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歐文蜥屬(學名:Owenetta)是已滅絕副爬蟲類的一屬,屬於前稜蜥形目的歐文蜥科,化石發現於南非卡魯盆地的波弗特群(Beaufort Group)地層。大部分前稜蜥形目生存於三疊紀晚期,但歐文蜥的生存年代橫跨二疊紀晚期的吳家坪階、長興階,以及三疊紀最早期的印度階。但是,三疊紀早期的歐文蜥,可能屬於另一個新屬。歐文蜥是歐文蜥科的模式屬,與其他近親的差異在於:上顳骨的後段有側向凹處、頂骨的環繞松果孔部分凹陷。
在1939年,羅伯特·布魯姆(Robert Broom)命名歐文蜥,同時建立歐文蜥科。模式種是O. rubidgei,屬名是以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為名。當時僅發現一個部分頭顱骨,發現於波弗特群的小頭獸組合帶(Cistecephalus Assemblage Zone),地質年代為二疊紀晚期[1]。目前已經發現更多頭顱骨化石,來自於小頭獸組合帶、與其上方的二齒獸組合帶(Dicynodon Assemblage Zone),但還沒有發現骨骼化石。
在2002年,命名了歐文蜥的第二個種(O. kitchingorum),生存於三疊紀早期,使歐文蜥的生存年代擴張到三疊紀早期,並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之後繼續存活[2]。O. kitchingorum目前已經發現三個接近完整的標本,在1968年發現於水龍獸組合帶(Lystrosaurus Assemblage Zone),當時被認為屬於歐文蜥的模式種[3]。目前根據這些接近完整的標本,O. kitchingorum與O. rubidgei的差異在於:頭顱骨後方的後頂骨小、牙齒不超過20顆、某些牙齒呈犬齒形牙齒。其中保存狀況最好的標本,是一個亞成年個體。
在2003年,其他研究人員主張O. kitchingorum有足夠的差異,可以建立為新屬[4]。而另一個研究則認為這兩個種是複系群,應該成立個別的屬[5]。
另外,在1982年命名的Colubrifer,化石發現於水龍獸組合帶,是種有短四肢的早期爬行動物,當時被歸類於蜥蜴。近年被發現頭顱骨與歐文蜥是幾乎相同的,而被重新歸類於歐文蜥屬。即使O. kitchingorum被建立為新屬,但是Colubrifer的化石仍顯示,歐文蜥仍存活到三疊紀早期,並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之後繼續存活。
在歐文蜥被命名時,許多原始爬行動物被歸類於杯龍目(Cotylosauria),包含現存的前稜蜥形目。之後,杯龍目成為一個廢棄不用的分類單元,而被大鼻龍目取代;大鼻龍目則是個雙重並系群,包含許多沒有親緣關係的無孔類爬行動物,也是個廢棄不用的分類單元。前稜蜥形目現在屬於副爬蟲類,是爬行動物演化過程的一個早期演化支。歐文蜥曾經被改歸類於夜守龍科,目前被重新歸類於歐文蜥科[6][7][8]。
由於歐文蜥的化石較為完整,有助於古動物學家建立副爬蟲類、前稜蜥形目的種系發生學。其近親Barasaurus已經發現成年與未成年個體的標本,也有助於填補歐文蜥的骨骼缺少部分。近年已經有多種不同版本的種系發生學研究。其中某些研究支持龜鱉目演化自前稜蜥類的假設[9],而其他科學家則主張龜鱉目演化自鋸齒龍類[10]、或是鰭龍超目[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