運河·遇見博物館開館。[11]
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內,存有國家、省、市級文保單位19處、牌坊8座、其他文物遺存17處,[12]除了大量至今仍在發揮交通作用的清名橋、大公橋、永勝橋等橋樑外,還有不少歷史遺蹟,如坎宮救熄會、和平書場、王紹先舊宅等,其中永泰絲廠舊址、大窯路窯群遺址已分別建成遺址博物館,靜靜陳述無錫曾作為「絲都」、「窯碼頭」的歷史。
清名橋是南長街上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街區得名之由來,更是無錫市區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為明代萬曆年間,寄暢園主秦燿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因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寧橋。清康熙八年(公元1666年),無錫縣令吳興祚重建。道光年間,因諱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寧,改名為清名橋,俗稱「清明橋」。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興,橋毀,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至今存址於故。[13]清名橋兩側橋拱旁原本各刻有一幅楹聯,惟文革時鑿去,再也無法辨認。[4]
民國以後,南上、下塘兩側計有十三家絲廠,時往來絲廠工作之女工,需乘船擺渡過運河。1929年,振藝絲廠一名女工在擺渡時不慎落水身亡,廠主許稻蓀為平息事端,便集資建橋,榮德生知情後,亦襄贊建橋。這座架構在清名橋與跨塘橋之間的橋樑最終完工於1930年4月,並定名「大公」。大公橋系三跨鋼筋混凝土橋,頗具近現代工業風味。[13]
即永泰絲廠舊址。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無錫籍資本家周舜卿(即《雷雨》人物周朴園原形)與薛福成長子薛南溟合資在上海創辦永泰絲廠,後薛南溟於1926年將廠遷回無錫,設於稍後所建之大公橋堍。該廠所生產之「金雙鹿」牌白廠絲暢銷歐美。薛南溟幼子薛壽萱又在1930年研製出二十緒立繅車,為國內首創。1949年後,改為國營無錫絲織二廠。[13]2009年3月,在廠址上建成中國絲業博物館。[14]
大窯路窯群遺址位於南長街東岸的伯瀆港河口一帶,聳立着數量眾多的磚瓦窯,舊時此地被稱為老窯頭或南門窯上。因其產品「大窯貨」區別於其他地區的「小窯貨」故得名「大窯坊」,1932年定名為「大窯路」,沿用至今。在大窯路沿線,至今仍能看到的古窯,延綿達1.5公里之遙。據載,這裏原有磚窯100座,現在殘存42座,中較完整的約19座。大部分是倒焰窯,少數為環窯。其數量之多、分佈線之長、保存之完整,實屬少見。[15]大窯路窯業,興於明代,盛則於清、民國,嘉慶年間甚至承接過故宮金磚之燒制,民間有「上塘十里盡開店、下塘十里興燒窯」之說。[16][17]2013年,大窯路窯群遺址由無錫市級文保單位直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
祝大椿(1856年-1926年),字蘭舫,祖居伯瀆港,自幼在冶坊學徒,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上海開創源昌煤鐵商號,後在滬、錫相繼開辦源昌碾米行、華興麵粉公司、源昌繅絲廠、怡和皮毛打包公司、公益紡織公司、源昌軋花廠、恆昌源紗廠、龍章造紙有限公司、源康繅絲廠、福昌繅絲廠、惠元麵粉廠等企業,並先後在蘇州、揚州、常州、溧陽、南通等地投資開辦電氣公司,有中國「電氣之王」之美譽。祝大椿故居位於伯瀆港117—127號,建於清末,民國初年曾改為大椿小學堂。1949年後,曾劃入新擴建的王源吉鍋廠。現存建築有三進,均為面闊三間的硬山頂平房。尤以第二進做工最講究:梁架雕如意雲紋,前為船篷廊軒。東軸線上有轉盤樓一座,前樓三開間,後樓四開間,均為兩層;西軸線上為面闊六間的平房。祝大椿故居在2006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
南水仙廟原名松滋王侯廟,為紀念明嘉靖年間率民抗倭的湖北松滋籍無錫縣令王其勤而設,附祀在抗倭時犧牲的何五路等三十六義土。廟址旁原有雙忠祠,祀南宋文天祥血戰五牧(無錫與武進交界處)時陣亡的部將尹玉和麻士龍。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雙忠祠南側建松滋王侯廟,於是二廟合一。廟址靠近古運河,船戶進香,便俗稱其為南水仙廟。1765年,乾隆帝南巡途經該廟,適逢農曆三月初七王其勤誕辰,乾隆命停舟片刻,囑太監持香燭致祭,故廟內懸「翠輦停驂」額。南水仙廟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咸豐間毀,同治中重建。有頭山門、二門、戲台、大殿、雙忠殿、蠶絲殿等建築。並存有王其勤所書「湖山勝概」石刻。[19]
清名橋歷史街區為免費開放式景點,但其中永泰絲廠舊址(中國絲業博物館)、窯群遺址博物館、祝大椿故居為收費參觀景點,票價分別為20、10、10元。以上收費景點70歲以上老人可憑身份證免費參觀;持學生證(含港澳台地區)及60歲以上、70以下老人半價。[2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