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根管治療術 (Root Canal Therapy),又稱牙髓治療 (Endodontic Therapy),一般較常聽到的俗稱為抽神經,粵語稱杜牙根,是牙醫學中治療牙髓壞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種手術[1]。對於已深入牙髓的蛀牙,由於牙髓已受到感染,通常不能只進行修復牙冠的一般補牙治療,但可透過移除壞死的牙髓,及填充移除牙髓後的根管,再修復牙冠[2],所以根管治療可盡量保留自然牙,因而與拔牙術互斥。
![]() |
牙齒中間空洞的部分包含稱為牙髓的軟組織。空洞上部寬闊,稱為牙髓腔,下部有管狀的根管,由之導出牙神經和營養神經的血管。人類一般每顆牙齒有1、2或4個根管,後部的牙齒根管較多。
如果蛀牙沒有及時處理,蛀牙的細菌會深入牙髓,導致牙髓發生感染,除會造成疼痛,可進而引發頜骨感染,最終牙齒因為牙神經的死亡而變得脆弱。由於牙髓受感染死亡後不能重生,所以必須把壞死的牙髓徹底移除,並要消毒殺菌,防止出現後續的感染,及以填充物將根管密封。
根管治療就如同任何補牙或做牙套,時間久,都會有可能需要重新填補,在有些特定狀況下,可能會需要根尖手術。根管治療所謂失敗,是指在一年內疼痛不消除,四年內根尖發炎沒有消除。但是絕大多數的根管治療牙齒在治療前就沒有根尖發炎,也就沒有失敗的問題。根管失敗,或者需要再次治療或根尖手術均是正常治療行為,不一定需要拔牙。
根管治療迄今仍是牙髓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因此人們非常關注根管治療的療效,尤其是一些經過高標準治療仍然失敗的原因一直深受醫師的關注。究其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更常見的狀況是牙齒斷裂。斷裂的原因有很多種
目前對於根管失敗的再治療,首選仍是保守性根管治療,絕大多數原因都是根尖擴大不足,根管填充未滿,或者沒找到全部根管。重新治療一般是由專科醫師執行,若能找到再犯的原因則成功率極高。若無法清除到根尖,則成功率極低。各大醫院通常都有牙髓科以及根管專科醫師,先進國家大多也都承認牙髓專科的證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