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汞是牙科中所用的和金屬的合金,是治療蛀牙時常用的補牙填充材料。[1]低銅汞齊通常由(50%)、(~22-32%)、(~14%)、(~8%)和其它痕量金屬構成。[2][3]

Thumb
銀汞在牙齒上的填充

牙科所用的銀汞由蘇恭659年最初記載於唐代的醫學文獻中,並於1528年出現在德國,[4][5]在19世紀,銀汞成為廉價、便於使用、具有較好的強度和耐用性的牙科修復材料,惟其灰銀色的顏色明顯有異於自然牙,在前牙使用或會有礙於外觀。[6]目前的配方由美國牙醫布萊克(Dr. G.V. Black)於1896年提出並一直沿用至今。[7]

含有水銀的問題

銀汞的成分含有水銀,而水銀會對神經系統帶來負面影響,尤以兒童為甚,但一般而言,銀汞在補牙過程完成後,便會處於穩定狀態,所釋出的水銀甚微,根據瑞典的研究指補牙釋出的水銀,每天只有1.7微克,遠低於世衛所建議的上限每天300至500微克。對於台灣有報導指有婦人因為使用銀汞補牙導致體內的水銀超標4倍,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副教授及香港牙醫學會會長均認為人體從銀汞補牙攝入的水銀,遠較進食魚類為低。港大牙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也認為補牙用銀汞的水銀含量很低,使用來自合資格供應商的銀汞補牙,是沒有安全性問題。[8]

2018年7月,歐洲聯盟禁止銀汞用於15歲以下兒童和孕婦或哺乳期婦女的牙科治療。[9]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