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朝鮮王朝第16代國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朝鮮仁祖(韓語:조선 인조/朝鮮 仁祖 Joseon Injo;1595年12月7日—1649年6月17日),朝鮮王朝的第16代君主,姓李,名倧(韓語:이종/李倧 Yi Jong),字和伯,幼名天胤[4],號松窓,諡號憲文烈武明肅純孝大王(清朝賜諡莊穆王);廟號初定為烈祖,八日後改為仁祖[5],葬於坡州長陵。
仁祖是朝鮮王朝第十五任國王光海君之侄,是宣祖第五子定遠君與連珠郡夫人具氏在壬辰倭亂時逃難到黃海道海州所生的兒子,初封綾陽君。
由於光海君殺害親兄弟臨海君及永昌大君,又廢除仁穆大妃,引起朝野不滿,本來失勢的西人黨發動政變,推翻光海君另立仁祖為王,史稱仁祖反正。仁祖登位後,朝鮮政權落入西人黨手中,其中反正功臣李适[6]不滿只封為漢城府尹,曾起兵反叛,最後被平,而西人黨有參與仁祖反正的勳西派與沒有參與的清西派,兩派互相對立。
仁祖二年(1624年),將軍李适發動叛變,廢掉仁祖,以其叔興安君李瑅為新君,史稱李适之亂。三日後,李适兵敗被殺,興安君亦被殺,仁祖復位。仁祖在位時,後金與明朝不斷發生戰爭,朝鮮也捲入戰爭當中。仁祖登位後掌權的西人黨卻支持宗主國明朝對抗滿清,滿清面對明朝與朝鮮的夾擊,決定向較弱的朝鮮開刀。清天聰元年(1627年)皇太極與貝勒阿敏親自領兵入侵朝鮮[7],史稱丁卯胡亂,朝鮮軍隊不敵清兵,仁祖與群臣逃往江華島,結果朝鮮與清議和,約為兄弟之邦,朝鮮並向清歲貢。
由於朝鮮不滿,依舊不臣服,皇太極於1636年再次派兵入侵朝鮮,韓國稱為丙子胡亂,清兵勢如破竹,直搗朝鮮首都漢陽(今首爾),仁祖逃至南漢山城被清軍所圍,訂下極其苛刻的和約,朝鮮成為滿清的藩屬國,與明朝斷絕關係,仁祖世子李𪶁、次子李淏要到滿清首都奉天(瀋陽)為人質,而三名主張反滿的大學士尹集、吳達濟、洪翼漢被處死,梟首示眾。從此朝鮮臣屬於清。
稱號 | 名 | 生卒年 | 生母 | 配偶 | 備註 |
---|---|---|---|---|---|
昭顯世子 | 𪶁 | 1612-1645 | 仁烈王后 | 愍懷嬪衿川姜氏 (1611-1646) |
光海君四年正月四日誕生,仁祖三年冊封王世子,十二年明朝冊封賜誥命冕服,十五年二月入瀋陽為質;二十三年二月歸國,四月二十六日暴斃於宮中。 |
孝宗大王 | 淏 | 1619-1659 | 仁烈王后 | 仁宣王后德水張氏 (1618-1674) |
初封鳳林大君,朝鮮第17代君主。 |
麟坪大君 | 㴭 | 1622-1658 | 仁烈王后 | 福川府夫人吳氏 (1622-1658) |
①朝鮮光海君十四年十二月十日生,出繼叔父綾昌大君李佺為後,卒於孝宗九年五月十三日。 ②五世孫李秉源之次子過繼給莊獻世子之子恩信君李禛為後,即南延君李球,李球之孫即為朝鮮高宗。 |
龍城大君 | 滾 | 1624-1629 | 仁烈王后 | 無 | 早卒,諡章懿。[11][12] |
公主 | 1626[13][14] | 仁烈王后 | 無 | 早卒,無封號。 | |
大君 | 1628-1629 | 仁烈王后 | 無 | 夭折。[15][16] | |
大君 | 1635 | 仁烈王后 | 無 | 出生當日即夭折,導致仁烈王后因傷心過度病情加重於4天後過世。 | |
廢孝明翁主 | ?[17]-1700 | 廢貴人趙氏 | 廢洛城尉金世龍 | 初封孝明翁主,後削爵。[18][19] | |
崇善君 | 澂 | 1639-1690 | 廢貴人趙氏 | 永豐郡夫人平山申氏 (?-1692) |
妻子申氏是莊烈王后的外甥女。諡孝敬。[20] |
樂善君 | 潚 | 1641-1695 | 廢貴人趙氏 | 東原郡夫人江陵金氏 (1644-1722) |
出繼為義昌君李珖(宣祖李昖庶八子)繼後[21],諡靖憲。[22][23]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